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珍惜糧食吧

珍惜糧食吧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珍 惜 糧 食 吧

  作者:陳元華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到過一所中學,路過學生食堂看到泔水桶里漂着許多掰開的或成個的饅頭,當時我感到很驚訝,也很惋惜,後來聽說學生扔飯的事幾乎每天都有發生。

  看到學生們隨意糟蹋和浪費糧食,在心痛的同時,也使我聯想到了我們這代人上中學時吃不飽飯的情景。那時,正值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每人每月只供應二十幾斤糧食,特別是在學校食堂吃飯的同學,每天只有六、七兩糧食,根本吃不飽,有的同學甚至無法忍受在學校的飢餓而經常逃學回家。那時學校食堂每天早、晚飯都是粥和鹹菜,中午吃一頓面飯,菜是一碗土豆湯或疙瘩白菜湯。由於飢餓,同學們有時會到學校的園田裡“偷”疙瘩白、大疙瘩、羅卜、白菜等來充饑,學校領導雖然有時也對此追查,但是絕對不會找到任何證據的,因為“偷”來的菜都會被同學們消滅的不剩一絲一點的殘渣。,由於飢餓,秋天學校園田收穫后,同學們就會到園田進行一遍遍的搜索,把小的同手指肚大小的芥菜疙瘩都挖來充饑,把疙瘩白根挖出后,用小刀把外層的硬皮削去,能咬得動的部分都會吃到肚裡。要是能找到幾根小羅卜,那就欣喜若狂了。由於飢餓,有時同學們還會偷偷溜出學校,到菜農收完土豆的地里去遛土豆,尋找落在地里的菜、羅卜等來填充肚子。由於飢餓,那時同學們都非常渴望到學校建在鵝蛋墚村子的校辦農場去勞動,因為在勞動時中午可以在農場吃上一頓飽飯。特別秋天到農場秋收時,中午飯每人可發給三個代王或兩個饅頭,外加一碗熬豆角或熬土豆窩瓜,每當這時,同學們都會風掃殘雲一般把分到的飯菜吃光。在下鄉插隊時,由於第一年吃國家供應糧,每人每月只有28斤的定量,當時在農村參加繁重的體力勞動,根本就不夠吃。所以,每到月末的幾天,就只能每天吃一頓飯或者喝稀粥。有的知青實在餓得不行了,就跑回城裡躲避幾天。後來鄉親們知道了這個情況后,每月當我們沒有糧食的時候,他們就給我們送來些米面或者做好的飯,有的索性把我們領到家裡吃,才是我們免遭挨餓。但當時鄉親們的糧食也不夠吃,記得那時每年收穫的糧食,第一要交公糧抵頂農業稅,第二要留出戰備糧交公社統一使用,第三要留出機動糧由大隊管理,第四要留出來年的種子,第五要留出牲畜的飼料,最後剩下的才是社員們的口糧。遇到豐收年,每人的口糧也只有300多斤,如遇到災年,每人的口糧不足200斤,所以那時種糧的也有許多吃返銷糧的。當然,這樣的年代已成為歷史,可能一去不復返了,但從這個年代過來的人是不會忘記的,所以也養成了珍惜糧食的“毛病”。現在許多年輕人對我們這種“吝嗇”的“毛病”嗤之以鼻,這可能就是代溝吧。

  說起浪費和糟蹋糧食,現在不僅僅是學生,已成為全社會的一大通病。單位吃喝招待的宴請,由於標準越來越高,規模越來越大,品味越來越獨特,使許多的飯菜都白白的浪費了;朋友之間的聚餐,由於相互攀比越來越激烈,吃喝水平越來越奢侈,也浪費了許多糧食和菜肴;紅白喜事的宴席,也是越辦越紅火,越來越講究,越辦越排場越大,更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浪費;就連個人家庭由於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也時常會浪費掉許多飯、菜。這些現象,真是讓人感到心痛和無奈。

  糧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也是人們活命的命根子。從某種意義來講,珍惜糧食就是珍惜了我們的生命,也是珍惜了社會的財富,更是珍惜了人們的勞動成果。古詩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嗎。在糧食極其貧乏的年代,領袖人物還教導我們要“備戰、備荒為人民”呢。可見珍愛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源源流長的美德,但願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能丟啊。

  讓我們珍惜糧食吧!珍惜糧食吧!!珍惜糧食吧!!!

您正在瀏覽: 珍惜糧食吧
網友評論
珍惜糧食吧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