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世俗評說 > 拒絕“走讀”,不做“候鳥”幹部

拒絕“走讀”,不做“候鳥”幹部

手機:M版  分類:世俗評說  編輯:小景

拒絕“走讀”,不做“候鳥”幹部 標籤:學生幹部 幹部作風 班幹部選拔 班幹部 科級幹部

  一些家住城裡的基層幹部,不深入群眾、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常常往家跑,被稱為“走讀幹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收官之際,共有6484名“走讀幹部”在專項整治中被查處。這是中央首次大規模集中處理這一長期遭詬病的幹部作風問題。(鳳凰資訊,10月13日)

  “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在古代,讀書人寒窗十年一舉高中之後,通常會舉家前往任職之地,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做起了老百姓的父母官,這樣的他們往往對於百姓的疾苦和需求更能夠更快地掌握。在新中國建設初期,我們黨作為人民的子弟兵,老百姓的先鋒隊伍,生活和工作均和百姓息息相關,吃百姓飯、住百姓炕、說百姓話更是家常便飯。然而在現代社會中,隨着社會的進步,交通、通信等技術普及萬家,越來越多的便利手段卻讓幹部和群眾越來越遠。

  “幹部像候鳥,頻往家裡跑;白天尋不見,晚上影難找;辦事得趕早,晚了就白跑”,部分圖方便的“電話幹部、車輪幹部”心不在崗,脫離群眾,作風漂浮,只是把工作地當成一間辦公室,不要說對基層發展有什麼貢獻,還會滋生一系列“四風”問題。 儘管誰都不想這樣,而實際上我們已經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變化。作為幹部,應當思考當我們脫下農裝穿上幹部裝、脫下草鞋穿上皮鞋后,長期的優越生活,是否使我們的心逐漸與群眾拉開了距離。幹部不能像“油”一樣浮在水面上,這樣永遠不能融入群眾、獲得信任。更不能像石頭入水一樣,表面看是沉下去了,但石頭還是石頭,水還是水。

  干群之間最為和諧的關係應當是“水乳交融”,彼此融合在一起。能和群眾同坐一條板凳、同喝一碗涼水、共想一個問題的幹部,群眾才會把他當“自家人”看待。從被處罰的6484名“走讀”幹部中我們可以看出,黨和國家正在逐步正視和重視幹部中的“走讀”現象,但是要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各級各部門從幹部思想教育、配套設施建設、監督管理制度等方面多方思考,不僅要“立竿見影”,更要“細水長流”。

您正在瀏覽: 拒絕“走讀”,不做“候鳥”幹部
網友評論
拒絕“走讀”,不做“候鳥”幹部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