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課室風雲觀后感

課室風雲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得得9

課室風雲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教育中的規訓與懲罰

  ——《課室風雲》觀后感

  法國導演勞倫·岡泰這部即興紀錄式的教育題材劇情片《課室風雲》又被譯作"牆壁之間",後面這個譯名令人不知所云,而前者多少有點誇張之嫌,因為這部影片實在是平淡得很,沒有什麼激烈的戲劇衝突、跌宕的故事情節、深邃的教育啟示,絕對談不上激蕩的"風雲變幻".

  不過,正基於此,這部影片更符合教育的本真,因為教育本是尋常事,一天到晚熱熱鬧鬧,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打着"奇迹"的旗號搞宣傳的,都經不起"小心的求證".教育即便是一場革命,也應該是"靜悄悄"的,潤物細無聲式的,一點一滴的革新,而不應該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懷揣獵奇心理想從這部影片中尋找感官刺激和人生啟迪的觀眾,可以先洗洗睡了。因為這部影片既沒有《教室別戀》中的不倫之戀,也沒有《浪潮》那麼寄意遙深。

  部影片所有的場景都發生在一所真實的巴黎社區學校,幾乎所有的鏡頭都聚焦在這所學校初三(4)班的語文課堂上,講述的是該班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弗朗索瓦·馬林先生和他的24位學生之間在初三這一年多的課堂故事。

  從為數不多的課堂以外的鏡頭可以看出,這所學校的基礎設施非常一般,連上海市的普通中學都不如,學生連起碼的運動場都沒有,課後只能圍聚在露台上踢足球。生源也差得很,影片開場不久,一位手工課老師一下課就衝進教師休息室,非常失態地公開抱怨學生,即向觀眾透了底,這裡的學生學習能力很差,怎麼教也教不會,而且越來越放肆,毫無紀律性可言,更遑論什麼組織性了。

  看到這裡,中國的教師們肯定要會心一笑,因為他們在辦公室里聽到過太多類似的抱怨了,絕對想不到發達國家的法國同行們也會有這種"第三世界"的同等遭遇,看來"放牛班的春天"也會有"長夏已盡、凜冬將至"之時呢。

  還好這位教師沒有流露出半點白人種族主義傾向,否則肯定會觸犯法蘭西"自由、平等、博愛"的基本國策而飽受詬病,筆者之所以言及於此,是因為只要鏡頭一走進初三(4)班的教室,你就可以發現,這裡的學生成分實在太複雜了,連標準的"中國製造"都有,就不用說那些來自原法國殖民地的非洲移民了。面對這樣一批學情複雜的學生,所有的教育理論都顯得那麼蒼白乏力,再優秀的教師也會望洋興嘆。怎樣才能教好這樣一個班級,這真的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嚴峻問題。

  說實在的,影片中的馬林老師已經夠優秀了。他已經儘可能地放低身段,傾聽來自不同國籍的學生七嘴八舌的提問,很多問題對於巴黎本土人而言,可能簡單得要命。以至於有的學生認為他的課堂主題不夠集中,經常會被七大姨八大嬸的問題打斷,滑向跟課文完全不相干的話題。

  這實在不能怪馬林老師。在提倡民主課堂、倡導以學生為本的西方現代教育理念下,馬林老師的確算是夠尊重學生的了。但是課堂民主是要付出代價的,它必然會犧牲教學效率。還好馬林老師的班級只有24位學生,倘若讓他置身於滬上人均42位學生的班級,班裡個個都像他的學生那樣一有疑問就舉手提問,他早就崩潰而亡了。這就是為什麼英國哲學家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書中主張要將班級人數嚴格限定在20人以下的根本原因。

  一個教師,無論他的多麼敬業專業,根本沒有精力同時關照20人以上的學習需求。筆者將之稱之為"人本教育的結構性衝突",這本應是最基本的教育常識。那些向著教師大聲疾呼要以人為本的教育專家們還是掉轉槍頭轉向政府呼籲多建幾所學校吧。這至少不會給已身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中國教師們火上澆油再添心堵了。

  顯然,馬林老師的學生們並不領他的情,更不可能設身處地地從"人本教育的結構性衝突"或"移民文化心理學"的角度替老師或學校着想,從而變得乖巧聰穎起來,該犯的錯誤照樣犯,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否則這部電影就真的一點戲劇性都沒有了。

  鬧事的當然不可能是來自中國的學生。華裔學生小偉成績優異,且乖巧得很。老師們還擔心他會因母親的護照有問題而被遣返回國呢,這倒是頗為符合西方列強對於"吾國與吾民"的合理想象。你絕對能夠猜得到,鬧事的一定是非洲移民或中亞的穆斯林移民。這一丁點兒懸念都沒有,影片的確夠平淡的。我們暫且把這個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現象拋給感興趣的社會學家來剖析,先來看看這其中的教育問題。

  事件的起因源於穆斯林女孩艾絲美拉達在學生評價會上糟糕的表現,她和另外一位白人女孩作為班級代表受邀參加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會,本應秉承嚴肅認真的態度,發揚民主作風,積極表達意見,參與到對同學的評價當中,卻在評價會上坐卧不寧,竊竊私語,絲毫不給校長和班主任面子,會後還將老師們對黑人同學蘇萊曼的評語張冠李戴轉述給蘇萊曼,即將其他老師對蘇萊曼的惡評說成是馬林老師講的,導致蘇萊曼大光其火,在課堂上公開跟馬林老師頂撞起來。

  馬林老師在替自己辯解的過程中一時衝動,指責艾絲美拉達在評價會上"不正經",結果群情激憤,原本與艾絲美拉達不睦的蘇萊曼反應強烈,負氣出走教室,失手用書包打傷了一位女同學的眉弓。幸而這位女同學傷勢並不嚴重。

  此前蘇萊曼已經因對老師不使用敬語被教導主任"接見"過一次,這次更是闖下大禍。按照學校規定,此等事件必須交由紀律委員會處理。根據學校慣例,之前被提交給紀律委員會處理的12位學生全被校方開除了。蘇萊曼成為倒霉的第13位。馬林老師從學生口中得知,蘇萊曼同學若被校方開除,極有可能會被對他絕望的父親遣返回非洲馬里,從此完全改變他的人生軌跡。馬林老師馬上行動起來,極力遊說紀律委員會的成員,放過蘇萊曼一馬。

  馬林老師能否幫助蘇萊曼同學逃過此劫,從而締造教育"奇迹"呢?先猜猜看吧。在紀律委員會聽證會上,不懂法語的蘇萊曼的母親,用非洲土話替蘇萊曼的行為表達了誠摯的歉意,並長篇大論他在家中是怎樣的一個好兒子,怎樣幫忙做家務,輔導弟弟的功課等等。蘇萊曼也表現出一副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樣子。

  紀律委員會的投票結果很快就出來了。你猜得沒錯,蘇萊曼被開除了。

  我一開始就講過,教育本是尋常事,原本沒有什麼奇迹可言。馬林老師和蘇萊曼同學憑什麼就能打破體制的慣性?在僵化的體制機器之下,個體的遭遇無論多麼特殊,無論下場多麼悲慘,都無法逃脫被絞殺的命運。這才是赤裸裸的生活真相!這部影片正是由於沒有刻意迴避這一點,才顯得如此真實,跟它那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相得益彰,達到了內容與形式上的完美統一。

  馬林老師在遊說紀律委員會成員的過程中,有一位女老師的發言引起了我的注意。馬林老師對蘇萊曼因被開除極有可能導致被遣返的後果表示擔憂,她反駁道:"就好像我們在懲罰學生之前,總是會非常猶豫。我們明知道他們一回家,關上門之後,就不像在學校了,他們可能會挨耳光、挨打,但我們不能不懲罰他們,越過底線還是要罰的。至於產生的後果,那跟你沒有關係。"

  這位女老師關於懲罰學生的觀點非常具有代表性。乍看起來合情合理,卻經不起仔細的推敲。其主要問題有以下兩點:一則混淆了教師日常教學中懲戒學生的行為與校方開除學生的區別;再則推卸了教師在校方開除學生時理應承擔的教育責任。要之,懲罰不是目的,它和獎賞一樣,只是一種教育手段。在學生承認錯誤之後,理應給予學生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動輒開除學生的學校一定存在管理上的重大漏洞。

  馬林老師在處理蘇萊曼事件的過程中已經發現了紀律委員會的漏洞所在。那就是凡被提交給紀律委員會處理的學生無一例外地全被開除,紀律委員會實際上成為了"清理"委員會。但是僅憑他一己之力,毫無改變這種現狀的可能。這就是現代人身上普遍的宿命。無論你洞察了多少體制性的弊端,你還是無法改變它。你所能改變的只有你自己。你能改變你自己,不隨波逐流,就已經很不錯了。

  蘇萊曼垂頭喪氣地離開了學校,誰也不知道他的下場如何。學校很快就恢復了平靜,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夠絕望吧?這就是生活。不過影片結尾還是增添了一抹亮色,否則這部影片真要讓人窒息了。馬林老師在放假之前調查了一下學生在本學年的學習心得,艾絲美拉達同學居然說她讀完了柏拉圖的《理想國》,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前政治老師曾想跟他合作,向學生推薦盧梭、伏爾泰等啟蒙思想家的書讀讀,他覺得難度太大,最終選擇的是《安妮日記》。看來學生的潛力真不能小覷,更不能光看她的課堂表現,了解學情的學問還大着呢。

  文/王召強(復旦附中)

您正在瀏覽: 課室風雲觀后感
網友評論
課室風雲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