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散文欣賞 > 和諧共舞苗族鼓藏節——烏流地方苗族鼓藏節側記(1)

和諧共舞苗族鼓藏節——烏流地方苗族鼓藏節側記(1)

手機:M版  分類:散文欣賞  編輯:pp958

和諧共舞苗族鼓藏節——烏流地方苗族鼓藏節側記(1) 標籤:和諧社會

  誰說,神話遙不可及,苗族的神話離我們卻是那麼的近;誰說,神話虛無縹緲,苗族的神話卻是現實的真實。鼓藏節是苗族的神話,是歷史,是現實的生活。

  ——題記

  (1)鼓藏節淵源

  鼓藏節,苗語稱“噥略”,意為鼓社節,又叫祭鼓節,俗稱吃鼓藏,十三年一次。鼓藏節是以血緣宗族為單位的祭鼓活動。不同支系、部族的苗族,鼓藏節的年份也不一樣。據《苗族古歌》載,鼓藏節在先秦以前夏王朝時期的古三苗國就已經有了,傳說是人類祖先姜央過鼓藏節是為了祭祀創世的蝴蝶媽媽。後來,苗族在長達幾千年的歷史遷徙過程中,鼓藏節成為苗族精神的象徵。

  己丑年(2009年)為烏流地方第53屆鼓藏節,溯烏流地方的鼓藏節源流,明朝朱洪武十八年(乙丑年1385年)是文氏苗族從凱里黨稿遷居烏流地方后的第一屆鼓藏節。烏流地方區域位於雷山郎德鎮北面,由烏流地方大寨、烏流地方也改、烏流地方排夫三個行政村組成,共464戶,2108人。鼓藏節活動是由鼓藏頭組織開展,烏流地方三個行政村分別有三個鼓藏頭,這一屆鼓藏頭分別是烏流地方大寨的文農保、烏流地方也改的文輝、烏流地方排夫的文朝明。其他區域的苗族部族、支系鼓藏頭是沿襲世襲制,而烏流地方鼓藏頭的產生是選舉制,推選德高望重、家庭興旺、有組織領導能力並有一技之長的人擔當。

  (2)聚客

  農曆10月11日(11月27日)為第53屆鼓藏節的第一天。鼓藏節的第一天是聚客天,三親六戚於當天下午趕到主人家聚客日。客人來時帶上賀禮,主要是魚、1—2斤糯米飯、1隻鴨和1萬以上的炮竹等。魚,按禮性,要單數,用繩穿綴成串;糯米煮熟,用糯米稻草或芭蕉葉包紮。客人到主人家門口時就鳴炮慶賀,同時向主人報到,主人出門迎接。第一晚的鼓藏盛宴,就是客人帶來的賀禮,俗稱“吃客飯”。第二天早上是殺豬祭祀。以前吃鼓藏,家家殺牛祭祀,現已改為全區域以一頭牛祭祖,而各家各戶已以豬代牛,順應了“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用新象徵取代舊象徵的歷史”(瑞士哲學家榮格)的發展規律。

  這次參與慶祝烏流地方鼓藏節活動,我是以報德“梅榜梅榴”祝賀團成員身份出席。報德“梅榜梅榴”祝賀團是以與烏流地方為鄰的報德地區群眾為主體組成的民族民間鼓藏節祝賀團體,共60餘人。這個團既是烏流地方鼓藏節祝賀團,特邀貴賓,又是鼓藏節的屠牛組。因為烏流地方有三個行政村,祝賀團也備了三份禮物,以示祝賀。

  那天,天空灰濛,微雨飄潤。我們從離烏流地方8里開外的烏流地方河口處徒步進發,一路上,烏流地方村在路途中布點擺陣,設下攔路酒迎接,經第一道攔路酒之後,由烏流地方蘆笙隊引路,主客兩個蘆笙隊輪流吹湊着蘆笙、踩點節拍,在旗手揮舉着以蝴蝶媽媽圖案為旗徽的“梅榜梅榴”團旗下,穿越煙霧裊繞的山澗河谷,蛇行銀舞,融入從四方八鄰蜂擁而來的賓客人流中,形成一個龐大的隊伍,向烏流地方浩蕩前行。

  烏流地方鼓藏場設置在三個村寨腳下兩岔河口處沙壩上,鼓藏場中央挺立着一棵楓樹。“梅榜梅榴”祝賀團進入鼓藏場,將旗子就插立在楓樹正東方,向東方遠祖獻禮。

  (3)殺牛祭儀

  農曆10月12日早上,也就是第二天上午,家家戶戶殺豬祭祖,且由客人宰殺、蒸煮,稱正宴。從這時候起,節日習俗開始使用鼓藏節俗語表情達意,諸如,殺豬時叫“蔻甘藍”,以前殺豬,不刮毛,而是用火燒,豬死後用稻草蓋,叫做“蓋被子”,用火燒豬毛,叫做“照太陽”,現今改火燒毛為開水燙刮豬毛叫做“薅雜草”,吃飽飯了叫做“滿倉滿盤”……中午是鼓藏正宴,宴席中有吃三角鼓藏肉,苗話叫做“犴缸”,它就是豬胸部肥肉,一般一垛約有50克左右。倘若當時吃不完或吃不下去,包着帶回去,福氣將永遠陪伴着你。

  鼓藏宴以後,客人就抬着豬半腿先回家去,第三天以後再回來要參加鼓藏節活動。主人為客人準備的豬半腿是有個禮數的,每一組客一腿,但帶有尾巴的豬腿,是送給血緣最親近的親戚。主人家殺豬數量,要看組客多少而定,這次烏流地方的鼓藏節,殺得最多的一家是12頭,這說明主人家有48組客。

  鼓藏宴畢,接下來是烏流地方區域苗族殺牛祭祀始祖儀式。傳說中,苗族和水牛都是蝴蝶媽媽所生,老人過逝要用牛陪伴到陰間,使死者才瞑目,所以,苗族老人過逝殺牛埋葬;逢年過節殺牛祭祀先祖。鼓藏節本是殺牛祭本支族列祖列宗,但由於苗族沒有文字記載,各支族列遠祖也沒有具體的姓氏,所以大家所祭祀的都是苗族共同的女始祖“梅榜梅榴”。“梅榜梅榴”就是苗族神話的祖母“蝴蝶媽媽”。

  殺牛祭祀始祖儀式是在鼓藏場舉行。首先是用兩頭非祭祀牛在場進行鬥牛表演。接着是跳蘆笙舞。蘆笙吹湊,先由烏流地方蘆笙手饒着鼓藏場中的楓樹吹湊蘆笙,安逆時針方向轉三圈,然後是由身着苗族盛裝、頭戴銀角的烏流地方姑娘引領跳蘆笙,客人跟隨吹奏蘆笙和彈跳蘆笙舞。我們“梅榜梅榴”祝賀團在烏流地方姑娘的牽引下步入舞池,吹湊、起舞,用蘆笙舞將為水牛送行前往東行陪伴先祖神靈。

  在幽幽的蘆笙旋律中,鼓藏東道主將祭祀牛緩緩牽入鼓藏場,鼓藏頭用一塊紅綢蓋在祭牛背上,繞鼓藏場轉三圈,接着以楓樹為中心,以5米半徑,環繞楓樹插上彩旗,祭祀牛牽放在裡面,然後用兩根楓木杠,一根系在牛鼻上,10人抬起,將牛首昂向東方,一根綁在牛尾上,10人拖住,將牛尾向西用力拉壓。這兩根楓木杠,俗稱“馴牛楓杠”。在苗族先民的審美意識里,楓木與水牛有着血緣關係,所以只有楓木才能馴化牛性。

  馴牛楓杠系好之後,就舉行祭祀刀交接儀式。在鼓藏場上,烏流地方鼓藏頭文輝將祭祀刀交給“梅榜梅榴”屠牛組首領82歲高齡的文遠榮。按苗族鼓藏習俗,殺牛由屠牛首領完成,但由於首領年事已高,他還得從年輕人中挑選出有德有能的人擔任此重擔,在鼓藏場上,他又將祭祀刀傳承移交給年輕人李國文,李國文也就成為烏流地方村歷史上第五十三屆鼓藏節的屠牛手。

  祭祀刀交傳承儀式完成後,接着就是殺牛祭祖。殺牛祭祀時,一般準備兩個屠牛手,如果主刀一刀不成功,副手接刀在原來的傷口上補上一刀。當屠牛手走向殺牛的時候,將祭祀刀藏於身後,並用兩根青草蓋在雪亮的刀刃上,慢慢靠近祭祀牛,然後突然以速來不及掩耳之勢,橫刀向昂首朝東方的祭祀牛的脖子猛砍下去,之後,屠牛手什麼也不說,拖刀昂首闊步直向東方走去。那天殺牛,屠手主刀第一刀,未果,副手接刀,上前,補上一刀,牛血噴涌,恍如夕陽跌落……就在此時,彷彿從冥冥中傳來一聲思鄉念遠的聲音橫空而過:

  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昂首鶴立的祭祀牛霍然倒地,頭朝東方,化仙翩然東去……

  (4)下鼓儀式

  農曆己丑年10月15日為下鼓儀式。烏流地方的鼓是木鼓,用楓樹製成。據說,至今是苗鄉保存最完美的一個木鼓。烏流地方對木鼓非常敬重,尊稱為“梅榜梅榴”或“梅陸榜”,意為苗族先母,就是蝴蝶媽媽。傳說,苗族先祖靈魂居住在楓樹中心,苗族先民將楓樹中心挖空,製成木鼓,並木鼓崇拜,祭祀木鼓,通過木鼓將犧牲傳給先祖,以祭先祖之靈。烏流地方鼓藏節有一整套民俗定律,一個鼓藏節持續三年,第一年為醒鼓,就是用酒、魚、肉、糯米飯等到藏鼓的“甘蔗略”山洞裡,喚醒木鼓,將木鼓迎回寨子老屋基棲身、居住。第二年為招龍,就是全鼓社男女老幼集中到迎龍場的楓香神樹腳,由“鼓藏頭”主持,巫師念巫詞,“招呼龍神,引龍出洞”,以求風調雨順,人丁興旺,五穀豐登。第三年為送鼓,鼓藏祭祀慶典活動結束后,將木鼓送回藏鼓山洞棲居。烏流地方第53屆鼓藏節的醒鼓年為丁亥年(2007年),招龍年為戊子年(2008年),送鼓年為己丑年(2009年)。前兩年為準備年,己丑年為正式慶典年。

  下鼓儀式,就是將木鼓從老屋基迎接抬到鼓藏場。下鼓時,每個姓氏支族出一份祭品魚、鴨、糯米飯、酒等,由巫師念巫詞,12個男人陪祭,向神靈禱告,祈求庇佑、賜予福祉。之後,由四個青年人抬鼓,兩個鼓手敲鼓,男人吹湊蘆笙伴奏,身着苗族盛裝的女子隨後。鼓點敲湊韻律節奏為四音四節,鼓點抑揚變化,起伏復迭,雄渾、凝重,彷彿苗族先民遷徙艱辛跋涉的腳步聲:

  “咚!咯-咯-咯/咚!咯-咯-咯/咚!咯-咯-咯/咚!咯-咯-咯”

  鼓點節湊韻致流暢,猶如行走平川……

  “咚-咯!嘀-咯/咚!咯-咯-咯/咚-咯!嘀-咯/咚!咯-咯-咯”

  鼓點猶如飛石碰撞,形如戈壁跋涉……,

  “嘀-嘀!咯-咯/咚!咯-咯-咯/嘀-嘀,咯-咯/咚!咯-咯-咯”

  鼓點似水石相擊,狀如穿越河谷……

  “咚-咯,咚-咚/咚!咯-咯-咯/咚-咯,咚-咚/咚!咯-咯-咯”

  彷彿途經凹凸不平、坑坑窪窪的路徑……

  “嘀-咚,把-假/咚!咯-咯-咯/嘀-咚,把-假/咚!咯-咯-咯”

  鼓點如馬蹄聲、喘氣聲交織一片,情如翻山越嶺……

  “咚咯咚咚/咚咯咯咯/咚咯咯咯/咚咯咯咯”

  鼓點似急促的步伐,近來又遠去,遠去又近來,如夸父般逐日而去……

  這深沉、厚重鼓點,難道不就是苗族先民遷徙時沉重的步履?不就是苗族悲壯的血淚的歷史記錄?在風雨如晦的歲月里,誰能破譯如此深奧的密碼呢?

  木鼓是記錄苗族歷史文化的載體,所以在下鼓時尤為莊重、嚴肅。儀仗隊在下鼓儀式上,所有的人員必須腳步整齊、統一踩鼓、按節奏韻律運步前行,若有差錯,儀仗隊則須重返原位,重新起步,直至韻律一致、步調和諧,將木鼓迎至鼓藏場。之後,便是引鼓串寨。“串寨”是苗族接待客人的一種禮俗。烏流地方有三個行政村,引鼓串寨分三天進行。串寨中,一路吹奏蘆笙擊節木鼓,一路以牛角酒敬賓客,一路踩點手舞足蹈,在村寨中歡樂同慶。串寨完畢,又將木鼓再度引到河沙壩的鼓藏場上,普天同慶,方能完滿完成下鼓儀式。

  (5)桃源盛宴

  在歡度鼓藏節的日子裡,他們一邊開展娛樂活動,一邊設宴請客。宴請客人時,苗族習慣以串寨方式來接待客人。在苗族中,無論什麼季節,也無論哪家來客,整個房族、鄰居都來看望、接待,並殺雞宰鴨,拉着客人一家家喝酒,“串寨”是苗族招待客人的最高禮節。在平日生活中,若一家來客,寨中的鄰居、房族都來接待,殺雞宰鴨,拉客串寨。首先從主人家開始,一家家品嘗、一家家感受。如果房族過大,一天串不完,兩天、三天……最後又返回到主人家來團圓,循環一個輪迴。如果客人來去匆忙,沒有時間逗留,那麼,房族、鄰居就從自家端着美酒佳肴聚攏到主人家來款待客人。在節日中,家家有客人,就把客人聚攏起來,拉着龐大的隊伍,一家家作客。這種淳樸的民俗風情,似乎只在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找到一點美麗殘餘記憶:“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世人感嘆“此景只應天上有”苗族款待客人串寨方式,俗稱“轉轉酒”。它確是苗鄉現實的生活。或許陶淵明就是那個武陵漁人,他曾串過苗寨,醉過苗鄉米酒,於是,世外桃源的苗鄉仙境便在他似醉似幻的《桃花源記》中拉開……誰說《桃花源記》記載只是一個遙遠的故事?誰說桃源的生活只是詩意的夢幻?如今的苗寨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桃源仙境,苗族的串寨宴請就是桃源生活久遠記憶的活化石。

您正在瀏覽: 和諧共舞苗族鼓藏節——烏流地方苗族鼓藏節側記(1)
網友評論
和諧共舞苗族鼓藏節——烏流地方苗族鼓藏節側記(1)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