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笑我孤陋寡聞
手機:M版 分類:世俗評說 編輯:得得9
作為一代電影人,謝晉有着自己對藝術的視角。他的聲音清晰,寧靜,目光純凈,深邃。在他指引下,我們看到了豁然開朗的人生景象及洞徹萬物的生命境界。謝晉走了,這預示着一個厚積薄發的藝術才子時代劃上了句號。電影史將永遠鐫刻下《高山下的花環》、《秋瑾》、《舞台姐妹》、《天雲山傳奇》等無可比擬的謝晉版本。這樣一位慈祥和藹的藝術人,始終孜孜不倦地將畢生精力奉獻給電影事業,藝術的魅力與人格的魅力翩翩起舞,在他身上你能看到很多美好的品質,可愛的笑容、親切的面容、深邃的眼鏡、伯樂的慧眼、淡定的氣質、唯才是舉的高風亮節,全都與藝術劃上了等號。
作為在中國電影最深入人心的年代里最為成功的導演,謝晉的影片中的確沒有特技,卻閃耀着真實豐滿的人性光芒。謝晉一生拍了36部電影,無論是代表其藝術最高成就的《芙蓉鎮》,還是他的成名之作《女籃五號》;無論是舉國轟動的《紅色娘子軍》,還是文革后的《天雲山傳奇》、《牧馬人》;無論是《高山下的花環》,還是鴻篇巨製《鴉片戰爭》等,無不反映着一個時代畫面,刻畫著一個時代的精神世界。謝晉是一個藝術家,也是一個時代的鬥士。謝晉留下的巨大空白,任何人無法彌補。他和那個時代休戚相關的血肉聯繫,其他任何導演都無法替代。
那是一個電影奏響文化強音的時代,就是在那個最好的時代,謝晉用他執導的36部電影,記錄著那個時代的變遷起落。他的藝術高潮是與改革開放同步的,他用藝術探索呼應思想解放運動,用藝術理念關注着國家和人的命運。一言蔽之,謝晉是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一面大旗。
從《女籃5號》到《女足9號》,謝晉以如此巧合的方式,表明了他對電影藝術作為一種集體敘事的特性。謝晉是一個構造了集體記憶和國家記憶的電影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講述國家歷史進程中典型人物的命運,按照影片完成的時代關於歷史的權威觀念來講述故事。他的導演生涯是一個得獎的傳奇,這個事實證明了謝晉作為國家敘事和集體敘事的藝術家所具有的藝術能力;從《女籃5號》到《女足9號》,他的導演生涯有一個燦爛的開始,卻結束於一個並不燦爛的終點。這是因為藝術作為國家和集體敘事手段的風尚已經不再存在,而未必是謝晉的能力問題,時代在變化,僅此而已。
謝晉豪放人生、鐵骨錚錚、敢愛敢恨、耿直坦率。熟悉謝晉的人,常用這樣的形容詞來描述這位老人。謝晉永遠是大着嗓門、直話直說,三言兩語間,不管說的是什麼話題,最後都能給扯回到電影這個主題。謝晉的一生,在事業上總能化風雨為彩虹。可對自己的家庭,卻總有遺憾。謝晉有三子一女,兩個小兒子天生智障。因常年生病,二兒子38歲時過世了。小兒子生活難以自理,謝晉常哄著兒子洗臉、刮鬍子,滿臉鬍子,多丟面子啊。小兒子曾走失過,急壞了的謝晉想了個絕招,在兒子身上留紙條,上寫我是謝晉的兒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我們依稀還記得當下恐怖片、喜劇片、言情片、戰爭片,然而再也尋覓不到藝術大師的感覺,青春歷歷在目、畫面歷歷在目、感觸歷歷在目,今日一切全都歷歷在目,但卻物是人非。老人走了,我才知曉,除了《芙蓉鎮》《紅色娘子軍》等高不可攀為人熟知的經典之作以外,《鴉片戰爭》也出自大師之手。莫要笑我孤陋寡聞,在混水摸魚粗枝濫葉中,想要追尋到美好二字並非易事,美好如大師,向來來無影去無蹤,大師不必問出處,經典自是人民久久忘不了的珍品,用不着鋪天蓋地的炒作,用不着漫無邊際的渲染,它沉澱在人民的心底,伴隨我們一代一代成長。
謝晉是中國電影的一座豐碑,對於當下有些導演人,我們為何偏偏不稀罕他們玩出的花樣,因為他們不夠深刻,不夠藝術,一個真正的藝術家,要具有屏棄世俗惟我獨尊的清高,而他們早已掉進了商業化媚俗的錢眼裡了。謝晉片中的女演員劉曉慶和趙薇應該是最能領略過渡的女演員,當她們拍完藝術魅力十足的謝晉片,再轉而融入濫俗的炒作隊伍,恐怕那一秒的落差不亞於從天入地跌入深谷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