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1500字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1500字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1500字 標籤:春晚觀后感 100個品德故事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最近終於把《明朝那些事兒》都看完,不知道算是囫圇吞棗還是淺嘗就止,反正是斷斷續續的看完了。7本《明朝那些事兒》篇幅是有些長,可是我知道真實的歷史更長。慶幸看完了還有些感觸,於是想表達一下,怕不寫下來,又會被其他的瑣事所打擾,遺忘,然後就像一場夢一樣,醒來后只記得做過一場夢,卻再也想不起來所夢為何事。

  任他人怎麼評判歷史是可愛的或者是枯燥的。與我而言,歷史的主色調就是兩種顏色,紅色和黑色的。歷史終究還是充斥着血淋淋和黑暗多過所謂的正義和光明。正義不就是這樣披着紅色的外衣穿過重重黑暗終於迎來一場光明,

  歷史不就是人來人往,你下了我上,我下了再他上。歷史也不過就是正義與邪惡做周旋,無可厚非“邪不勝正”是真理,只是這個時間比書本與電視劇冗長的多了,有太多人把鮮血和骸骨埋葬在這兩者之間。有時候在想,是權利和貪婪造就了邪惡,還是正義用一灘鮮血和骸骨遍地戰勝了邪惡。歷史縱然造就了英雄。但有英雄的地方必有小人出沒,敗類林立。不知道是亂世造就了英雄,還是小人敗類造就了英雄。有時候想來,歷史的真面目終究還是面目猙獰,可怖不堪的。

  年少欽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於萬千敵軍中取敵將首級的猛人;再年長先,折服於羽扇綸巾,運籌帷幄的智者;讀罷《明朝那些事兒》,思索良久,在我腦海久久不散的不是猛人,不是言官,不是帝皇,也不是宦官,唯其二者:楊漣和楊繼盛。

  亂世造英雄,卻不知道埋了多少忠魂在這亂世。

  有人臉盲,見過人後,在腦中就是想不起來模樣;而我,是“名盲”,看了全書《明朝那些事兒》,卻真心想不起來幾個人的名字和事迹。有時候在想,歷史上那些過眼雲煙的名字又何必深究,自有世人銘記之。可是楊漣和楊繼盛我想用心銘記之。

  楊漣(1571-1625年),字文孺,號大洪。因彈劾魏忠賢24大罪,被誣陷“受賄一萬兩”,歷經拷打,慘死獄中。

  歷經拷打:全身的肋骨被敲碎,用土袋壓頭,用釘子釘進耳朵,最終一根大鐵釘,釘入了楊漣的頭頂,當場死亡,年五十四。

  每每看到這一段,都會不寒而慄,我不敢相信當遭受這一系列慘絕人寰的折磨,他到底是怎麼撐下去的。他不是鋼鐵俠,沒有高科技鋁合金護身;他也不是金剛狼,一身鋼筋鐵骨,更不是絕世高手,練就金剛罩鐵布衫,他只是一個肉體凡胎,而且也不會武功,不是世外高人,更沒有超越常人的強健的體魄,他只是一個只讀聖賢書的文弱書生。對不起,他是書生,但是他並不弱。他是沒有鋼筋鐵骨,他是沒有銅牆鐵壁,但是我相信是正義,道統,光明灌注了他全身每一個經絡,讓他在面對奸佞當道,朝綱動蕩,屹然選擇了堅持,拒絕向惡勢力低頭,即使一路走到黑,哪怕奉獻生命。

  楊繼盛,上書彈劾奸臣嚴嵩,列舉其十大罪五奸,被污下獄,並受到嚴刑摧殘。臨刑,還吟詩明志“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生平未報恩,留作忠魂補。”

  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被廷杖60,一同僚好心送蛇膽一副,告訴他:用此物可以止痛。“我楊椒山(楊繼盛號椒山)自己有膽,用不着這個!”嗟乎,真英雄也廷杖最終打折了他的腿骨,腿肉一片血肉模糊,在蠅蟲滋生,骯髒陰冷的牢房,傷口開始惡化感染。

  然後就發生了接下來的一幕,他沒有麻藥,也不用鐵環,更沒有塞嘴的白毛巾,只是低着頭,拿着一片破碎碗片,不停地刮著腿上感染的腐肉。沒有手術燈,沒有寬敞的營房,沒有消毒的手術刀,只有他自己和往日吃飯用的碎碗片。然而碗片並不鋒利,腐肉也不易割斷。當腐肉已經颳得差不多了,骨頭露了出來,他開始截去附在骨頭上面的筋膜。

  “在昏暗的燈光下,楊繼盛獨立完成着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以肯定)的手術,當年關老爺刮骨療毒(真假還不一定),也還有個醫生(特級醫師華佗),用的是專用手術刀,旁邊一大群人圍着,陪他下棋解悶。”——《明朝那些事》

  百無一用是書生,呵呵,略顯可笑。也許他們耍不了大刀,上不了戰場,殺不了敵人,也許他們只會動動筆桿,寫寫文書,動動嘴皮子,但是在道統正義面前,他們同樣可以拋頭顱灑熱血,縱使殺不了奸佞,也絕不苟同,沒有驚天沒有動地,但是可以用一片丹心震驚朝野,留名於青史。

  一部明朝史,我只記住了兩個人,是否太過可笑。但是細想來,歷史又有幾人能從長河中穿梭而來,用生命在向我們述說:那些所謂的勇氣與堅韌,正義與光明,如此想來是否倍感欣慰,可喜萬千。

您正在瀏覽: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1500字
網友評論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1500字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