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雜文 > 淺談電視語言藝術

淺談電視語言藝術

手機:M版  分類:雜文  編輯:pp958

淺談電視語言藝術 標籤:798藝術區

  作為每一門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都用自己固有的方式,把信息傳達給觀眾。這猶如小說要通過文字描述,繪畫要通過線條和色彩,音樂要運用旋律和節奏,作用於我們的視覺與聽覺,產生美的藝術感染力。

  電視語言是極其豐富的,筆者感到它是通過下面三個方面傳達給觀眾。

  一是,視覺信息。其中包括單一鏡頭、鏡頭與鏡頭相合、總體鏡頭。

  二是,聽覺信息。其中包括音響、台詞對白、音樂、插曲等。

  三是,綜合信息。包括視、聽的綜合效果。

  應當指出,電視語言不是“說”給觀眾聽的,而是放映給觀眾看的。細心的觀眾也許會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有些優秀的中外影視片,你無需藉助語言完全可以看得懂,不僅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而且感受到劇中所展開事件的氣氛。電視劇“潘玉良”第一集中,蕪湖混濁湖水的反覆出現,不僅交待了該劇發生的時代背景,同時,也烘托出強烈的視覺氣氛。因而,它牢牢地抓住了觀眾的心,使人們關注起劇中主人公的命運。

  玉良因生活所迫,被賣“怡春院”做雛妓。她寧死不接客,幾次逃跑,幾次被抓回。磨難中她時常望着親手繡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得手絹,獃獃的發愣,淚水一滴一滴的滑落。這些都成為潘玉良悲劇性命運的不可缺少的視覺因素。視覺語言給予觀眾的感受,確非文學語言所能表達的。雖然,我們也知道,蕪湖水、手絹都不會做戲。但是,一旦它們在電視劇中被藝術地加以重複出現時,它們的形象、色彩都會發出多種信息。像有生命、有感情的人物那樣,介入到藝術創作中來。

  繪畫是造型藝術,但只是瞬間的,並不表現時間過程。而電視劇在運動中把空間和時間展現出來。靜止和運動,在視覺感受上是完全不同的。電視劇中,潘玉良為救潘大人,舉槍對準敵人。這個舉槍的動作,正是善良的玉良對舊社會的痛恨和覺醒及反抗形象的寫照。由“雛妓”到覺醒者的轉變,反映創作者精確地選擇了富有視覺特點的素材,有先有后、有藏有露地呈現觀眾面前,把人物行為突變過程中的思想脈絡,展現得非常清楚。

  電視的視覺語言,在揭示人物思維行程時主要是依靠人物的行為動作。在這一點上“潘玉良”中的第四集有個畫面很有代表性:玉良經繪畫大師劉海粟的舉薦就讀於上海魯迅美術專科學校。在校期間,由於同學邱代明向玉良求婚不成,便散布流言。一時間,校園的同學都知道玉良曾是個雛妓。她回到宿舍,看到牆壁寫着一行字:“婊子從良”當時,她淚流滿面,使勁用刀刮著......。觀眾由此看出,此時潘玉良痛苦的心情,情緒被鏡頭傳達出的“信息”所感染而悄然淚下。

  永遠不要忘記電視畫面所能賦予觀眾的情緒感染力。同樣在第四集,學校組織學生畫人體模特。然而,原來的模特陳小姐因世俗偏見臨陣退卻了。這時經過再三考慮的潘玉良,為了藝術,為同學做了一次人體模特。亮潔的膚色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的聖潔,觀眾產生一種美的享受。

  綜上所述,在一部電視劇中,視覺語言、聽覺語言非常重要。有人曾以“此處無聲勝有聲”、“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來形容精彩的電視語言。因此,運用好電視語言,不僅會較好的刻畫人物、烘托氣氛、深化主題,同時還會有強烈的感染力,達到電視藝術的審美效果。

您正在瀏覽: 淺談電視語言藝術
網友評論
淺談電視語言藝術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