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遊記隨筆 > 行走在彩雲之南

行走在彩雲之南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小景

  行走在彩雲之南

  旅行是什麼?是賞景,是思考,是感悟,是交融,亦是把自己的一顆心安頓在那些平日神往的地方,讓她或歡悅,或欣喜,或沉靜,或震撼------這次的雲南之行讓我的心靈有了一次極其豐富的體驗。

  聆聽歷史的腳步

  將近五個小時的飛行后,飛機終於降落在昆明的長水國際機場。走出機場,抬頭仰望天空,啊,碧空如洗,澄澈、明凈,遠處只有幾朵雲彩漂浮在上空,低低地,離我們不遠。這和家鄉的天空完全不一樣。家鄉的天空,深邃、邈遠,雲彩很多,不斷變幻着姿態。坐上去賓館的車,透過玻璃窗,看着這片神奇的天空,凝神那一望無際的藍,我的心似乎也融化在這片藍色中。

  第二天前往麗江,途經大理。車子行了足足4個多小時後到達大理古城,我們要遊覽這座有着一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這也是這次旅行的第一景點。

  大理古城街道依山勢下行。行走在蜿蜒的街道上,沿街飄着一方方藍色花紋圖案的扎染布,給小街增添了古樸雅緻的風韻。大理古城的建築為清一色的青瓦屋面,顯得十分的古樸,屋檐、門窗都雕刻着古雅精緻的花紋,古色古香,彷彿一下子穿過時光隧道,來到千百年前的唐宋時期。時令已是初冬,但街道兩旁的柳樹還是那樣綠意蔥蘢,長長的枝條隨風搖曳,像江南嫵媚的女子,輕輕柔柔地招手,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客人。自蒼山而來的清泉蜿蜒而來,穿街繞巷,潤澤着古城,也給古城帶來了鮮活和清亮。街道邊的銀器鋪里銀輝閃閃,散發著神秘而華貴的色彩;石雕、木雕手工藝品店裡,一件件工藝作品精巧奇特,有駐足欣賞的,有摩挲把玩的,有交頭接耳的;手工針織店裡,一條條圍巾、披肩色彩艷麗,圖案或抽象寫意、朦朧悠遠;或精描細刻,栩栩動人,讓人愛不釋手;還有各種雕梅,嘗之,或酸或甜,回味無窮。

  來到聞名遐邇的洋人街,這裡一家接一家的餐館、咖啡館及工藝品商店,其招牌、廣告多用洋文書寫,徜徉在洋人街上,果真看見許多金髮碧眼的老外,一個個探尋着神秘的東方古韻。

  走過洋人街,往南行走不多遠,便見一座高樓巍然聳立,“五華樓”三個燙金大字熠熠生輝,城門上的“大理”兩字據說還是大詩人郭沫若留下的墨寶呢。五華樓是南詔、大理國時期留下的建築瑰寶,在戰火硝煙中,五華樓幾次被損毀又幾次重建。今天,走過千百年歷史滄桑的五華樓如一個風姿綽約的少女一般,亭亭玉立在古城中央,成了大理古城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我佇立在城門下,聽着那自城門而來的呼呼風聲,似乎在講訴那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金戈鐵馬,風雲際會,成敗興衰,而今都化為眼前飄蕩的煙雲,又倒影在樓前的清流中,恍然之間,不知今夕何夕了。

  結束了大理古城的遊覽,又驅車前往崇聖寺三塔。崇聖寺三塔距離大理古城不遠,車程大約20分鐘就到了。三塔位於古城西北的蒼山腳下,后倚蒼山,前臨洱海。遠遠望去,三塔呈鼎立之勢,俊美秀挺,卓爾不凡。崇聖寺是南詔國和大理國時期的佛教寺廟,當時佛教盛行,寺廟林立,大理國王崇佛信佛,便修繕崇聖寺,后崇聖寺成為皇家寺廟,壯闊威嚴,雄偉無比。在當地導遊白族金花姑娘的講解帶領下,我們一一欣賞了崇聖寺的殿宇樓閣,拜謁了寺中的佛祖觀音,感受他的宏偉氣勢。在梵音鐘鼓中,在香煙繚繞中領略佛教的神秘莊嚴。據金花姑娘介紹說,大理國二十二代國王中,有九位出家到崇聖寺當和尚,其中第二代國王即位一年就到了崇聖寺。這麼多國王出家,在世界佛教史上也是獨有的現象。我雖不了解他們出家的真正原因,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是佛學的博大精深吸引了他們。是啊,世事如塔上雲煙,風起便飄散。握在掌心中的或許都將成為細沙,從指縫中慢慢流走。江山多嬌,但即便是君王也只居一角,與其在權力的傾軋中精疲力竭,在宮廷的紛爭中費盡心機,還不如在三塔的頂上看白雲悠悠,聽梵音陣陣,或者在青山綠水中放懷高歌。在寧靜中升華,與山水相融,與天地合一,於是獲得永恆。

  又想起了那座五華樓,那座與崇聖寺南北對應的繁華宮殿。五華樓奢華繁麗,是當時象徵最高統治者的地方。可惜在刀光劍影、烽火硝煙中,五華樓多次被毀,帝王的權力如那雕樑畫棟一般,再穩固的亭台樓閣也經不起時間這一風雨的摧折,頃刻間檣傾楫摧、灰飛煙滅。倒是三塔清麗的倒影千百年來永遠留在波心,與山水相映。

  忽然想起六朝,六朝的繁盛別的不說,就說那一條流淌着胭脂香粉的秦淮河就可以想象了,只是現在我隨口吐出的卻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六朝舊事隨流水,寒煙衰草凝綠”諸如此類的句子了。

  導遊在催我上車了。揮揮手,與三塔依依作別。

  風姿綽約的麗江古城

  其實這次主要還是衝著麗江而去的。對於麗江這個地方,正如導遊經常說的那樣,在1996年麗江地震之前,很多人不甚了解,我也是。後來慢慢地聽得多了,便成了非常嚮往的一個地方。

  那天到麗江已八點半多了。夜色中的麗江古城在華燈的映襯下,璀璨華美,異常絢麗。走在凹凸不平的五花石路上,沿街欣賞古樸雅緻的建築和玲瓏別緻的燈籠,彷彿置身於瓊樓玉宇之中,如夢似幻。晚上宿在古城,那個名叫“涵三閣別院”的客棧中。

  第二天上午一早去玉龍雪山,又遊覽玉水寨、黑龍潭等景點。下午三點多回到古城。這下,我們好好地把古城逛了個夠。

  古城的美,第一是水。

  1997年,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把麗江古城評選為世界文化遺產地,其中有一句是這樣說的:“麗江擁有古老的供水系統,這一系統縱橫交錯、精巧獨特,至今仍在有效地發揮着作用。”這是古城最顯著的一個特點。

  古城的水,來源於玉龍雪山下的黑龍潭,那是古城的主要水源。她像一根玉帶一樣圍繞着古城,形成“家家泉水,戶戶垂柳”的奇特景象。水溫柔而多情,繾綣而綿柔,滋養着每一個居民,也滋養着岸邊的花草樹木。雖已是初冬時節,但綠樹成蔭,鬱鬱蔥蔥,如同江南初秋時節,不愧被稱為“高原姑蘇”啊!從四方街起步,沿着西河行走,岸邊垂柳拂水,河水清碧如玉,河底的水草也清晰可見,它們與河水相依相繞,纏纏綿綿。水聲潺潺,與河兩岸酒吧間傳出的歌聲、樂聲交織在一起,只是水聲更顯得單純清美。或許是水聲的清亮,抑或是水的青碧吧,引得遊人駐足欣賞。

  有水就有橋。古城的美,第二當然是橋了。

  河水把古城分割成不同的區域,橋又把這些區域連成一個整體。聽當地納西族導遊介紹說,古城橫卧着350多座橋樑,平均每平方公里有90多座橋。橋的形式各種各樣,有廊橋、石拱橋、石板橋等。可惜我走得不多,不能一一領略古橋的魅力。印象最深的是靠近四方街的映雪橋,據說以前能從河水中看到玉龍雪山的倒影,現在因為發展的關係,周邊的建築物影響了雪山入景,已經無法欣賞到飛虹映雪的奇特景象了。不過,當我行走在映雪橋上,看着那被無數的商旅之客踩踏得無比光滑的石子,聽着橋下汩汩的水聲,感慨萬千,真的是“世事滄桑幾輪迴,映雪橋下影更清”啊!

  還有很多橋,光聽聽名字就有意思的很,什麼賣雞豌豆橋、賣鴨蛋橋、賣麻布橋等等,讓人聯想到納西族人民的勤勞能幹。這些古橋歷經幾百年的滄桑歲月,依舊橫卧在河的兩岸,給古城增添了一道道別樣的風景。

  古城的美,第三是房屋。

  麗江古城建築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建築布局錯落有致,落落大方,體現了自然與人工的巧妙配合。古城全為古色古香的院落民居,房屋構造簡潔流麗,庭院里種植着四時花木,還擺滿了各色盆景,花木扶疏,生機勃勃,與院中的石桌、石凳、石雕作品珠聯璧合,相映成趣。

  不管是河岸兩邊的房屋,還是街道兩邊的鋪子,一律古樸端莊,雅趣橫生。房屋用青石砌成,清雅秀麗。楹聯匾額,碑刻條石雕刻着花鳥魚蟲圖案,有些還刻着東巴象形文字,透露着神秘的東巴神韻。

  古城民居房屋還有一個特點便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有點像北京的四合院,但又有所不同,營造出其樂融融的氛圍。

  那天,和父親坐在“涵三閣別院”的石凳上,聽着院中潺潺的流水聲,看着滿院的花樹流翠沁芳,品着醇厚柔滑的普洱香茶,真的是愜意至極。

  但最為美麗的,莫過於古城的女子。

  古城的女子,論容貌,不算美,個個黑黑瘦瘦的,因為地處高原,陽光直射,紫外線強烈。所以當地以胖為美,如果你要和當地人打招呼,男的稱呼“胖金哥”,女的稱呼“胖金妹”。但說實話,在路上行走的那些穿着納西族民族服裝的女子中,果真沒有一個胖的。“涵三閣別院”中的那個穿着納西族服裝的白白凈凈的小姑娘,原本以為是納西族人,後來經過攀談得知,小姑娘不是當地人。

  但我還是覺得納西族的女子特別美,因為在她們身上我看到了那種久違的質樸,像高原那純粹的、沒有一絲雜質的藍色的天空,而她們是純粹的質樸。她們或坐在街道邊,或在弄堂口,專心做着當地小吃,那種叫麗江粑粑的食物,動作熟練。任憑街道上人聲鼎沸,她們張羅着這份小生意,認真地經營着一份恬淡的生活。

  那天晚上逛得很晚,在回客棧的路上,還見她們忙碌着,夜色中她們身穿的那件“披星戴月衣”也顯得分外白。真的是披星戴月、起早摸黑呀!我想正是有了納西族女子的吃苦耐勞,才會有燦爛瑰麗的納西族文化,才會有美麗富饒的麗江古城。

  如果把大理古城比作一個清新純樸的村姑的話,那麼麗江古城便是一個風姿綽約的少婦,她不斷撩撥着一個個遊人,去揭開她神秘的面紗,欣賞她的豐潤與嬌妍。

  古城,我還會來與你親近。

  聖潔的玉龍雪山

  “郡北無雙岳,南滇第一峰。四時光皎潔,萬古勢龍從”,這首詩歌盛讚的就是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由十三座山峰組成,山峰峭拔秀麗,造型玲瓏,像一條銀色的玉龍飛舞在茫茫天地間。她聖潔婀娜,端莊嫻雅。日月的光芒在她晶瑩剔透的靈魂里鑄就了永恆的壯麗,歷史的凝重在她蜿蜒的生命里矗立成了一座聖女神峰。佇立在雪山面前,只有虔誠與膜拜。連呼吸都該輕輕的,怕褻瀆她的威嚴;連目光都要平和莊重,怕褻瀆她的神聖。

  玉龍雪山的主峰是扇子陡,海拔5596米,至今尚是無人征服的處女峰。而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迄今為止已有1700多人登頂,麗江人民始終把玉龍雪山看作一個神靈,一個護佑着千千萬萬麗江人民的保護神。

  我們來的正是時候。冬天,雪山上萬里無雲,天空澄凈透明,碧空如洗。山峰泛着晶瑩的銀光,耀眼奪目。來之前以為雪山上一定是白雪皚皚,可到了之後,遠眺雪山,山峰上只隱約可見一些積雪,大概是過度的開發,破壞了生態平衡的緣故吧,使雪山不再有當年銀裝素裹、粉妝玉砌的容顏。讓我們滿懷敬畏之心,崇敬雪山、愛戴雪山,做雪山的好子民吧!

  “絕頂星河轉,危巔日月通。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描寫雪山的壯麗詩篇再一次響起,好似一個巨人在山頂朗朗吟誦。

  玉龍雪山一帶有很多勝景,但我們只觀賞了甘海子牧場、雲杉坪、藍月谷。

  對於甘海子牧場,我只能透過車窗靜靜地欣賞她了。甘海子是一個草甸,位於雪山東面,空曠開闊,一馬平川,這裡生長着高大的松樹、杉樹,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灌木叢,一眼望去,層層疊疊的樹木青翠挺拔,生機盎然,與黃色的草場組成了一幅黃綠相間的巨幅油畫。真想跳下車,卧在柔柔軟軟的草甸上,和她作最親親密密的接觸。

  車子依然行進在甘海子,忽然,一條湛藍湛藍的湖躍入了我的眼帘,不,她更像一塊藍寶石,靜靜地掩藏在雪山腳下。湖水藍藍的,又帶有綠色。那種藍、那種綠讓人心旌搖曳,目醉神迷。

  下車后,迫不及待地奔過去。啊,藍月谷,她是那樣的纖塵不染,像處女般羞澀靦腆地展露着清純的容顏。湖岸鬱鬱蔥蔥的綠樹是她的長發,清風拂過,長發飄飄;背後的雪山是她的衣袂,在陽光的照射下,銀光閃閃;那碧藍的湖水是她的冰肌玉骨,輕輕地觸摸她的肌膚,柔滑冰涼,如絲如緞;而湖的兩岸是她伸展的雙臂,把每一個朝聖者抱入懷中。陽光照射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又好像是她無數雙溫柔的眼眸。

  靜靜地漫步湖邊,行走在這如詩如畫的仙境中,熏熏然地醉了。藍月谷,願你永遠保持這處子般聖潔明凈的容顏。

  離開藍月谷,乘上登山纜車,很快就到了雲杉坪。

  雲杉坪是玉龍雪山東面的一塊林間草地。冬季的雲杉坪草木枯黃,但我依然能夠想象春天時節雲杉坪綠草如茵,繁花似錦的景象。導遊介紹說,雲杉坪是年輕男女殉情的地方,據說年輕的男女若在雲杉坪殉情的話,他們的靈魂就會進入玉龍第三國,得到永生的幸福。這個傳說讓我對雲杉坪多了許多崇敬。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若真能找到一個與你生死相許的愛人,能與他(她)永遠在一起,那是何等幸福啊!

  大理古城、崇聖寺、麗江、玉龍雪山,她們像一幅幅石版畫深深地刻畫在我的心中。歲月可以逝去,但她們所給予我的思考與感悟、快樂與啟迪將永遠伴隨着我。

  人生在不停地行走,沿途風光無窮。

  2012年12月12日

您正在瀏覽: 行走在彩雲之南
網友評論
行走在彩雲之南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