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騎行“大林社”

騎行“大林社”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騎行“大林社”

  文 / 林海雪狐

  說到“摩友”,我可真算得一個,我騎着摩托車和妻子一道幾乎游遍了霍山甚至附近的“名山大川”,由近及遠、再按線路排個序,分別有:仙人沖、護國寨、雙蟾寺、白蓮岩、大化坪、東石筍、龍門沖、響洪甸、紅河谷、獨山、飛機場、蘇家鋪;還有漫水河、陡沙河、銅鑼寨;燕子河、大峽谷、天堂寨。另外還有單龍寺、東西溪、磨子潭、胡家河和安慶岳西的黃尾鎮。昨天之前,要說還有什麼地方列入計劃沒成行的話,一是佛子嶺的大林社和大別山主峰白馬尖。

  而就在昨天,“摩游”大林的計劃重於實現了,我簡直有了一種“了了一樁大心愿”的感覺。其實,在我的少年時代就知道“大林”的鼎鼎大名了,大約是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中期吧,一般的“毛主席語錄”我們還不會背誦的時候,就先知道了毛主席的一段語錄:“……不但平原地區可以辦大社,山區也可以辦大社。安徽佛子嶺水庫所在的一個鄉,全是山地,縱橫幾十里,就辦成了一個大規模的農林牧綜合經營合作社。”這段語錄譜成的歌曲我們那一代人大多會唱的,我到現在還唱得不走調,詞也沒忘掉呀。很小的時候就到過佛子嶺,聽說大林就在那崗頭上,那兒還有個傳奇的大人物,從小從大人那裡也曾聽說過李開白的故事,可是就是一直沒去過,。後來聽說修了水泥路了,也有同事騎行過,而我和妻子有兩次幾乎成行了,沒去成,當然這個大林社,就自然而然就成了心中一個嚮往的地方了。

  昨天中午,我和妻子經過研究,毅然決定完成這一趟“心愿之旅”。帶着我們家的小寵寵“格格”,我們騎着摩托車,從居住地的落兒嶺出發,沿着前兩年鋪成的水泥路,穿過谷深路彎的清潭溝,過了迎駕二橋后,駛過梁家灘街道,就上了黃岩柏油路,下嶺處我給妻子指認了“佛子卧佛”神像后,再走百米處,靠左就撇向了通往大林社的鄉村水泥路。

  有人說,以前的幾年上面做的好事有兩件,一是免了農業稅,二是修了鄉村水泥路。這話我同意,昨天的騎行,也證實了這兩句話的正確性。從黃岩路到達大林崗的海拔怕是要超過兩百多米吧,盤山的公路彎過來繞過去,不知要彎過了多少灣,繞過幾道崗。兩邊的山坡上,清一色都是毛竹林,從竹園林里看竹園,就像小孩子時在操場上開大會是看大人群,看到的都是大人們的大腿,直立立的,看不到毛竹的頂端,也看不到外面的景色的。大林的毛竹林是茂密的,竹子不大不小,大多在八寸到一尺左右,挺冠梢的,嫩的青,老的白,參差交互,好像十多年沒有砍伐過,挺逗人眼饞的。當時我就想,這裡的老百姓生活肯定是不錯的,若不然,竹園的竹子,哪能有這麼稠密呀。在我家鄉里,那幾年要交農業稅,又要弄花銷錢,有幾戶鄉親的竹園,被看得七零八落,就像禿子毛似的,太難看了。現在怕也茂密起來了吧,我猜想。

  在這樣沒走過的盤山公路上行駛,哪能由你想心事呢?有人可能會為我擔心着。其實這條水泥路質量還是很好的,應該是鄉村旅遊公路吧,雙行道,路面好。儘管盤來繞去,你謹記住這個原則不會錯,路子要走對——不能占別人的路面!這是行駛的第一要領。“慢慢走,慢走,”路子不對,再慢也會出事的。經過大約半個多小時的行駛吧,我們終於到了一處高亮處,開朗了,敞陽了,原來這是一座亭子,一座古典八角亭!一看叫做“觀壩亭”。果不其然,站在亭子里向西北方向望去,“新中國第一壩”的佛子嶺水庫大壩盡收眼底,想不到吧?外壩和內壩同時能看到!那座從近處看的那座巍峨高聳的鋼筋混凝土的龐然大物,從這裡看過去倒是溫順了許多許多,靜謐的躺在那裡,是那樣的讓人感到可親可近,婉約動人,壩子裡面的那一灣水面,碧藍碧藍,安安靜靜;河對岸的一黃一黑的兩條順勢而修的公路,就像兩條正在飄拂的玉帶,逶迤而動。好一幅現代工程與山水相諧的水墨畫!那時我就對妻子說:“想不到吧,居然有這樣的壯觀的景象,這一趟,到此為止,也就很值了!”

  又騎行了一會兒,我們就在那頗為平緩的山崗上行駛了,兩邊的竹子隨着微風盪起漣漪,讓整個兒山巒披綠戴翠,煞是好看,而我們就像在一片碧綠的海面上泛舟行駛,領受着大自然給我們的無私地賞賜,享受着着綠色海洋帶給我們的浪漫情調,我們的心也似乎變得年輕了許多,沉浸在開心的旅途中,連妻子抱着的小狗狗“格格”也被這景色陶醉了,安穩了許多許多…...

  又過了一會兒,到了一個大平崗,我稱之為“一字崗”相當的平整,約有一百來米吧,也相當的寬敞。這裡蓋有一長溜兩層小洋樓,新潮別緻,一字排開,由於在山頂上,顯得格外的高朗,很有氣派的。我猜想這應該是這個地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了,到一家小店子買一瓶礦泉水,一打聽,果不其然,這裡就是大林村委會所在地,儘管我沒留意村委的牌子在哪裡,看那氣質,就應該知道這裡的身份了,就像我們又朝前走了一段路,在一個號稱“大林社農莊”里的那個老婆婆,他也挺會判斷人的身份的一樣。

  說起“大林社”,那可是有着響噹噹的名號的。當年,庫區的大批移民被政府就近安置在佛子嶺水庫附近的山區,不少移民被安置在位於佛子嶺水庫南部的大林鄉內。大林鄉是個以林為主的山區鄉,山多田地少,為解決當地村民級庫區移民的長遠生活問題,鄉長李開白同志根據山區特點,制定發展規劃。他帶領大林鄉人民發揚愚公移山,艱苦奮鬥精神,走組織起來綜合發展道路。在李開白的倡導下,辦起了霍山縣第一個完全社會主義性質農林牧合作社,李開白出任社主任。在李開白的領導下,大林社社員熱情高漲,鬥志昂揚,齊心合力,一年時間,就使大林社農林興茂,產值翻番,豐衣足食,生活變樣。大林社的成功經驗登了報紙,上了電台。毛主席看到了大林社的材料后,心情異常激動,立即揮筆在1955年為總結大林社先進經驗的《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中的《大社的優越性》一文的按語,也就是我們會唱的那段語錄。毛主席的批示發表后,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德同志親自視察了佛子嶺。朱德同志向佛子嶺人民帶來了毛主席的關懷和問候。朱德委員長親自登上了佛子嶺大壩,參觀了大林社,他看着南嶽山下煙波浩渺的佛子嶺水庫,南嶽山四周一片片的松杉樹林,一片片的茶梯,高興地對陪同參觀的李開白同志說:“以林為主,綜合經營的辦法很好,以後山坡上要多多開闢茶園。”

  我想,大林社應該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初級階段的產物了。實際上,在一種舊制度被摧毀否定之後,當時的國家管理者們一定在努力的探索着怎樣來管理建設這樣一個大國家,走社會主義這條路,就一定是他們在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蔣介石經營的資本主義道路之後,經過較為充分的論證之後所選定的一條道路了。現在看來,在以後的幾十年裡,這條路走起來並不那樣的平坦,甚至經歷了這樣的挫折和困難,但是,在這條路上,我們國家畢竟在不斷前進着。若不然,這裡的竹林怎麼會這麼的茂盛,在這深山老林的山崗上就不會出現這樣一座座新潮氣派的小別墅了,也不會有這樣平整寬闊的水泥路了,在正山頂處,更不會矗立着那樣一座相當品味的大山莊了!這實際上應該是我們祖國六十多年發展的結果,試想想呀,這樣偌大一個國家,六十多年和平發展沒打過仗,這本身就是一個多麼值得珍惜的局面呀。

  那位山莊上的老婆婆,很顯然是這個大山莊的老太太了,儘管有着老人家的那種慈祥和和善,但言語之間明顯的透着一種自豪和驕傲。看着這樣一座四層樓的豪華建築,我自然而然的問道,這裡是賓館,那也住家吧?婆婆大概是看我們是騎摩托車的遊客吧嗎,就誇耀式的向我介紹道:“這裡有吃的,也有住的,今晚就有好幾個要在這住下的。”“你問我住家呀,我家到處都是家,這兒是,那兒也是,好多地方都有……”看着老婆婆那高興的勁兒,我於是誇讚式的問道:“那你家錢很多很多吧?”老婆婆立馬又謙虛了起來,“哪裡呀,哪裡呀,現在掙錢好難呀!”事情往往就是這樣,如若人在興頭上那麼使勁的神侃着,你若是順勢那麼一托舉,他(她)反而就會不自覺的平靜下來了,這與人無疑也是好事一樁呀。

  從山莊向前行駛了幾分鐘,就看到了那座傳說中的“轉樓”了。這也是一座“漢唐風韻”式的八角樓,說是轉樓,是指在亭樓的中央有一個旋轉式的小樓梯,人從這裡上到上面的圍廊,登高望遠,能更清晰的看到四周的景色。這個亭子叫什麼,它有一個你沒去,不會猜到的兩名字:“觀海亭”,哪來的海呀?站在亭子的樓道上向四周望去,那不是一片綠色的海洋是什麼!環眼極目,藍天和翠竹連成了一片,綠波起伏,無邊無際,沒有別的顏色,給人一種浩瀚之美,壯闊之嘆!小時候,我站在家鄉一座喚作“烏龜蓋”的山崗上向東北方向望去,領略了毛主席詩詞“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氣度;多年以後,我和妻子登上護國寨,站在大山之巔,遠看包括我家鄉在內的桃源河“萬畝竹海”的風采,那只是三面的毛竹,我們彷彿是站在大輪船上欣賞一片內海的風光,而這次,我們站的簡直就不是一座亭子了,我們分明站在一艘航空母艦的指揮塔上,在瞭望外海的遼闊洋麵了!而那北邊南嶽山就像是一葉扁舟,在大海上行駛,那座電視發射塔,不正是那葉扁舟上的小桅杆是什麼!

  正當我們沉浸在着往我境界不能自拔的時候,一向不怎麼叫喚的小狗狗不答應了,它實在是渴壞了,也熱壞了,在圍廊上跑到這頭跑那頭。要知道這大山之巔的亭子里,人感覺的只是涼爽,而狗狗經過這樣長時間的顛簸,它是有些受不了的。它本身的體溫就比人高兩度多,39.2度,而它又沒有汗腺排熱,全靠鼻孔和舌頭散熱,是很夠嗆的了。若不是它自己像小孩子一樣喜歡熱鬧,喜歡旅遊,理性上克制了一點,早就會有所表示了。我妻子趕緊拿出了礦泉水倒在了攤開的塑料袋上,“格格”趕緊喝了個夠,喘了一會兒氣,好多了。

  看看天也是不早了,我們又順着通往南嶽山的道路行駛了。一路上聞着小茶廠里散發出來的山茶特有的香味兒 ,在傍晚時分,駛出了“大海”,融入到了有“港口”城市感覺的霍山城的車流人流中了……

  寫於2013年6月2日

您正在瀏覽: 騎行“大林社”
網友評論
騎行“大林社”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