讀《茶花女》有感3000字
手機:M版 分類:培訓心得 編輯:pp958
讀《茶花女》有感3000字
李鵬瓏
"親愛的孩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當父親大仲馬看到兒子排演的話劇《茶花女》在巴黎一舉成名時,他給兒子發出了這封賀電。《茶花女》是國人家喻戶曉的經典文學著作,它是小仲馬一生的精髓之作,也是世界浪漫主義文學的典範。
《茶花女》中女主人公瑪格麗特出身貧苦的農民家庭,聰穎美貌的她,不幸少年時就淪為娼妓,由於她喜愛茶花,人們稱她為茶花女。瑪格麗特憑藉著自己的智慧與魅力,有幸出入於巴黎上流社會。但她早已厭惡了賣笑生活,希望擁有真正的愛情。在荒淫嬉笑的生活中,瑪格麗特與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友阿爾芒相識,阿爾芒是個願意用生命來換取愛情的年輕人,憑藉著赤誠之心阿爾芒深深地打動了瑪格麗特。他們彼此堅信是瞬間迸發的激情使他們相遇,面對這個物慾橫流、虛情假意的巴黎名利場,他們早已身心疲憊。抱着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他們遠離巴黎市區在鄉間過起了田園生活,瑪格麗特受傷的心靈開始癒合,並決心一改往日頹廢生活的習性。就在一切都如願以償時,阿爾芒的父親——迪瓦爾先生以維護家族名譽為由,堅決反對他們結合,並逼迫瑪格麗特離開阿爾芒。最終瑪格麗特在愛情和疾病的雙重摺磨下悲慘死去。作品通過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揭露了法國七月王朝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對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道德提出了血淚控訴。在法國文學史上,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為主角的作品。
起初我看到這本書名,我以為《茶花女》講述的是一個人,以前也聽老師同學推薦過這本書,是一本悲劇,本人本身是不太喜歡悲劇色彩的文章,因為看完之後往往會為書中的主人公感到悲哀和無奈,之前看的悲劇類的小說也不少,比如《哈姆雷特》,《駱駝祥子》,《羅密歐與朱麗葉》,《歐也妮葛朗台》等,每次的結局都是那麼的觸目驚心,這也是小說的魅力,因為故事情節比較長,所以有很多值得我們回味和思考的情節,情節跌宕起伏。
再說說《茶花女》這本書,本來並不感興趣。在上外國名著導讀的時候,老師讓我們回去后自己選本書寫下讀後感,在百度上搜索的時候,這本書就引起了我的興趣。接着在樂視網上看了它的電影版,起先不說電影的情節如何,深深吸引我的是小仲馬的語言魅力。電影剛開始是主人瑪格麗特在喜劇歌劇院的一次盛大的演出,阿爾芒一眼就被瑪格麗特所吸引,他與瑪格麗特的對話更是點睛之筆。書的開頭中"她服飾美觀雅緻,身穿着一件鑲滿花邊的細紗長裙,肩披一條印度方巾,四角全是金絲鑲邊和絲繡的花朵,戴着一頂意大利草帽,還戴着一隻無與倫比的獨特手鐲······"這段對瑪格麗特的描寫給我帶來上了語言的衝擊,第一次感受到了浪漫主義語言文學的魅力。於是乎我看完了原版的《茶花女》小說。
小說通過"我"充分體現了作者所主張的人道主義思想,着重表現了人與人之間誠摯的交往、寬容、理解和尊重。阿爾芒和瑪格麗特之間的愛情體現了人間的真情,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寬容與尊重,體現了人性的愛。從他們的愛情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愛情的真諦,兩個人在一起不是剛開始就能合拍的,若相愛就應該慢慢磨合,才能更長久地走下去。
《茶花女》為讀者塑造了一些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難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瑪格麗特。她美麗、聰明而又善良,雖然淪落風塵,但依舊保持着一顆純潔、高尚的心靈。她充滿熱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愛情生活,而當這種希望破滅之後,又甘願自我犧牲去成全他人。這一切都使這位為人們所不齒的煙花女子的形象閃爍着一種聖潔的光輝,以至於人們一提起"茶花女"這三個字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什麼下賤的妓女,而是一位美麗、可愛而又值得同情的女性。
其次,《茶花女》中的人物內心思想是矛盾的。無論是主人公瑪格麗特和阿爾芒,還是配角布呂丹絲和迪瓦爾,在小仲馬的筆下,人物出於現實與希望中搖擺不定。 小仲馬筆下的茶花女,是一個性格鮮明、思想明朗、感情純真而又富有自我犧牲精神的一個姑娘。雖然命運和生活把她推進了另一種境界,成為風塵女子。但是,她純真的本質沒有改變。瑪格麗特這個形象是個多面體,在她縱慾的時光中,我們既能聆聽她的歡快與愉悅,也能窺視她的空虛與無助。為了高貴的愛情,她寧可失掉一切,寧可受盡屈辱和誤會。最後,為真情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表面阿諛奉承的瑪格麗特,無法泯滅她對真愛的翹盼,更無法遮掩她的聖潔與高尚。茶花女的遭遇和悲慘結局,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對被侮辱、被殘害者的冷酷無情,批判資產階級虛偽的道德觀念。人們在看《茶花女》時,往往落下傷心的眼淚。悲劇直接給人以痛感,但痛感迅速的向快感轉換,從而使讀者在感情上得到一種滿足。
男主人公阿爾芒是一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對感情多少有些單純,純真得近乎於痴情,但阿爾芒的痴情,使他鼓足勇氣對愛情執著,以至於拋棄世俗與地位不顧,去狂熱地愛上了一個妓女。但他的內心又是狐疑的,他不信任瑪格麗特,甚至猜忌瑪格麗特一直在欺騙他。當瑪格麗特被迫疏遠他時,不明真相的阿爾芒竟百般羞辱和傷害這個心力交瘁的戀人,他的報復行為使瑪格麗特過早地飲恨黃泉。
小說中,阿爾芒的父親不能接受瑪格麗特,只因為她是一個妓女,在他眼中,妓女是道德敗壞的象徵,辱沒家聲,而且毫無人性,"是沒有心肝、沒有理性的生物,她們是一架詐錢的機器,就像鋼鐵鑄成的機器一樣,隨時隨地都會把遞東西給它的手壓,毫不留情、不分好歹地粉碎保養它和驅使它的人。"正是這種偽道德,熄滅了愛情之火,也熄滅了生命之火。小仲馬批判造成瑪格麗特悲劇命運的偽道德,其實也是為母親悲劇命運鳴不平,是自身情感經驗的移情。
小說採用了三個第一人稱的敘述法。全書以作者"我"直接出面對瑪格麗特的生平事迹進行採訪着筆,以阿爾芒的自我回憶為中心內容,以瑪格麗特臨終的書信作結。這就把女主人公的辛酸經歷充分展露在讀者面前,很易激起讀者的同情和憐憫;眾人對瑪格麗特遭遇的反應,也通過作者"我"表達了出來;這樣就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感,使作品充滿了濃厚的抒情色彩。小說動用倒敘、補敘等多種手法,從瑪格麗特的不幸身死,對她的遺物進行拍賣,作者"我"搶購到一本帶題詞的書寫起,從而引出題贈者阿爾芒對死者的動人回憶。
有人覺得《茶花女》的結局不太好,為什麼聖潔又高尚的瑪格麗特最終還是死了,她不應該在好好的活在世上嗎?為何讓她得到了愛情,之後又失去了呢?
人生不過是為了滿足不斷地慾望,靈魂只不過是維持愛情聖火的守灶女神。
也許人的命運就是這樣。人永遠鬥不過命運,你不努力結局往往絕不會是你想要的,你再怎麼努力結局也不一定是你想的那樣。瑪格麗特向我們表現了一群對抗命運的人的最終的結局。他們嘗試着改變命運,結果什麼也沒有解救。他們嘗試着挽回過去,結果什麼也沒得到。這種無奈,依存於每一人身上,也許也就是人本身的最大的不幸。《茶花女》式的悲劇伴隨着每一個人,各個方面,並且無時不刻。
《茶花女》之所以成為小仲馬一生的精髓之作,不僅僅在於作品最後的悲慘結局,同時還在於作品帶給人們沉重的反思,對瑪格麗特命運的反思,對當時文藝復興時期社會背景的反思。而主人公瑪格麗特最後的結局,則是整個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個人犧牲也是作品發展的最終結局。在某種程度上,悲劇不是不幸,而是某種意義上的美。在這種悲劇中,瑪格麗特是不幸的,她無疑是社會悲劇的象徵;卻又是慶幸的,她遇到過一個真心愛自己同時自己也愛的人。作品中,瑪格麗特願意為愛做出犧牲的精神是感動讀者的最大亮點。
美麗,總是要付出代價的。當蝴蝶破繭而出,她唯美的愛情,已經時日不多。於是,瑪格麗特必然要成為上流社會的犧牲品,成為凋謝的山茶花。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需要彼此的信任、理解與寬容,它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所以,當我們看過小仲馬的《茶花女》后,應該對愛情有一個更全新的認識。
相關範文
- ·讀《茶花女》有感2000字
- ·讀《茶花女》有感
- ·《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 ·《茶花女》讀後感600字
- ·寒假《茶花女》讀後感
- ·《茶花女》讀後感
- ·小仲馬《茶花女》讀後感
- ·小仲馬《茶花女》讀書筆記
- ·茶花女讀後感1000字
- ·茶花女讀後感2000字
- ·茶花女讀後感600字
- ·茶花女讀後感1500字
- ·茶花女讀後感800字
- ·茶花女讀書筆記500字
- ·茶花女讀後感800字---聖潔的靈魂
- ·讀《我與父輩》有感3000字
- ·讀茶花女有感
- ·讀《詹天佑》有感300字
- ·讀《木偶奇遇記》有感300字
- ·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300字
- ·讀《烏塔》有感300字
- ·讀《格林童話》有感300字
- ·讀《呼蘭河傳》有感300字
- ·讀《愛麗絲漫遊奇境記》有感300字
- ·讀《水滸傳》有感300字
- ·讀《茶館》有感
- ·茶花女英文讀後感
- ·茶花女好詞好句
- ·茶花女讀書筆記
- ·茶花女的好詞好句
- ·茶花女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