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文化隨筆 > 詩律淺說

詩律淺說

手機:M版  分類:文化隨筆  編輯:小景

  著名詩人艾青認為:詩,如一般所說,是文學的頂峰,是文學的最高樣式。然而,詩歌,連同她最為虔誠的追隨者,就像被歷史流放的囚徒,帶着完美的軀殼與昔日的輝煌的身姿,於人煙稀少的頂巔獨自起舞。曾經是民間歌謠《詩經》的廣為傳唱;曾經是流落湘楚大地的屈大夫的愛國浪漫主義的淺斟低唱;曾經是南北朝民歌的一枝獨秀;曾經是詩國高潮中李杜的豪放洒脫、狂傲獨立、浪漫仙性和現實主義、沉鬱憂民;曾經是兩宋詞盛的體格神致,而今,她仍以一種決然的姿態,歌頌人們的喜怒哀樂、愛恨情愁、故國民情••••••因為,詩歌是,曾經是文學藝術中最為古老的文體,所以,今日我也作為一個詩歌愛好者就近體詩的格律談談自己的小見。

  近體詩是指唐代形成的古典格律詩(排律除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韻有定位。近體詩也稱今體詩,它包括五言、七言兩種形式的律師和絕句。近體詩是由古體詩演進過來的,故它們之間也有一定的關聯。就押韻來講,古體詩允許換韻(換句押韻)而近體詩不允許,古體詩押韻不分奇偶句而近體詩一般是偶句押韻(第一二句可押也可不押),古體詩平仄聲均可押而近體詩一般押平聲韻。從上面可以看到近體詩押韻的要求比古體詩更為嚴格。近體詩與現代詩也有許多不同點,新詩形式相對較自由、內涵較開放的。

  詩是由有靈性的文字拼湊而成,但也不是隨意的排列,它是有一定規律的,這種規律通常叫做詩的節奏,也就是近體詩的格律。詩的節奏的主要作用是增強詩歌的美感,就如李商隱的詩來說,他的許多詩都很難懂,但即使不懂詩的內容,當你反覆品讀時,那節奏和聲律也會使你陶醉,覺得詩寫得很美。郭沫若對詩歌的節奏如是說:節奏之於詩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我們可以說沒有詩是沒有節奏的,沒有節奏的便不是詩。

  近體詩從篇章結構的表層上看,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韻有定位。字句的形式有嚴格的限制,使它不像現代詩那樣的雜亂和隨心所欲,所以從根本上就奠定了它高貴典雅的基礎。而句子內部結構的千變萬化,精鍊濃縮,字字都體現出作者的心血。近體詩的格律主要在押韻和平仄上完美的體現出來。押韻可以造就詩歌鮮明的節奏,讀起來保持音韻和諧,朗朗上口。近體詩的偶句必須押韻,並且中間不可換韻,要求一韻到底。第一句與第二句間可押韻也可不押韻,奇局不押韻。韻腳一般分平聲韻和仄聲韻,但近體詩一般押平聲韻。近體詩除了在押韻上有特殊的規定,平仄也不能隨意。通常把陰平和陽平稱為平聲,上聲和去聲稱為仄聲。格律詩所規定出的平仄長竿,保證每句詩都是平仄合理搭配的,讀起來抑揚頓挫非常好,具有其它任何詩體所不能比擬的優勢。它對每句尾字的要求最嚴,絕不允許出現一個字的錯音,這尤其是現代詩所不具備的。另外不允許“三仄尾”和“三平調”的出現,更保證了每一句後半部分的音韻協調性。平仄中還有三條規律——1、同句交替:以五言為例,第一個節奏用“平平”,則第二個節奏必須用“仄仄”,第三個節奏又要用“平”,反之亦然;2、上下句相對:如第一句為“平平仄仄平”,對句就要為“仄仄平平仄”;3、上下聯之間平仄要相同。近體詩上下句的遣詞也一般要對仗,如:“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中,“星”對“月”是天文相對,“野”對“江”是地理相對,而“垂”對“涌”、“平”對“大”、“闊”對“流”,也都是在詞義上屬於相同類型的動詞。

  很久前就這篇文章就一直在我心中釀蘊,今天終於圓了心愿。年輕人中,雖然大部分都喜歡看武俠、玄幻、言情等小說,但我一直對詩歌的喜愛不動搖,尤其對近體詩鐘愛。有人說詩正在消亡,正在人民的生活中退隱,讀詩的人也都只是那些寫詩的人。這個問題我非常清楚,但我永遠不會放棄,永遠不會對詩歌失去熱情,同時我也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喜歡詩歌。

您正在瀏覽: 詩律淺說
網友評論
詩律淺說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