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學習心得 >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

手機:M版  分類:學習心得  編輯:得得9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 標籤:軍訓心得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

  2013年5月21、22日,我有幸參加了福建省教育廳2013年名師“送培下鄉” 武夷山培訓班,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好的學習機會。此次培訓,3場講座,2節課,內容豐富,精彩紛呈。如:陳瑋老師幽默風趣又樸實可親,尤嘉老師知性優雅又嚴謹踏實,林高明老師自然揮灑如行雲流水,而又底蘊深厚……讓我在驚嘆他們專業研究的精深,文化底蘊的豐厚的同時,深深打動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了激情,燃起了鬥志,同時也讓我懂得了自己的理論知識多麼的匱乏,明白自己與別人的距離有多遠,真是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感受一:公開課實了

  一直以來,各種公開課、示範課開展得十分紅火而又熱鬧,但熱鬧背後常存在着一種令人擔憂的現象:形式主義之風盛行,"表演課"明顯;眾多的語文課"得意忘言"又似思想品德課;教師以"尖子生"為中心,有走過場之實……公開課失去了它的本真。而此次省名師“送培下鄉”的2節課(一節陳瑋老師,一節尤嘉老師),一改以往那熱鬧的形式主義,是那樣的真實、樸實、踏實、平實,既落實年段學習目標、夯實識字寫字教學,又重視語言文字運用、呈現學生學習過程。特別是尤嘉老師的詞語教學,落實到位,形式多樣,“山陰道”一詞的教學,令人難忘;而陳瑋老師的“妻”和“刺”識字寫字教學,巧用口決引導學生學習,省時省力又到位,令人眼前一亮。課的實還體現在課堂實實在在圍繞教學目標走,不搞形式主義,如陳瑋老師在讓學生自學時,他發現學習課後預習到位,馬上跳過預習這一環節,大膽直接進入檢查自學環節。總之,這兩節實實在在的示範課給了我們很好的引領作用——還語文教學以“本真”,不再搞花架子,形式主義。也唯有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走得更深更遠。

  感受二:自己心虛了

  此次培訓,聽了陳瑋老師、尤嘉老師和林高明老師的三場講座,真有頭涔涔,而淚潸潸之感。特別是林高明老師的講座,他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閱讀的重要性。想自己曾也是個懷揣教育理想的老師,“全納教育,快樂學習”是我對自己教育的定位,前些年還會看看有關教育方面的書,近幾年,人到中年,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階段,感覺總有忙不完的事,因此,只剩下偶爾翻翻教育雜誌的份了。回過頭來看,真有點后怕!常言道,一年不學習自己知道,兩年不學習同行知道,三年不學習學生知道,真是羞愧啊!想想自己作為一名教師,專業知識不夠;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文學功底欠缺……還不多讀讀“有用”的書,怎麼能應對自己的工作呢?一直以來,雖然很努力地教學生作文,總是不明白為什麼學生總寫不好,原以為是學生的問題,聽了林高明老師的課後,才明白,真正的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啊!真是越想越心虛……

  感受三:方向明確了

  在心虛的同時,我忽然有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對,此次培訓,使我明確了自己今後努力的方向。知道自己要想做一名優秀的教師,要想做一名研究型教師,必須沉下來,多讀,多寫,加強業務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俗話說得好:金杯、銀杯不如學生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家長的誇獎。一所學校在社會上的地位,不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領導來評價的,也不是由校長、老師來評價的,而是由學生、由家長、由社會來評價,因為他們才是教育的受益者。同樣,一名教師的優秀與否,不是由各級各類的獎狀堆積而成的,也不是由職稱評定決定的,而是由學生、家長、同事來評價的。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學習,不斷地充電。特別是要做一名研究型教師,要走專業化發展之路,就需要彌補學科專業知識缺陷、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以求發展,走理論加實踐的道路,不斷提高、不斷豐富,積累科學人文知識,才能更好地突破自身的“成長上限”,拓展專業內涵,提升自身專業化發展水平,為學生的發展服務。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學習,我們要不斷地閱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閱讀名著、閱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啟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說到讀書,非常感謝林高明老師,為我們推薦了這麼多的好書,因為一直以來,除了忙碌沒上心去讀外,很多時候我們真的如林高明老師說的盲讀,目標方向不是很明確的。隨着教學實踐的增加,新問題、新矛盾也接連不斷的出現,要想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要學的東西真的很多很多,要走的路很長很長。因此我們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總之,這次培訓學習,我收穫多,感觸多,在看到自己的不足之時,也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更希望以後多一些這樣的學習機會聆聽名師專家的指點。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究來拓展專業內涵,提高專業水平,讓自己走上專業化成長之路,投身於教學改革的洪流。

您正在瀏覽: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
網友評論
“送培下鄉”心得體會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