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跟賈平凹學散文

跟賈平凹學散文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西北這片黃土地里孕育了眾多的作家,形成了一股風叫“西風烈”,賈平凹就是“西風烈”中的風雲作家,而且當時已很有名氣,我當時作為共和國的一名軍人,進駐西安、長安、藍田、周至、耿峪等關中、陝南之地,在西北這片熱土地工作、生活了兩年多,因我和著名作家賈平凹同一片熱土上工作和生活,就一直想拜見這位心目中的寫作大師,但軍人的天職使我們始終未能謀面,不過,自從有了到西安的經歷后,“賈平凹”的名字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裡,永遠抹不掉,我也頗愛讀他的書。緣於這種情感,最近我特意到書店裡挑選了一本賈平凹散文(卷二、風雅),題目就叫《矮紙斜行閑作草》,題目來自陸遊《臨安春雨初霽》的“矮紙斜行閑作草”一句,我便迫不及待地打開了書,清新的目錄首先就拴住了眼球,引人入勝,如:“使短篇小說短起來”、“散文就是散文”、“黃土論語”、“我的詩書畫”、“在西京飯店讀畫”、“讀吳三大書品”、“讀張愛玲”、“讀稿人語”,在這片天地里,囊括了賈平凹先生研磨文采、品論丹青之作七十八篇。既有自我告誡的短文,又有讀、觀、論作家、藝術家的文學、書畫文章,彷彿就是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精神大餐,使我不由地打開了正文,從篇章和字裡行間品出了箇中滋味,散文內容豐富,人情種種,從平凡的事物中尋求真、善、美,耐人品讀,使我讀來賞心悅目,愛不釋手,雖與賈先生不能面對面的暢談,但可以在白紙黑字中心與心的交流,平心而論,我覺得賈平凹先生不愧為大家風範,頓生高山仰止的感覺,讀,讀得淋漓盡致,觀,觀得入木三分,論,論得力透紙背,透露出真性情,展示出大家風,無論對己也好,對人也罷,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你看他對自己的告誡:為什麼將每一事、每一人、每一景,一味地去模擬而堆砌那些繁瑣的細節呢?以為這樣就是有了生活氣息,有了地方色彩嗎?就是論事地寫去,你認為最深刻了,最宏富了,其實適得其反!請你明白:現代文學是內向的文學,暗示的文學,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對生活的概括和選擇上。賈平凹還對作品的價值進行告誡,他認為,作品的真正價值在於作者本身,你不要害怕沒有評論家重視你,不要害怕一些讀者不習慣,藝術是在突破中發展的,它是靠征服而存在,不是求迎合而可憐地活着。

  讀到這裡,我們不妨停下來思考一下,像賈平凹這樣的著名作家都這樣驚人的謙虛,進行自我告誡、內心獨白,大家終歸是大家。從另一個角度講,他這看起來是自我告誡,而更重要的是在提醒着全國千千萬萬的作家及文學愛好者,來重新審視文學,把握文學的意義和定性,也揭示了文學創作的真諦。

  我們不妨再看他在寫散文方面的告誡:一位大家出現,天下學子萬千;大家可以使學子受益,大家也可以使學子得損。記住:任何大家,任何名著,當你學習他的時候,必須將他拉在你的腳下,這不是狂妄,而正是知其長,知其短,得精神以棄皮毛。請不要在名山上做文章,請不要在勝景上做文章,你到日常生活中去吧,讓日常生活走進散文中來,真文才是新文,新文才是奇文。

  賈平凹先生還強調:散文更重要的還是細節,甚至比小說來得更精,來得更純;才、識、學,比任何藝術門類都檢驗的嚴格,真實的感受,獨特的吟味,幽深的寓意,靠得不是編造故事的天才,靠得不是紅紅綠綠詞彙的遊戲。

  這位被公認為耐得住寂寞的大作家喚醒大家:可以說,耐不住寂寞,耐不住孤獨,是最致命的弱點。一部《西遊記》,難道還不能給你“取經唯誠,伏怪以力”的啟示嗎?藝術的道理有的可以說出,有時還不能說出,達摩可以面壁十年,你何不潛心去“悟”那些意會而不可言出的藝術真諦呢?要虛,虛懷天下風雨,你便有源於高度的自覺,而不淪於就事論事;要靜,靜觀自然萬象,你便有精於其道的自信,而不溺於俗艷浮華。

  賈平凹還警示弄文學的人:天才的長處極長,短處極短,孔雀開屏最美麗的時候也暴露了屁股。時下的人,尤其是也稍弄些文的人,已經有了毛病,讀作品不是浸淫作品,不是學人家的精華,啟迪自家的智慧,而是賣石灰就見不得賣麵粉,這無損於天才,卻害了自家。

  書中,賈平凹先生還論了什麼是好語言,之一:充分地表現情緒,之二:和諧地搭配虛詞,之三:多用新鮮、準確的動詞。文學創作,要求作家有一種意識,對於現實生活這種意識愈是強烈,愈能把握作品的總體結構和局部枝末細節。這種意識的產生,得源於深厚的生活積累和對生活的深刻認識,這便也就具備了作品的底蘊。作品的深刻與否,並不建立在膽子的大小,作家的文采才華,同樣也不等於囂喧洶洶。中國幾千年的文學,陶淵明、白居易、蘇軾、柳宗元、韓愈、司馬遷、曹雪芹、蒲松齡,儘管他們的風格各異,但反映的自然、社會、人生心靈之空與靈,這是一脈相承的,空與靈,這是中國文學的一項大財富。

  賈平凹還說:什麼人說什麼話,有什麼樣的精神世界就會有什麼樣的文學語言。有人心裡狠毒,寫出的文學就陰冷,有人正在戀愛期,文字就燦爛。有人才氣大,有人才氣小,大氣的文字如大山莽嶺,小才的寫的老實,講究章法,是小盆景。文學,換一種說法即虛構性寫作,得明白掌握兩點,一是會講故事,二是會用細節。故事就是好的情節,情節可以任意編排,細節卻必須真實了再真實,有了真實細節,再離奇的故事都有人信,沒有細節,再真實發生的故事寫出來人都不信。文學語言是一個迷宮,正因為是迷宮,才讓我們產生追究它的興趣。

  賈平凹先生對中國散文史也有很深的研究,他說,縱觀中國的散文史,它的興衰沉浮有一個規律,就是一旦失去時代社會的實感,缺乏真情,他就衰落了。一旦衰落,就必然有人要站出來,以自己的創作和理論改變時風,這便是散文大家的產生,散文大家都是開一代風氣的人物,歷史上的散文八大家莫不是如此。

  這位以寫農村題材小說聞名的作家強調:深入生活,這樣我們的感覺才能敏銳,作品才能有渾然之氣、鮮活之氣、清正之氣。

  賈平凹還《觀浩然逆書》、《讀燈下心語》,論孫犁的意義,讀卞毓方散文,在洛陽讀稿,任思維縱橫馳騁,讓文字自然流露,使我們領受的是無窮的教益,深切地感受到了這本書的真正魅力所在。

  喬顯德

您正在瀏覽: 跟賈平凹學散文
網友評論
跟賈平凹學散文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