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遊記隨筆 > 五寶田騎行記

五寶田騎行記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pp958

五寶田騎行記 標籤:尼爾斯騎鵝旅行記

  細雨,像銀灰色黏濕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夏日的寂靜。這我是第一次騎行於雨中,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是洒脫?是心怡?還是沒有伊人的浪漫?天也是暗沉沉的,就像老宅子里那纏滿着蛛絲網的屋頂。只是天上的那堆灰白色的雲片,偶爾被風挪開,讓幾縷陽光偷偷的射在這古歆猶存村子里,不過,反而覺得一切都顯得更加沉寂了。

  我們首先走進的是一間題名“三餘餘三”的古宅,從淡化的字跡里可以看出,這間古宅已被歲月風化了許多年了,昔日的繁華與輝煌,都已是滄桑,往事前舊,又待與何人說?而我也僅僅只是這裡的過客,故事老了,磨滅了,而這風景,乾脆就讓我這俗人留個影罷

  了。不願意去追溯,就讓歲月去沉澱,或是在這夏雨里繼續銷瑟。。。。。

  登門而入,走的是一道青石樓梯,遙遙幾步,在黯然中卻顯的更加凄涼,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李煜的《虞美人》: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轉過石梯便是中堂了,不過,人去樓空,小小的院子里真的留下的只是一些雜草叢生了。從院子的規化可以猜出,這可能是貯糧房,在房子的木門上還可以看到一些模糊的字樣“夏肆,秋柒”,還有幾稀灑落已久的穀子。冬者歲之餘,雨者晴之餘,夜者日之餘。三年之耕而餘一年之食,九年之耕而餘三年之食,因該原由於此吧,悲嘆,悲嘆。扶欄而上,在二樓可以眺望大半個村子,木樑灰瓦,青石古道,在這細雨里,可以算得上了最好的陪襯了。

  出了中堂,沿着田間小道徑直而上,拐彎處,,“蘭陵別墅”直入眼帘,然而,卻也只剩斷壁殘垣了。推着自行車,輕輕地行過小木橋,望着橋下流水,心如清溪,情愫源源不斷,伴着夏雨,時而緊促時而緩慢,時而清晰時而模糊,如行雲流水,悶熱的全身一下子清涼了,漸漸放緩,漸漸放緩,一切的一切都寧靜了。尤其對於騎行者來說,像這樣能洗去全身疲憊的流水,無非就是一塊聖地。

  漸漸地,漸漸地,雨開始有點在大了,它似乎也懂得離者之心,似乎還想留這個過客,只是留不住了。“恩愛樹”“逃命涯”是沒有機會去了,但臨走決不是停歇了,如果還有下次,我定會重遊貴處,讓心再一次洗禮,讓遺憾畫下一個句號。

  我們原路返回,時間的倉促讓我們加快了速度,不一會已有五里多路了。此時正有一位老奶奶像背着什麼,在路上略微有些駝背,費力地拄着拐杖在路上艱難地行走。雨雖然只是散落的幾滴,但風卻讓她使勁的向前躬着身子,抓緊拐杖,踉踉蹌蹌地向前走着。等近了的時候,我不由自主的停了下來,因為我的心完全愕然了。這才發現,原來她背的不是別的,而是比自己還重的一捆柴啊!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頭髮已如白雪,在額頭上,是歲月留下的道道溪流,從微微下陷的眼窩裡,可以看見一雙深邃的眼眸,並悄悄地訴說了往日的滄桑。她見我們停了下來也止住了腳步,然後抖了抖背上的那捆柴,似乎顯的更加神采奕奕。突然之間,我對她敬畏油然而生,這位老態龍鐘的奶奶,背着這麼重的柴卻依然還能夠步履矯健,與此同時,我的心裡也感到無比的酸楚和慚愧。她笑了,並向我們熱情的打了聲招呼,我們也告訴了奶奶我們此次的來往,奶奶用淳樸的瑤話說:“其們來嗨咧,嘛就到估堵息咧落”(你們來玩了,就到這裡住下吧)。我們感謝了奶奶的好意,此時我們決定送奶奶回去,幫她把柴扛回去,然而,她卻婉然的拒絕了,無論我們怎樣乞求,她都不肯讓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累着了,或許也是想到了她自己在外面的孩子了。望着她那慈祥的笑容,我的心卻在無聲的哭泣,我不敢在這裡逗留,一刻都不敢,回過頭,似乎忘記所有的行程與疲憊,滿是心酸和慚愧,只願用速度去替代。。。。

  也許,也許在這深山的背後,還有許多這樣的奶奶,背着沉重的擔子,邁着艱辛的步伐,子孫們走出去了,留下的卻是她們的腳印,然而,我們不僅僅為是生活而去回報這份恩澤,而是更要用心去感動,去銘刻,去永記。

您正在瀏覽: 五寶田騎行記
網友評論
五寶田騎行記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