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文化的隱痛——讀賈平凹的《我是農民》有感

文化的隱痛——讀賈平凹的《我是農民》有感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文化的隱痛——讀賈平凹的《我是農民》有感 標籤:今天我是升旗手 文化苦旅

  呂克群先生和喬龍慶女士捐贈的書中有一本賈平凹的小說《我是農民》。出於對作者的仰慕,幾乎等不得圖書編目完畢就借來,並一口氣讀完了它。合上書的那夜,我失眠了……

  路遙在創作小說時曾經把經濟發展對道德和倫理觀念的衝擊作為一種創作模式,提出了“難道經濟發展一定要以道德淪喪為代價嗎?”的問題,讓人深思。無獨有偶,賈平凹同樣在《雞窩窪的人家》、《天狗》、《浮躁》等作品中描寫了農村傳統道德與現代觀念的衝突,描寫隨着改革開放而進入農村的商品意識和現代生活方式對古老民風民俗的衝擊,以及所引起的價值觀念的轉變。他由此來探索人性在時代變革中的內涵,寫出了人們精神世界的各種生活氣象。從這一點上說,賈平凹和路遙無疑走到一條路子上來了。

  《我是農民》以自敘傳的方式主要寫了自己從上學一直到成為作家的過程中所經歷的社會變革及周圍的人們在社會變革中的表現,雖然時時都在回憶過去,但時時又都脫離不了現在的影子,並以現在的眼光品評着過去的一切,從而使作品產生了一種獨特的“間離意識” 和淡淡的哀傷之氣。小說的結尾部分曾這樣寫道:“整個社會,一切都在速成着,一切都做作起來,人人忙碌、浮躁不堪。孩子們整日唱着那些儘是愁呀憂呀的流行歌曲,我就說:‘孩子,你們那種愁憂並不是真正的愁憂,在沒有童年和少年的城市裡,你們是魚缸中的魚,你吐了我吃,我吐了你吃,愁憂將這麼沒完沒了地伴隨着你,腐蝕着你,使你慢慢加厚了一個小市民的甲殼。真正的苦難在鄉下,真正的快樂在苦難中,你能到鄉下去嗎?’”。到鄉下去,這對於經濟飛速發展而舊的倫理道德不斷被遺棄的社會,無疑是一個深深的質問。像沈從文的湘西情結一樣,他的心裡始終有一方凈土,這塊地方不受外界的干擾,不守時代的牽絆,同樣,在賈平凹的心靈深處也有一方凈土——鄉下。生活了幾十年的鄉下,雖然有餓肚子的經歷,有挨批鬥的苦痛,但仍然留有一種特別的親切,這種親切來自家鄉人本性中的憨厚,父親的大度以及三娃這樣的文化人給“我”的印象,甚至也包括鄉土氣息下孕育着的朦朧的初戀……

  對於初戀,賈平凹曾做過這樣的描述:初戀常常是失敗的,而事過境遷,把人性中的弱點轉化成了一種審美,這就是初戀對於人到中年者的意義。作者的兩次戀愛也是值得深思的,第一個女孩是農村的,作者寫道“我是渾身不覺的楞小子,還嘲笑過她的皮膚黑,腮上有一點麻點,可現在卻發現她黑的耐看……”第二個是大幹部的女兒“化了妝的她美艷無比,沒她的節目,她就生到我的身旁……”,“鄉里的孩子叫自己的父親為‘大’或‘大大’惟獨她說起她的父親是‘我爸’如何如何……我是聽不慣她說她爸的”。把兩者進行比較,就可以明顯地發現前者是農村你姑娘的典型代表,而後者則是受到新文化、經濟浪潮所影響的幹部子女,作者對前者念念不忘,而和後者則發展到了一種不得不分手的地步,並從一開始就聽不慣叫自己的父親為“爸爸”,這顯然就是一種文化的隔閡了。所以,與其說作者聽不慣叫“爸爸”,還不如說是對新的經濟浪潮及文化本能的抗拒,與其說寫愛情還不如說作者在傳統和新文化兩者之間擺明了自己的立場。而這種“幻化成的審美”中也包蘊着他在一種新的文化天地里對傳統文化的眷戀。

  誠然,社會要發展,民族要進步,離不開經濟的發展,但在社會經濟大發展的時代,對傳統文化、倫理道德的衝擊,以及人們在兩者之間的徘徊和以此感到的隱痛卻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在出租車夫聽說作者不是住在省委家屬院的時候,表現出的輕蔑,說的髒話和隨意吐出的一口濃痰。更容易讓人對倫理道德產生懷念。

  然而,無論經濟發展的大浪潮對傳統倫理道德帶來多大衝擊,給人們心靈帶來多大的隱痛,社會進步總趨勢還是好的,作者發出“到鄉下去”的感慨,只是呼籲人們在經濟發展的浪潮中,不要把我們傳統的民族的道德喪失殆盡,更不要讓經濟發展以喪失道德為代價。

  當然,縱觀全書,涉及的文化層面還很多,比如對人性中殘忍的一面(看槍決犯人)的反思;對一些跟着政治的風轉悠的人(父親的朋友在父親批鬥前後的變化)的斥責;對自己兒子輩成長中困惑的質疑等,無一不讓人感到一種沉重的思考。作為經濟大發展的中國,提倡“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的時代,作者抓住經濟建設和倫理道德之間的關係,並加以探討,強調精神文明建設,傳統道德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無疑使這本書具有深刻的文化意義。

您正在瀏覽: 文化的隱痛——讀賈平凹的《我是農民》有感
網友評論
文化的隱痛——讀賈平凹的《我是農民》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