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亂彈八卦 > 孩子玩水,該不該堵?

孩子玩水,該不該堵?

手機:M版  分類:亂彈八卦  編輯:pp958

孩子玩水,該不該堵? 標籤:做懂孩子的父母 培養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

  學校安全牽動着千家萬戶,工作重於泰山,家、校毫不懈怠。幾乎每學期都這樣,一開學學校就要安全告家長,在新學期安全教育第一課上,教師們把所有涉及孩子們的安全事宜一一貫穿。儘管如此,還是不可避免學生的意外發生。有學生意外,教育立即高度緊張,大會、小會話安全!安全!學校少不得緊急動員,再致家長一封信;再出意外,再致家長一封信;若是進入了暑天,圍繞預防學生溺水,學校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發放書信,簽訂責任狀。若在暑假髮生學生溺水身亡事件,教師們還要分赴村組,進行再宣傳、再教育,再、再、再致家長一封信。為此,書信的內容設計也越來越精闢,細化到“四不游泳”,還特別告之:家長要嚴格教育學生不要到河邊、水溝、水渠等有水的地方玩耍或釣魚,云云……說白了就是讓學生與生命之水絕緣。

  學生出事,麻煩之事真不小,學校總不能凈身而退,遇到無理取鬧的家屬,學校、教育局還免不了要做冤大頭。為了證明學校教育無遺漏,同時為規避風險,免受其擾。因此,每個學校從開學就把班主任安全工作、周安全主題教育、一日兩提醒等日常安全工作一一記錄在案,一旦出事,便如數家珍般地和盤托出,彷彿有了救命的稻草。在教師的潛意識裡,在安全教育工作中,不管你是否記得安全課,千萬別忘了寫安全記錄,教育不周全,記錄一定要到位;當然,也不管你真教育還是偽教育,安全才是硬道理。在當今的安全形勢下,大傢伙絕不會丟失這樣的安全防線。儘管如此,該發生和不該發生總會發生,學校、老師往往陷入被動與困頓之中。

  前不久,某小學一生在周末溺水身亡,不幸的陰影很快就籠罩到學校,家長硬說學校有責任,在學校里鬧個不停。無奈之下,政府出面調停,找出了該家長與學校簽訂的防溺水的安全責任狀,並找出了防溺水的致家長一封信的回執,學校才擺脫其糾纏。無獨有偶,某校一女孩被教室的窗戶插銷磕破頭皮,縫了幾針。家長吵到了學校,一說有人擋住了去路,令其彎腰起身,又說有人打開了窗戶,製造了事端,索要醫藥費不說,還得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學校好說歹說,家長就是不依不饒,似乎他家孩子受傷,就佔有理似的,非得別人來埋單。還有一件更可笑的事,一個二年級的老師在一個調皮學生的小腿肚裡扇幾下,幾周以後,家長打電話來說是老師打了他的孩子,驚嚇了感冒發燒……

  如今的教育,像這樣的笑話不知有過多少,學校、老師為此蒙受了不少的冤氣。沒有辦法,學生出了事,大家的心裡都不好受,家長鬧情緒,得不到滿足就不停地鬧。現如今,層層級級都在講和諧,不怕惹事,就怕不會捂事、息事,不怕玩火,就怕紙里包不住火。因此,學校在處理校群糾紛上有了一套靈活的方案,能唬的唬唬,能勸的勸勸,能調解的調解,遇上了不是善茬的主,那就只有磕頭下跪、破財免災。有些家長正是抓住了學校的這個弱點,一有事就找學校,非得讓你低頭求饒,非得出口冤氣,表面和諧了實質上是大不和諧。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人真是奇了怪,只要有糾葛,是非雙方一般都忙着找熟人、搬救兵,虛張聲勢。即使訴諸到了法律,也要在法律面前周旋周旋,最後,弱勢的一方總免不了吃點虧、讓個步。在許多糾紛中,總有一些人善於扣字眼,找漏洞,鑽牛角尖,迫使得集體讓個人,幹部讓群眾,學校讓家庭,老師讓學生,正理讓歪理。

  於是,教育不自信了,其內在的責任與擔當不再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而是寫在本本上的文字條款,工作不是做了多少,而是記錄了多少,拍了多少圖片;教師不自信了,無需循循善誘,無需娓娓道來,智商、勤商不成正比,師品、學品成了倒逼。入流吧,隨俗吧,失望吧,道德缺失,誠信危機,社會危機!

  孩子玩水,該不該堵?該!只有讓學生遠離水資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免除學生溺水,才能更大限度上保護我們的學校,我們的老師。其實,該與不該,我們的學校都這樣做了,可見,我們的教育是多麼的消極與片面,是多麼的脆弱和殘缺。教育真是無奈呀,標槍傷人了,投擲運動取消;戶外活動出事了,社會實踐活動取消;學生溺水了,學生不能玩水了……如今的教育,彷彿處處都遭遇碰瓷,故而因噎廢食,固步自封,學校已然成了一座座監獄。

  孩子玩水,該不該堵?千不該,不該束縛孩子們的手腳;萬不該,不該如此殘忍地折斷了天使的翅膀!

您正在瀏覽: 孩子玩水,該不該堵?
網友評論
孩子玩水,該不該堵?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