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小時過年那些事兒

小時過年那些事兒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我們老家的年味是在冬至開始飄出來的。

  冬至這天,地處湘北的老家已是寒意濃濃。辛苦了一年的農民,田裡沒事可做了,都呆在村裡,聚在一起做二件事。一件是殺年豬。殺年豬有二種情況,公家殺和私人殺,以公家殺為主。當時還是計劃經濟年代,私人殺豬的不太多。

  那時,每個生產隊(現在叫生產小組)都會養十幾頭、幾十頭不等的年豬,專門在冬至這天用來殺肉分給村民。分豬肉的標準不是按人頭,也不是按戶頭,是按每家每戶爭工分多少來決定的。我們家人多勞動力少,每年爭的工分也少,每年也就是分個十斤上下,少得可憐。多的可以分到二十到三十斤。

  那個年代,也有私人在冬至這天殺豬的,不過都是富人,窮人也就是看看熱鬧,頂多幫幫忙,混餐飯吃,遇到好的老闆也會得到一點豬腸之類的東西。那時殺豬好象也不收錢。完事後,豬老闆會請殺豬佬和幫忙的人吃餐飯,再割幾斤好肉送給殺豬佬。

  冬至這天除殺豬外,我們那裡還有一個習俗,打糍粑。殺豬是白天的活,打糍粑一般安排在晚上。殺年豬是少數有錢人的事,打糍粑則是大家的事,窮也好,富也好,大家都要打糍粑,少的打幾個,多的打十幾個,有的甚至幾十個。

  我們老家的糍粑可不像其它地方的那麼小氣,每個都有十來斤,一般女孩搬都搬不動。聽說現在老家還產糍粑,但不是打出來的了,是用機器壓出來的,味道已經大不一樣了。那時我們老家打糍粑是個累活,身體差的男人還吃不消。打糍粑時,先將蒸好的糯米放到石窩(一種用石頭做的錐形容器)里,然後由5到7名壯勞力拿着洗清了的鐵鏟把,不停地在糯米堆里搗動,直至將糯米搗成半糊狀,再翻過來繼續搗動。因糯米粘性很強,想從石窩裡翻過來需要很大的勁,往往是幾個壯漢叫着口令,齊心用力才能完成這個動作。一個糍粑要十多分鐘才能完成,一個晚上下來,再強的勞力也會喊腰痛。

  冬至過後,家家戶戶就要殺雞宰鴨了。我們那裡人喜歡吃臘東西。只要一有太陽,家家戶戶門口的竹桿上,曬的都是肉呀、魚呀、雞呀、鴨呀,滿村都是迷人的腊味,腊味越濃,年關就越近了。

  大年三十的團年飯也有很多講究。一般上午十一點就會吃飯。有錢的人家吃年飯前要放一掛鞭炮。我們那裡的年飯是要關起門來吃的,說是怕跑了財氣。年飯有錢沒錢都要做很多碗,一般都是十個菜,老家叫十大碗。孩子們吃年飯最開心,因為這餐可以放開肚子吃,但有個菜有些家庭是不讓孩子吃的,就是油炸魚,那時魚特少,有時過年隊里就分一、二條,但要招待客人。其實客人來了,也不會吃那條魚的。大家都窮,心知肚明。雖然主人口裡也說請吃魚,但卻不會真正動手去撕魚,客人也會理解,更不會自己動手。所以,到後來這魚還是孩子們吃了,只是要過了正月十五后才能吃,那時年已經過完了。

  吃完年飯第一件事就是要擔水,要把家裡所有的水缸都裝滿。然後就是睡覺,我們老家叫挖財。小孩子們那睡得着,但又不敢違背大人的話,只好先在床上假裝睡了,等大人們一睡着,爬起來就到外面放鞭炮去了。

  大年三十晚上是要守歲的。那時沒有電視,只有烤火。大人會在廳里燒堆火,一般燒樹蔸,用大人的話說,火越旺越好。現在想來,所謂守歲,實際上就是家庭年度總結表彰會。一家人圍在火堆旁,大人們就會說些表揚孩子們的話,對來年提些要求,當然這天孩子們是幸福的,因為大人們不會在這一天為難他們,更不會打你罵他們。

  發壓歲錢是守歲時的一個規定動作。但在我童年的記憶里,基本上沒有收過壓歲錢,不是父母小氣,實在是沒有錢。有時父親也感覺愧對我們,輕輕地拍拍我們的頭,會說明年年成好了,再給補上之類的話。當然,我們知道那是父親在安慰我們,也在安慰他自己。說實話,小時我過年最大的願望並不是壓歲錢,只想能穿上一件新衣過過年,可就連這小小的心愿往往都會落空。

  初一清早要開門,要放鞭,老家叫出行,一般是父親來做。聽說出行很講究,門先開那邊都有說頭,出那個腳也有規矩,朝那個方向更是不能隨便的。現在想來也就是一個自我安慰罷了,要是真那麼靈,怎麼還會那麼窮呢。

  按我們老家的規矩,初一是不準出遠門的,只能拜父母,只能在村裡轉轉。初二就可拜岳父了,再後來就是大走親戚,大串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真正過完年。

  好久沒回鄉下老家過年了,聽說現在老家過年也有了新變化,有了新氣象,但願越變越好,越變越靚。

您正在瀏覽: 小時過年那些事兒
網友評論
小時過年那些事兒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