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憶的碎片——參觀山西博物院有感(夏日黃昏)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小景
歷史記憶的碎片——參觀山西博物院有感(夏日黃昏) 標籤:青澀記憶
這是我第二次來山西博物院了。記得上次是剛開館后不久,父親帶我去的。雖然這次也是我們父子倆相跟着,但作為一次集體活動,還有眾多同學的陪伴。
有時,痛苦讓別人分擔,會減半;而快樂與他人分享,會加倍。對我來說,參觀山西博物院是件樂事。在忙碌了半個學期后,我終於盼來了大學四年中第一次集體外出活動。對於渴望出遊且對文物充滿好奇的我來說,這無疑於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雖然已是立夏后第二天了,但下午的天氣比較陰冷,這與我想象中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出遊天氣相去甚遠。由於離這兒近,我們比學校的“大部隊”早到半小時左右,於是,我和父親就在博物院前的一片空地上四處閑逛。博物院的正門就距濱河西路不遠,從遠處眺望,那座造型獨特,類似於“倒金字塔”被截去下半部的主體建築,讓我有一種親切而熟悉的感覺,而等到再次走近它,來到建築主體的入口處時,我才深切地感受到它的雄偉和莊嚴。
每當周末回家從漪汾橋上路過時,我都會看見這一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氣息相融合的地標性建築——山西博物院。她默默地佇立在汾河西岸,守望着朝陽下漸漸蘇醒的龍城和落日餘暉中車水馬龍的都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向世人訴說著三晉大地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有句話說得好:“5000年華夏文明史看山西”。有時候,站在博物院前會感到自身的渺小,這不僅是因為尺寸比例,更是因為一種對歷史,對祖先的敬畏。這種敬畏從何而來呢?它就源自於博物館內眾多的館藏文物。“沒有書本的房子,就如沒有思想的大腦”。同樣,沒有珍貴藏品的博物院,就如沒有靈魂的軀體。這樣的建築充其量只是外表吸引人罷了,它沒有震撼人心的美。使山西博物院獨具魅力的,不僅僅是獨特新穎的建築造型,更是眾多貨真價實,價值連城的館藏文物。
山西博物院藏品眾多,年代跨度大,種類也很豐富:從距今180萬年的獸類頭骨化石,到一具距今1.8萬年的人體骨骼,我看到了最“原生態”的文物;從商周古拙的青銅大鼎到明清精美的各類瓷器,我看到了祖輩們用智慧和勤勞創造的藝術珍品;從形態生動的漢魏陶俑到內容豐富的北齊壁畫,我看到了古人的日常生活也充滿了情趣和美感。
在博物院講解員的帶領和講解下,我們依次參觀了以“文明搖籃”、“夏商蹤跡”、“晉國霸業”、“民族熔爐”和“佛風遺韻”為主題的展館。透過玻璃,我看到了在燈光下熠熠生輝的一件件國寶級文物:獸形觥、龍形觥以精美複雜的紋飾向我們展示着商代貴族紙醉金迷的生活;西周的晉侯鳥尊讓我在感嘆古人青銅鑄造技術的同時,也不禁為祖輩們的創造力所折服;還有西漢時期的雁魚銅燈,它融美感和實用性為一體,是文物中難得的上品……
透過這些滿是銅銹的生活用品和祭祀禮器,我彷彿看到了一個由青銅鑄就的偉大時代。但時光如流水會沖走一切,洗盡昔日的浮華與艷麗,留下的只有銹跡斑斑的銅鑄軀體,沉澱的卻是歷史的厚重與滄桑。這近在咫尺的一件件國之瑰寶,彷彿是歷史的一個個碎片,在黃土地下沉睡了兩千多年後,再次呈現在同是炎黃子孫的世人面前。它們是這樣的古老,透過這些“國之重器”,我不僅嗅到了來自那個久遠年代不可名狀的幽深氣息,更感到了一種歷史的真實可感,一種歲月的殘酷無情,一種王朝的興衰更替。斗轉星移,日月山川依舊壯麗;物是人非,歌舞昇平早已不再。這眼前的每件實物,都如時空隧道里的通衢,聯繫着過去和現在,古人和今人。
我為中華文明的偉大而驕傲,我為中國歷史的厚重而自豪,但我同時也為古老文明的傳承者未能很好地繼承祖輩們留下的文化遺產而遺憾,更為不計其數的珍貴文物毀於戰亂或漂泊海外的命運而痛心。能在博物院中展出的文物,已是“亂多治少”的歷史長河中的倖存者,而能在華夏大地上供一代代後人參觀的文物則是“文物倖存者”中的幸運者了。當然,也許還有大量文物被遺忘在時間的長河中,但只要能在適當的時機重見天日,深埋於地下也比毀於天災人禍要強得多。
馬未都曾斷言:“如果有一天中國重新成為世界最強國,那麼我們依靠的一定是文化,而不是其他。”的確,作為四大文明中唯一存活至今的文明,五千年中華文明之樹曾是那樣的枝繁葉茂。雖歷經無數風雨雷電,也許葉落光了,枝折斷了,樹皮開裂了,樹榦傾斜了,但它始終沒有徹底倒下,其頑強的生命力就源於它的“根”——一種深藏在每個中國人心底的集體認同感和歸屬感。它就如血液一樣,使每張黃皮膚下的心臟都為之跳動;他就如靈魂一樣,讓每雙黑眼睛里的神情都因之閃亮!而這歸屬感和認同感就產生於13億人的集體記憶——五千年漫長而厚重的文明史。
如果把這段歷史比作一幅畫卷,再多的線條和色彩也無法描繪其壯麗;如果把這段歷史比作一冊文集,再多的語言和文字也不能窮盡其內涵;如果把這段歷史比作一段樂曲,再多的音符和聲調也難以詮釋其動聽。那麼,我們不妨將其視為一面鏡子,一面可以反映過去,照出現在,隱射未來的鏡子。唐太宗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展廳中的每件文物都好似這面“歷史之鏡”上一個微不足道的碎片,正是這些碎片拼湊起了我們對中華民族集體記憶的朦朧圖像。雖然它並不完整,但透過這冰山一角的展示,我們發現在這真實的歷史和無情的時光背後,在這物是人非的悲涼與滄海桑田的巨變背後,是中華文明曾經屹立於世界東方的不爭事實。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者,是前人留給我們的第一手資料。史書可以含糊其辭,但沉默的文物卻會帶我們接近最真實的過去。我不知道在這廣袤的華夏大地之下,還埋藏着多少歷史記憶的碎片,還隱藏着多少塵封已久的故事。但我依然願意相信機緣巧合,相信它們可以完好無缺地等到重見天日的時刻,並向我們坦露自己的秘密…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難怪詩仙李太白也嫉妒這輪明月,一輪能夠見證歷史進程的萬古不易的皓月。
在我們即將結束這難忘的博物院之旅時,陰沉的天空下起了雨。雨勢很猛,地面上升起了朦朧的水霧。我想倘若真有上蒼,並且他也會流淚,那他是為中華文明的遺失永遠無法被完全彌補而流淚,還是為歷經千年歲月還有部分文物流傳於世而喜極而泣,抑或是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