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範文大全 > 徵文範文 > 家訪徵文

家訪徵文

手機:M版  分類:徵文範文  編輯:小景

  沙淌村的楊根,南河村的李寶山,仁和坪鎮中學的楊靖靖都是轉入我校而且都考入了宜都一中,就像西流溪的水進入南河,或者黃龍洞的水經小河流入漁洋河進入清江一樣,悠悠地訴說著“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故事。沙淌村的楊根曾經使他的父母傷透了腦筋,曾經讓我校的老師愛恨交加,但是用她母親的話來說,潘家灣中學才是他成才的搖籃。在沙淌人眼裡,潘家灣中學是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地方。

  沙淌的水,也許幻化成一種文化基因,深深地植入沙淌人的血液之中。擺脫了無色透明的原始蒼白,呈現出一種鮮紅火熱的追求。

  李詩祺的母親帶着一副深度近視眼鏡,曾經讀過書,文化水平可能在她丈夫之上,開家長會是她來的。這次走訪時,我看到的那個小店面,也都是她在打理。在離開沙淌之前,我告訴她,一定要樹立信心,多給女兒一些鼓勵爭取三年以後讓李詩祺考入宜都一中。她的臉上流露出那種永遠不會消失的微笑,眼鏡的後面也流淌着一種可以稱為自信的光芒,語氣和緩地說,這是我們把女兒轉入潘灣的一個目標,就是給您們這些老師添麻煩了,她回來講,您們這些老師都很優秀,對她也很好,就是她自己要努力才好。

  說這些話的時候,她沒有山裡人那種羞澀和靦腆,自然流暢的表達着自己的心聲,就像西流溪的水,平靜,自然,悠然流出,不管前面有多少已知或者未知的困難與險阻,一定要流進南河,一定要流向長江。

  李詩祺沒有能力選擇向南,只能向東,就像黃龍洞的水一樣,受到地理條件的制約,只能向東流去,她就是沿着漁洋河走向長江的一滴水,繼承着源自沙淌的勤奮基因,必將匯入現代文明的巨大長河,但願她的旅途順利,少一些困難,少一些險阻,在平等和藹的陽光里前行。

  22013年12

  五、 讓愛的雨露滋潤學生心靈

  王晶波

  時光雖是冬季,我們902家訪小組懷着火一樣的熱情,奔走在土家山鄉。秉十份真誠,攜百倍期盼,一路奔波,一路收穫,一路思考,一路啟迪。

  孤單的家園,寂寞地成長

  蝶是個內向的女孩。平時一臉平靜,說話輕聲細語,你點她答問,須得靜心洗耳恭聽。看她成績,不好也不差;看她表現,不違紀不惹人注意;觀她學習,不輕鬆也不累。所以,教她兩年,似乎沒見她家長來過,我課外似乎沒跟她講過幾句話。這是個什麼樣的學生呢?走進她父母的商鋪,也就明白了許多。這是漁關菜市場常見的山雜商店:不大的店面里,琳琅滿目的商品堆滿貨架,過道僅容一人通過;來往顧客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問問孩子周末在哪學習。家長說,孩子平時一個人在七八裡外的家中學習,他們兩口子早出晚歸……我明白了,這個女孩似乎就孤孤單單地長大,孤孤單單地做作業,孤孤單單地看着窗外寂寞的雲朵。真難為她作業寫得那樣工整,字跡那樣娟秀。我作為老師,何曾了解過她的生活,走進過她的內心世界?

  期待在雲端,行走在沼澤

  純是個胖胖的但好像不討人喜歡的女孩。好像說她與同學關係不好,好像她學習也不大認真。語文、英語好像還可以,數學、物理好像一塌糊塗。走進她的小康之家,和她父母聊起孩子的學習,孩子的未來。家長說長期給孩子請家教,可是數學、物理的學習還是沒有起色。家長還滿懷期待地問:“我的孩子考得上一中嗎?”聞言,我心中一震,先是深深的感動,然後沉重的羞愧。不論孩子的成績有多差,可是家長總是滿懷期待,總是傾其所能的培養。我做老師的知道嗎?如果明年中考,孩子連普高都考不上,他們三年的期待與努力化作的豈只是深深的失望嗎?家長將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我們身上,我們做了什麼?

  懷着深深的感動與愧疚,我們告訴孩子與家長考取一中所需要的成績目標,肯定了孩子的優點分析了她的不足之處,並指明今後的努力方向。臨走時,看到家長和孩子眼中閃亮的希望,我覺得肩上沉甸甸的的。

  無所謂的笑 傾瀉的淚

  走進男孩山的家庭之前,我在心底問過很多問什麼?為什麼他老是坐不住?為什麼他課堂總喜歡插嘴?為什麼他挨過批做過保證之後管不了3秒?為什麼誇他他得意洋洋,批他他一臉無所謂的笑?為什麼他頭腦聰明、基礎較好卻成績不理想……為什麼他最近課堂不聽講直打蔫,甚至灰頭土臉成績直線下降?為什麼問他、批他他默不作聲讓我貓吃刺蝟無從下手?

  坐在他家的客廳,喝上一杯香茶,我開門見山:你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同學。今天我們來你家是期待學校、學生、家長一起真誠交流,來傾聽你的心聲,幫助你解決困難,推動你實現遠大的理想。不要緊張,你搬把椅子坐下,我們先聽你說!”一語未了,他竟然低下頭,涕淚交流:上次我們學習《智取生辰綱》,您問楊志為什麼上當了?讀了幾遍,然後討論,您又講了一大通,還有那麼多的人不懂,這樣的語文課有什麼意思?”我的腦海竟如晴空霹靂:我們自詡為扎紮實實抓好教學,注重整體,追求教育公平。卻忽視了因材施教,卻讓這樣的優秀學生在課堂上痛苦煎熬、荒廢青春,這公平嗎?如果不是這次來家訪一位優秀學生是不是不明不白毀在自己手裡?

  我們在做什麼?我們不顧家庭,杜絕娛樂,我們一天到晚日以繼夜備教批輔考;我們一年到頭殫精竭慮設計方案、做實過程、深刻總結;我們隔三差五整理資料、迎接檢查、反覆整改……我們做了有什麼成效?我們的學生負擔越來越重,我們的學生厭學情緒越來越嚴重,我們的課堂越來越華麗,我們與學生的心靈漸行漸遠,教育的本質愈來愈模糊!

  讓我們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學生,更多地關注他們的喜怒哀樂,更多地關注他們的成長,更多地傾聽他們的心聲,多一些關心,少一些疏遠;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批評;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問候,少一些要求……用愛的雨露,教育的智慧滋潤學生的心靈!

  六、家訪須躬行

  宜都市潘家灣民族中學 王守雄

  在風涼霜冷,初冬伊始的時節,我和老師們一起走進了學生的家庭,開展了全校性的家訪活動。回顧這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心中的感觸和此時的季節,是強烈的反差,感動着家長們的熱情、感動着學生們的願望、感動着老師們的辛勤,留在心中的,是欣慰和希望!同時,更重要的,是使自己心中的那份信念更加堅定:家訪需躬行。

  情景一:經過一小時十七分鐘的車程,經過二十七分鐘的步行,在面臨兩位年輕女教師已經幾乎崩潰意志,走訪小組終於到了小芳的家裡。孩子的奶奶和爸爸已在門口迎接,表情有着山裡人的拘謹,但卻透露着真摯的熱情。一番寒暄過後,老師們和家長開始進行着多方面的交流,家長的言語不多,但所有的語言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認真學習,有着學業上的成功。小芳在旁邊有禮貌且固執的站着,默默無語,但不知何時臉上已掛滿了淚珠。不知不覺過去了四十分鐘,我們也準備到另一個學生家裡去了,但家長們卻阻礙了老師們離開的路,態度質樸而執着,小芳的媽媽指着廚房說,飯菜已經熟了,希望老師們吃了再走。看着已擺滿在廚房灶台上的菜,看着家長強烈的表情,心中收穫的是滿滿的責任。擺脫了家長們的圍堵,離開之時,回頭望去,家長的目光滿是感動和期盼!

  情景二:已是華燈初上,我和701班的老師們還在公路上飛馳,呼呼而過的夜風已有着深深的寒意,我們仍是談笑風生,講述着家訪中的點滴,重溫那最樸實的感動。班主任的電話鈴聲響了,一看,是小凡爸爸的電話。電話中,小凡爸爸告訴高老師,他已經在街上的路口等着。聽班主任老師介紹,小凡是一個自律意識不強的學生,偶爾有着不好行為的發生,但本學期來,進步卻不小。在小凡父親的帶領下,老師們在小凡家的火爐旁坐下,和小凡的父母及爺爺交流起來。爺爺是一名學校的退休職工,對我們的到來甚是激動,說到孫兒在初中的表現,露出滿意之色,並一再強調,小學六年,可能是孫兒的表現差,沒有一個老師到家裡走訪。聞聽此言,我不由為安排本次全校性的走訪而感到欣慰,更為曾為小凡老師的那些同行而感到遺憾。

  通過本次家訪,個人認為:

  1、躬行利於學生。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學生了解、接觸外界的機會非常多。視野開闊、思想活躍,可塑性強,已經成為他們這一代重要特徵。同時,這些學生產生的種種問題也十分明顯,比如以自我為中心,比較自私,不合群等等。因此,面對他們,僅僅依靠學校里的了解、教育是不夠的。

  一般來說,學生在學校和家裡的行為表現是不一樣的,有時候的表現,可能還是相反的。所以,我們必須到他們的家庭中去,深入到家庭中去了解,去分析,去矯正。只有這樣,對他們的教育,我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躬行利於家長。

  目前,隨着工作節奏的加快,部分家長更多的只是起了一個物質供應者的作用,往往忽略了對自己子女的思想教育,沒有認識到家庭、家長教育的作用,以為學校的教育能保管一切。長此以往,子女的教育必然受到嚴重的影響。

  全面地研究學生,全面地關心、教育學生,我們就必須承認他們之間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都是在不同的家庭環境里成長的,家庭的德育教育環境、智力背景如何?家長的文化水平、教育觀念以及教育孩子的方法如何?諸如此類的問題,只有通過躬行家訪,和家長直接接觸,向家長介紹子女的個別情況,交流教育方法,才能得到解決。

  3、躬行利於教師。

  躬行家訪,可以讓教師具體了解學生家庭的基本情況,使教育更有實效性;而且,躬行家訪是溝通教師、家長、學生心靈的橋樑,通過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有利於交換意見,也有助於達成共識,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老師躬行家訪,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個激勵,對家長也是個觸動,容易在教育形成合力,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特別是和家長一起面對面坦誠談心之後,師生就更象一家人一樣的相互認可了,從而達到“親其人,信其道”的效果。

  躬行家訪,對老師來說,需要花掉更多的時間,付出更多的精力。但是,當一個個家長來到學校看望孩子時總不忘記找到老師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時,當一個個孩子在家訪過後明顯的與老師更加親近學習明顯上進時,當遇到學生出現一個個問題時老師能根據所掌握的詳細情況對症下藥時,我們,感受的是躬行家訪所帶來的實效!家訪,值得每位老師用心去做!

  七、沁園春·五峰家訪

  【五峰家訪賦詞兩首】

  一、采 桑 子·五峰家訪

  --映山紅為2013年11月29日,五峰漁關三板橋、大房坪、橋河學生家訪而作

  孟冬六君行板橋,

  石柱高高,

  山徑遙遙。

  師道春秋茁新苗。

  三輪迴還漁洋路,

  房坪敘訪,

  橋河入廬。

  三尺天地獻忠骨!

  二、沁園春·五峰家訪

  --映山紅為2013年11月29日,五峰漁關三板橋、大房坪、橋河學生家訪而作

  柴埠風光,

  古鎮新妝,

  採花飄香。

  看群山環抱,

  山舞玉帶,

  水戲漁洋,

  紫煙芬芳。

  君行山裡,

  峰入雲中,

  老師家訪時正當。

  千秋業,

  綠葉共紅袖,

  洞天把量。

  勵志勸學褒揚。

  春心妙,

  眾生喜悅狂。

  三輪轉沙淌,

  房坪敘訪,

  情暖心窩,

  熱淚千行。

  足入橋河,

  燈下立志,

  漫漫前程錦繡芳。

  辭日月,

  師道誰風流?

  潘中一邦。

  寫作背景:

  作者,李鵬舉,男,1964年3月10日出生於將軍山村五組。教師,從教三十二年。二十年前就家訪,其中到過一個叫鄧群英的學生家庭。山路的崎嶇、陡峭、遙遠,家庭的貧寒,求學的艱辛,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學習機會來之不易,心裡一直挂念着學生,企望他們能夠好好學習,掌握知識本領,長大後用知識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這種觀念一直影響着作者,盼望有朝一日重新回到學生的家庭,重走家訪路,看看他們現在的境況如何?條件好些沒有?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成行。欣慰的是,現在的鄧群英生活很富有,樓房、汽車……應有盡有,老師因此而瞑目。如今,潘家灣民族中學的新任校長,帶領老師們再一次深入到學生家庭,把黨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把老師們的愛心送給每個學生及家庭。作者所在的走訪組一行六人,於2013年11月29日來到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漁洋關鎮三板橋村王芝芳同學家庭走訪。開車近兩個小時,又走了約半個小時的山路,才到了她家。山的陡峭,路的崎嶇,家的遙遠,再一次呈現在作者面前。老師的疲憊,家長的熱情,學生的激動,村民的好奇,以及返回時家長親自開三輪車將老師們送出大山等等情景,又一次印在作者腦海。一幅幅苦澀而又心酸,美妙而又幸福的畫卷,鐫刻在作者的腦海中,鐫刻在老師們的記憶里。影響着作者一生,也必將影響着隨行老師們的一生,激勵着作者和老師們為了黨的教育事業獻出畢生心血。因此,作者寫下了《採桑子》和《沁園春》兩首詞,留給自己,也留給隨行的老師,留給被走訪的學生,也留給學生家長,以示紀念。特別是二十年,乃至三十年後老師們能夠回憶起一起乘坐三輪車走訪的情景,學生和家長能夠回憶起老師們不辭辛苦,深入自己家庭走訪的情景,將是無比幸福和自豪的事情。

  註釋:

  採桑子,詞牌名,雙調44字。沁園春,詞牌名,雙調一百一十四字。映山紅,作者李鵬舉老師的QQ昵稱。

  孟冬,初冬。君,指品行高尚的人,六君指本次家訪的潘家灣民族中學校長王守雄、教科室主任王亮、班主任高玉娥、語文老師羅風雲、數學老師李鵬舉、英語老師黃夢婷。板橋:漁洋鎮三板橋村,指學生王芝芳的家鄉。石柱:王芝芳門前像石柱一樣的山峰,其實,像石柱一樣的山峰在那個地方共有十座,故又叫十柱山。山徑,山中小道。本文指去王芝芳同學家的便道公路。"道"本是我國古代哲學的一個基本概念。在我國古代,"傳道"被認為是教育的首要功能,也是教師的首要任務。唐代韓愈有一個精闢的概括:"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那麼什麼是師道呢?對於"為師之道",最簡明而又提綱挈領的是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三輪迴還:指在王芝芳家家訪結束后,王芝芳的父親用三輪車將老師們送到沙淌。漁洋路,指漁洋關鎮。房坪,指漁洋關鎮大房坪村,乃學生向非凡、向彬宇、高先為的家鄉。橋河,指漁洋關鎮橋河村,學生劉爽、楊杜君、劉宇潔、付昱晗、向芡的家鄉。廬,指學生的住所。三尺天地,指三尺講台,喻指黨的教育事業。

  柴埠,指五峰柴埠溪風景區,乃湖北省著名的旅遊景點。古鎮新妝,古鎮,指漁洋關鎮。新妝,指漁洋關鎮現為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政府所在地,古鎮一夜間高樓林立,商鋪鱗次櫛比,古鎮舊貌換新顏。採花,指採花毛尖。飄香,指茶香,喻指採花毛尖名揚四海。玉帶,指盤旋在山間的公路。漁洋,指西出長陽,東入宜都的漁洋河。紫煙,指繚繞在山中的霧,混在其中的茶香以及泥土和樹木的氣息。君,指本次家訪的六位老師,具體見《採桑子》“六君”註釋。綠葉,指學生。紅袖,年輕貌美的女子,借指品德高尚,學識淵博的老師。洞天,指學生的居所。把量,商量,規劃學生的前程。

  春心,指學生的心境。妙,高興,美好。眾生,眾人。三輪,見《採桑子》三輪註釋。沙淌,五峰漁洋關鎮沙淌村,地名。房坪,五峰漁洋關鎮大房坪村,地名。足,指老師們家訪的足跡。橋河,五峰漁洋關鎮橋河村,地名。燈下,指到橋河學生家訪時已經是晚上。辭日月,離別太陽和月亮,指家訪結束已是深夜。潘中一邦,指潘家灣民族中學及老師們。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家訪徵文
網友評論
家訪徵文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