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祝福語 > 給讀書交流會同學的贈言

給讀書交流會同學的贈言

手機:M版  分類:祝福語  編輯:小景

給讀書交流會同學的贈言 標籤:讀書思廉

  給讀書交流會同學的贈言

  【按】這些內容在佛學興趣班以及課後談話中都曾談及,現在系統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馬海燕。

  大學生應該多讀書,特別是應多讀人文社科類的書,讀了這些書雖然很難直接成為可用的知識,或者立即換取實際的經濟利益,但這些書能夠訓練個人思維,擴大視野,提升個人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品位。技能以及社會經驗在未來走出校門后你們都可以學到,只要你能夠承受挫折和失敗(包括找工作的失敗),不自暴自棄,並且勇於面對挑戰。但是一出校門,如果要靜下心來讀這些書很多人是基本不可能了,而且讀書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例如,很多人受職業習慣影響,急功近利,讀書已經不是為提供自身素養,而是一種消遣或者漁利的工具,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已經參加工作的人雖然自稱愛好文史哲但卻往往流於膚淺庸俗甚至誤入歧途的原因。

  文學、哲學、史學方面的讀書方法是因人而異的,我們學校都有專業的老師,他們可以為你提供具體的學習意見,我這裡只是大致的說說。你們已經有讀書交流會性質的一個小團體,在這個基礎上,你們可以把交流落到實處,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你們每天讀書的量是遠遠不夠的。你們每人每日讀書的量如果只是三四十頁,這種方式太隨意,不利於初學,而且很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這一階段你們應該給自己較重一些的任務,所以我建議每日讀書20萬字-30萬字,大概就是一本書左右,你們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分配,比如我哲學底子一般,但是今天我借了兩本書,一本是路遙的小說,一本是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前者比較好讀,你可以讀15萬字左右,後者需要細細消化,那就讀少一些,但也不能太少,大概一章或者一節。每日的量雖然較大--以後還必須加量,書是越讀越薄、越讀越快的--但必須保證精讀,切忌蜻蜓點水,遇到問題也不必急於求解,可以在你們的讀書筆記里記下來--你們必須做好讀書筆記,記錄每日讀書的時間、讀的書的作者、書名以及今日讀書的頁碼,至於摘錄之類的可以因人而異,我個人是不喜歡摘抄的,但可以記下你特別有感悟的文字頁碼,讀完後有時間寫寫自己的感受;這個筆記還有一個用途,那就是便於了解自己的讀書傾向,也就是說,你每日讀書的書目都記錄在案了,過了半個月或者一個月你可以自己看看自己讀過什麼書,這些書中文學的佔多少,史學的佔多少,哲學的佔多少。如果文學的過多,哲學的偏少,今後的讀書你可以適當調整一下,增加哲學類書籍的量。如果你只是想讀文學類的書,那也一樣,你看看自己已經看過的書當中古典文學的佔多少,現代文學的多少,當代文學的佔多少,中國的或者外國的,詩或者小說,研究論著或者文學理論,你可以根據需要做新的計劃。

  第二,你們的交流往往缺乏實質性的內容。這和你們讀書的量太少有關係,因為大家讀的書都不多,交流會上對於別人所讀的書一定很多是陌生的,而交流者本人可能也未全讀完這本書,或者沒吃透,這樣的交流就容易流於形式了。但也不是說完全沒有收穫,比如經過交流,讓別人知道有這個人物、這本書,他有興趣的話還可以自己去讀。我要強調的是,作為交流者自己,一定要深入讀,不要為了交流而交流,那就本末倒置了。交流會不是為了影響他人而開設的,我們的初衷應該是激勵每個人認真地讀書,因此自己讀書、受益之後才談得上去影響他人。

  第三,你們必須邀請一位專業老師作為讀書交流會的導師。這個導師是很重要的,我們學校人文學院有很多的博士、教授,你們都可以試着邀請他們來。如果今天是文學專題的內容,那就請他們做導師,如果是涉及哲學或者史學的,可以請思政部的老師。作為我個人,我再次建議大家,如果你們看的書是關於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類的書,特別是涉及教理教義和修行方面的書,最好不要拿來進行所謂的交流,對於你們這個交流會,這種交流還是不大適宜的。為什麼呢?以佛教為例,你們每個人對它都還談不上有什麼了解,都不知道什麼是佛說什麼是非佛說,你們的交流只會讓你們走更多的彎路,或者誤會、曲解加深,一旦初入門時學的、聽到的就不是正確的真正的佛法,以後根深蒂固,想改正都是很難的。你們要做的是,在一些善知識的指導下讀好入門的書,不要急於與人交流,也不要輕易發表疑惑、看法(特別是不要在網絡、QQ群、佛教論壇或者其它論壇發表意見),深入讀完后,可以在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場合與適當的人進行交流(如在有善知識在場等)。

  以上是我個人大致的建議,涉及到讀書的內容,供大家參考吧。

您正在瀏覽: 給讀書交流會同學的贈言
網友評論
給讀書交流會同學的贈言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