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親情友情散文 > 故鄉的端午節

故鄉的端午節

手機:M版  分類:親情友情散文  編輯:小景

  端午節一天天地近了。這個周末的傍晚,當我小吃街上看到不斷增多的粽子攤點,尤其是嗅到那清香醇厚的氣息時,不禁想起了故鄉的端午節。

  故鄉的端午節,是一曲意味深長的歌謠。舊時家鄉的民謠里唱得好:“喜鵲叫,麥梢黃,麥收過後粽飄香。”端午節之所以跟喜鵲扯上關係,源於一則感人的傳說。相傳喜鵲在覓食時被猛然降落的牛糞掩埋,幸好被公雞扒了出來。喜鵲為報答救命之恩,遂於每年農活最重、須最早打鳴的麥收時節為農人報時,讓公雞得以休息。雖無法考證傳說的真偽,但可以明顯地感到,端午前的麥收時節,平素早早唱響的雞鳴消匿了,唯餘一聲聲婉轉嘹亮的喜鵲鳴叫回蕩在村子里,催促着農人下地。在倍感新奇的同時,也讓我們體會到感恩的深意,更從側面告誡我們不管關山相隔,無論身在何方,都不能忘本。

  故鄉的端午節,是一道永駐心間的風景。記憶中,每年端午節前,祖母總會叮囑我多割刈些艾草,早早攤在打麥場上晒乾。雖然難免有插在門前“辟邪”減災等傳統意義上的考量,但更多的是實用價值。點燃后冒起濃煙的艾草,不僅可以在盛夏驅除蚊患,更是豬牛羊等大牲畜產崽時消毒、預防大出血的良藥,倍受鄉親們的青睞。端午節當天,還有包粽子、煮咸雞蛋、抹雄黃酒、掛香囊、洗夏季“頭茬澡”等大事。每年的這個時節,母親總會早早地到村邊的竹林里折下鮮竹葉,清洗后在開水裡燙一下,裹上浸泡好的糯米,綁上棉線,為我們蒸出一篦子滑嫩芳潤、清香醇厚的竹葉粽子。咸雞蛋的鮮香肥美自不必說,抹雄黃酒和往手足上掛香囊也被認為是節日大事。據說雄黃酒可以驅除蛇蟲侵擾,掛香囊能夠保平安。雖然其功效不得而知,但都煞有介事地遵從照做。至於洗夏季“頭茬澡”,則是相傳三閭大夫投汨羅江后,上蒼憐憫民間凄楚,遂於每年端午節晨往天下江河湖塘遍灑良藥,沐浴後有健身防病之效。端午節時的塘水還有些許涼意,但大夥仍然踴躍參與,以圖吉利,那副天真純樸的憨直勁煞是可愛,引人回味。

  故鄉的端午節,是一根牽動鄉愁的絲線。仔細想來,未在故鄉過端午節已有十餘年了。祖母已病故多年,村邊的竹林也被伐掉墾為耕地,抹雄黃酒的習俗被證實無益於健康而早早摒棄,昔日碧波漣漪的池塘疏於治理,被淤得幾近消失。村裡的中青年人都去了南方務工,大牲畜早已無人養殖,艾草也沒了用處。只有那熟識的歌謠和鮮艷的香囊,仍陪伴着孤獨的老人和留守兒童們。麥收過後的粽子仍很香,只不過已沒有人再去費心費力地製作了,直接從小賣部的冰櫃里買來完事。有時重返故園,欣賞着村裡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小洋樓,看着空蕩寂寞的村落,在為鄉親們物質生活大幅改善倍感欣慰的同時,總感到少了些什麼。尤其是在端午將至的氣氛里,總能引起我無盡的遐思與慨嘆。

  懷着這樣的心緒,晚上竟做了一個溫馨的夢:漂泊多年的遊子都學到了一技之長,具備了自主創業能力。端午節里,他們與親友歡聚一堂,描繪着返鄉創業的藍圖……(作者劉傑,筆名青裳孤客)

您正在瀏覽: 故鄉的端午節
網友評論
故鄉的端午節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