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亂彈八卦 > 不要“盜”用愛的名義

不要“盜”用愛的名義

手機:M版  分類:亂彈八卦  編輯:小景

不要“盜”用愛的名義 標籤:我親愛的甜橙樹 愛的教育

  看到這個題目,相信所有的人都會滿腹狐疑地想說點什麼,“盜”即“偷”也,愛還有偷的嗎?是啊,愛是給予,愛是付出、愛是兩情相悅,愛是快樂的源泉;愛是信任的基礎,愛是和諧的根源......愛被人們賦予了太多太多的光環,按理說,愛被人們運用或借用,尚且可以理解,與偷,的確沾不上邊,但是假如你靜下心來仔細的觀察,細細地體會,我們就會發現愛不僅被盜用,而且還常常被無端的綁架,成為快樂的勁敵。

  說到這裡也許你還是不信,甚至認為我在忽悠你,是一葉障目,是誇大其詞,是在放大假象,假如你能放低你的高高在上的身架,走進孩子的內心,你就不會再對我的言論存在異議了。

  “這都是為了你好,你怎麼就是不聽話?”相信我們都聽過這句話,也說過這句話,內中既有關愛,又有氣急敗壞,每個人都能從中感受出來,“為了你好”出發點是為了“你好”,好像對孩子要求、期望就是愛,而且負責到底才是愛之深。我們已經習慣了衡量自己對一個人是否有愛或愛有多深,就是看對他有沒有要求、期望或負不負責,或那程度有多深。似乎我們對一個人要求越多、期望越高、對孩子掌控得越狠——我們才會越負責,那麼我們就越愛那個人;反之,我們就不愛他,或愛他不深。這是真的嗎?

  其實這是一個美麗的錯誤。要求、期望或所謂的負責,僅僅是我們內心恐懼的替代物。它們是恐懼的化身。要求、期望和負責意味着愛,你能確定那是真的嗎?在我們的教育中,因為我們自己內心對孩子的教育結果有恐懼,便用“要求”“期望”或“負責”這些富麗堂皇的字眼把自己與另一個個體的聯結。當我們對他要求、期望或負責時,我們感到與對方聯結得更深、更緊,使我們自己感到安全。教育似乎是成了彌補安全感的手段,變成了一種掌控,教育於是有了一層恐懼的面目。一個人越恐懼就似乎越需要教育和被教育。

  所以要問要求、期望和負責是不是愛?在此我們可以把明確地說,那不是愛,那是完全的恐懼。

  記得有人調侃道:你是上帝,真正知道他到底需要什麼嗎?如果你真的是上帝,那就像上帝一樣去做,徹底撒手讓你的“孩子”自己成長。看,那天底下的眾生——老虎、獅子、螞蟻、蜜蜂,哪一個不是它們自己在成長,上帝可沒有操控它們的人生道路。

  所以真正的愛是一種無為。它沒有要求,它裡面沒有任何恐懼的陰影,它不隱藏任何掌控的企圖。它像太陽給予萬物光和熱一樣,給出本性的能量。你不期待他,不要求他和本來的自己有所不同,不試圖改造或修正他。真正的愛是完全無條件的。這愛像老天對萬物的態度一樣,給予你但對你沒有要求、沒有期待,他對你無為。無論如何你都愛他,怎麼樣你都愛他,你的愛甚至和他無關。這才是真正的愛。

  我們對教育應持什麼態度?沒有人需要教育,每個人需要的是自我教育。實際上,在人的智慧創造之中,也只有這一部分是真正有意義和起作用的。

  心是花園,教育為種,即可繁花似錦,也可雜草叢生, 學會放手,給孩子一塊自由發展的空間,讓每個生命綻放屬於的花朵,人類社會才是最絢爛的舞台。

您正在瀏覽: 不要“盜”用愛的名義
網友評論
不要“盜”用愛的名義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