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心事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心事總是有的,是對美好的一種渴望,也是對經歷的一種反思。不知不覺間逐步步入中年,人說中年是生命的黃金年華,是不惑之年,那是的,因為中年是承載家庭與社會責任的時期,也是一個人思想逐漸趨於理智的開始。
人總是對人生有一種期待,總希望生命如花般的絢麗,可是花總是有花開花謝,那是自然的規律,無法改變,人生亦如此,絢麗只是一個階段,總會老而成為生命的弱者。說人生如塵芥,那是因為個人在社會的渺小,大千世界中可以忽略你的存在。惟在自己的家庭中,自己就是一棵大樹,無論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要為老人、孩子遮風擋雨,承擔作為人最本質的義務。
人到中年,少的是豪言壯語,總會心事重重,如果一個人沒有穩定自己的心緒而敞開心扉,將不能言說的心事透底,那麼作為社會人總會遇到無數的阻力,因為好鬥是人的動物屬性,怎麼也難改變。所以人生是有秘密的,秘密是不能透露的,一個人的穩重就在於能掩飾自己的真實,不輕易發表內心的想法,就有機會在選擇與競爭中獲取滿意的結果,可以巧妙地捕捉轉而失去的時機,達到效能的最大化。
人在青年,可以恣意地在野地里揮發青春的激情,如蜂蝶般在綠樹花叢中自由翩躚,也可以蜻蜓點水地觸摸社會的一切,可大喜,亦可大悲,轉瞬之間心情就可以恢復如初,真有一種張揚着激情的生命美。到中年則不行,行為已經無法自由放縱,要生存得好,就不能逾越社會責任的束縛,否則就意味着美好的失去。
我們崇尚自由的生活,自由其實永遠是相對的。現實之內,我們無法脫離生活的群體,只能主動或者被動地適應着現實生存的法則,崇高的理想,遠大的志向,只是現實生存的一種調節,真實的是每一天都要考慮自己的午餐在哪裡?因為生活中沒有免費的午餐。而現實之外,則可以遨遊於天際,可以渺滄海之一粟,亦可靜心沉迷於一室,閉目而修心。可是人總是要活下去,不能停止尋找衣食住行的步伐,於是即使揮汗如雨也不能說累,就是連乞丐不走動、不開口也不會有施捨的食物,這就是生存的法則。
我們喜歡自由和諧的生活,喜歡安寧的環境,希望世界的主體是美好和幸福的,這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期待,似乎萬物無爭,其實發展就是優化、淘汰與組合,變與動是永恆的,世界的美好也永遠是相對的,人類的生活也永遠在變動中。做為社會個體的人,只能是在夾縫裡生存,強大與否取決於是否爭到充滿陽光的有限空間,有些是與生俱來就具備,有些是繼承,更多是在競爭中獲取,於是心事總會縈繞在心頭。
心靈的體驗是美好的,沒有體驗就沒有經歷,也就沒有生命的美。多麼希望象一朵小白雲,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飄來飄去,有着純潔的色彩,有着快樂的感悟,有着美好的音符,可惜不能。生命本身就是要經歷情感的複雜,意志的磨礪,從未知到認知,從而到認識與適應社會的過程,從來就不會自由而飄逸。
還是要回到現實的真實,回到人生的不同階段。人到中年已經享受着為人的酸、甜、苦、辣,有過歡歌,也有過淚水,心緒已經漸漸穩定,衝動已經漸漸減少,理想已經慢慢現實,為人已經漸漸寬宏,實際是一個如秋成熟的年齡。面對生活的現實,不是能用豪言壯語就能改變,也不是有遠離現實的理想就能超脫。
人不可能沒有心事,人也不可能希望停滯,但中年應該戒斗而擁有心理平衡,否則將大受傷害,所以必須塵封心事,避免別人的傷害,進而穩定已經逐漸成熟的心理,綜合、權衡,找尋現實中拓展的道路,讓美好的收穫年華如金秋一樣果實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