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遊記隨筆 > 木格島苗族祭祀鼓樂---演繹數千年的文明

木格島苗族祭祀鼓樂---演繹數千年的文明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pp958

木格島苗族祭祀鼓樂---演繹數千年的文明 標籤:兩個文明建設 童年的秘密

  木格島苗族祭祀鼓樂---演繹數千年的文明

  “現在年輕人都不願意學,傳下去難度很大。”說起入選四川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敘永縣木格島苗族祭祀鼓樂的傳承,傳承人陶福然的憂心大於申遺成功的喜悅。

  走進敘永縣分水鎮木格島村,一個保存完好、川南特有的苗家村落就呈現在眼前,我們要探究的木格島苗族祭祀鼓樂就在這裡傳承了數千年,苗家兒女用這一獨特方式緬懷先祖,祭奠已逝的親人,它在苗家神聖的祭壇上演奏着神秘和莊嚴,演繹着苗家數千年的喪葬文明。

  木格島苗族祭祀鼓樂源於敘永縣分水鎮木格島,流傳於川、滇、黔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苗族古老的優秀文化和赤水河秀美的地理環境孕育了苗族牛皮鼓的獨特演奏技巧。由於該鼓樂用於苗族祭祀活動,數千年來一直披着一層神秘的面紗,外人知之甚少。2007年7月13日,該鼓樂入選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才逐步走入人們的視野,從而揭開了它那神秘而優美的面紗。

  “木格島苗族祭祀鼓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們苗家的遠古時代。”傳承人陶福然向我們講述了木格島苗族祭祀鼓樂的起源—一個遠古時代充滿着血與火的故事。

  相傳大約在四、五千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族(即苗族祖先)在今河北省涿縣一帶展開了一場大戰——史稱涿鹿之戰。蚩尤部族被打敗,在逃亡的途中,大隊人馬精疲力盡,彈盡糧絕。在途中休息時,隨軍遷徙的牛把蚩尤部族的經書吃了,引起了蚩尤部族的公憤。這時,牛開口說話,叫戰士們殺了它,然後吃它的肉以解飢餓,並用它的皮製成大鼓,用反覆捶打發出的聲音祭奠死去的戰友,鼓舞戰士的鬥志。

  戰敗的蚩尤部族大部分向南流徙,開始了苗族多苦多難的遷移史,其中的一支就來到了赤水河流域的木革島,歷史上稱烏蒙、茫部地區定居,牛皮鼓也就隨之傳入這一帶,能歌善舞的苗家兒女,隨着時代的進步,逐步賦予牛皮鼓新的文化內涵,才演變成今天的祭祀鼓樂,傳承到現在。至今苗族人民間還廣泛流傳着蚩尤的傳說,他們信奉蚩尤為其始祖。為了躲避追殺,分散的苗族同胞在選擇居住地的時候,大多選擇在比較安全的高山上。倘若有同伴去世,他們就敲擊家族的大鼓,召集同胞,共同祭奠逝去的同伴。

  “我家在製作打鼓時,家族人員僅休息時喝掉的白酒就達100公斤。”傳承人陶福然在回憶制鼓過程時告訴我們木格島牛皮鼓製作過程非常艱辛和講究。

  製作牛皮大鼓時要將材料拿到有山洞的大山頂上,而且選擇的製作地點最好是正處于山洞的上面。待牛皮蒙好后,就用山上的藤條抽打牛毛,將牛毛逐一打斷,直至皮面光滑、無一絲牛毛。 這樣將牛毛打斷後皮面就沒有小毛孔,製作出來的鼓才會響聲如雷。製作一個大鼓往往要整個家族的幾十家人辛苦10天左右才能完成,簡直可以堪稱是一個家族的“浩大工程”,陶福然家在制鼓時,光白酒就喝了100公斤。牛皮鼓的講究之處還在於它的鼓框只能用圓木香樟樹掏空而成,兩端蒙以整塊足夠大的生牛皮,皮邊四周用竹釘固定。其規格有鼓面直徑50厘米、60厘米,鼓高73厘米、56厘米兩種。鼓兩側各設一鼓環,以方便搬運和懸挂。同時,苗族同胞在製作牛皮鼓的時候必須要家族中的每家人都參與,否則就沒有用鼓的資格。

  “在擊打牛皮鼓時,均配以規範的打跳套路,再用蘆笙樂器配合演奏,充分體現了舞蹈與鼓樂的完美結合”。傳承人陶福然在介紹演奏技巧時邊比劃邊講述,彷彿將我們帶入一個遠古時代的鼓樂現場。

  木格島苗族祭祀鼓樂稱之為“鼓舞”,有很強的地域性。由於苗族文化、歷史和審美的因素,木格島“鼓舞”通過敘事性的表演方式,構成了木格島苗族祭祀鼓樂的獨特個性。它通過一個個生動的舞蹈動作,再現了木格島苗族人民的生產、生活、娛樂畫面,充分體現了木格島苗族祭祀鼓樂表演的地方特色。

  表演過程中,打鼓的人員首先開始輕緩地敲擊牛皮鼓,隨後是蘆笙手按節奏參與進來,待鼓聲節奏與蘆笙配合奏出適當的旋律后,身着苗族服裝的同胞們便順勢踩着節拍,圍着牛皮鼓逐漸形成一個圓圈,以他們獨特的舞蹈動作邊轉邊跳。在演奏木格島苗族鼓樂時,通常情況下都要用蘆笙配合表演。在打鼓與蘆笙舞蹈動作的配合中,鼓打得慢,舞蹈動作就慢,鼓打得快,舞蹈動作就加快,可以說這是音樂、舞蹈的完美結合。

  在木格島村的苗寨里,大到六、七十歲的老人,小到幾歲的小孩,幾乎人人都會基本的苗鼓打跳套路。更有甚者還會創造性的表演“倒立‘鼓舞’(即利用頭肩倒立在地上配合鼓聲的節奏吹奏蘆笙)”,或吹奏蘆笙時還單手翻筋斗。看木革島苗族祭祀鼓樂表演,猶如欣賞一台獨具特色的鼓樂盛宴。

  “過去牛皮鼓只用於苗族祭祀,現在也用於大型的歡慶儀式,只是鼓絕不能像祭祀那樣吊著敲。”傳承人陶福然在介紹鼓樂的古今區別時講。

  隨着時代的發展,苗族同胞也賦予了牛皮鼓新的寓意和內涵。據《易》記載:“鼓之以雷霆”,意指鼓為雷神的化身,祭祀祭神的神器。在古代,鼓不作為娛樂之用,而是祭禮通神,威鎮鬼邪的神器。苗族牛皮鼓在古代可能也只有這樣的功能,今天變化是時代演變的歷史見證。

  從大禹至今,苗族祭祀鼓樂只用於親人去世、遷墳和祭祀表演。打鼓的基本節奏有一錘、二錘和三錘鼓,在親人去世場中打三錘,做齋場中打二錘,遷墳場中打一錘,這屬於基本節奏型。

  每個苗寨家族就有一個牛皮鼓,一般是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保管。平時就懸挂在房樑上,不準任何人觸碰。苗寨有同胞去世的時候,就將牛皮鼓懸挂在喪家門前,敲擊三下,家族人員聽到鼓聲后自然就會知曉某人家有人去世了,都會放下手中的農活趕來幫忙或者參加祭祀活動。

  據傳承人陶福然介紹,隨着時代的發展,牛皮鼓的使用範圍也逐步在擴大,近些年在大型的公益歡慶儀式如慶祝公路通車、慶祝豐收等喜慶活動中也在演奏牛皮鼓,但必需立放在地上邊跳邊敲,絕不能像祭祀那樣將鼓吊著敲。

  採訪結束時,傳承人陶福然告訴欣然筆者:目前,分水鎮正在爭取資金,深入挖掘木革島苗族祭祀鼓樂的文化內涵,積極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規劃、包裝、打造成文化旅遊品牌,讓這一數千年的苗族文明,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您正在瀏覽: 木格島苗族祭祀鼓樂---演繹數千年的文明
網友評論
木格島苗族祭祀鼓樂---演繹數千年的文明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