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親情友情散文 > 母親的中秋節

母親的中秋節

手機:M版  分類:親情友情散文  編輯:pp958

母親的中秋節 標籤:父親的病 母親節 我的中國夢

  不知道我們的古人是不是比今人更懂得宇宙人生的要義,似乎純粹出於一種不加矯飾的感懷,從茫茫遠古開始,皎潔溫馨的月亮便成為中國人仰望緬想的一處憩園。元夜的月上柳梢,中秋的千里嬋娟,不唯舞文弄墨的士大夫逸興遄飛,形骸放浪,即使目不識丁的普通百姓,在這脈脈清輝中亦暫時忘卻了種種羈紲和辛勞,而放飛久已麻木的自己去天地間恣意暢想。特別是中秋之夜,一家人圍坐於小院品嘗馨香秋實,看那輪又大又圓的桔黃色月亮從東方的山頂上慢慢升向湛藍的天空,那一種宇宙幽渺人生澄明,更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感動。多年沒有回到故鄉的小村子里去過中秋節了,就像周圍許多欣欣然熱衷於過各種“洋節日”(據說是一種浪漫和時尚)者一樣,對於這傳統節日的美好記憶,似乎正在漸漸模糊起來。而至今仍留在記憶深處的,是母親年年堅持進行的簡單而虔誠的供月。

  在我的故鄉,每逢中秋節,正是收穫的大忙時期。小麥和莜麥收割完了,捆好的麥個子碼成了人字形的麥垛,人們往往正在這時開始收土豆、犁地,日日早出晚歸,似乎只有中秋節一晚的偷閑。即使如此,母親仍然認為,過中秋節,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團圓了,應該感謝月光溫柔的照耀。所以,她不顧勞作了一日的疲憊,一定早早地把桌子擦乾淨擺在院子中央,並把極精緻地切成美麗圖案的瓜果和一個上面雕以“月光”兩字的大月餅擺在桌上,還不忘為月兒斟一杯清酒。桔黃色的圓月剛剛從東方升起半個,彷彿打開一道金光燦爛無比溫暖的拱門,整個原野變成了從拱門中走來的一條暖銅色的甬道,小村成為一片靜靜的童話。孩子們順着甬道跑向原野,籠起一堆篝火來,空曠的野外便響徹歡樂的笑喊聲。母親微笑着走到那小小的野火堆前,將發狂的我們拉回家去。月亮越升越高,漸漸地快到中天的時候,我們被要求肅聲靜坐,母親端起那杯供月的清酒,莊重地望着已到中天的明月,輕輕地說著祝福的話。短短的供月儀式結束后,開晚飯煮羊肉餡餃子,照例必先端一碗請月兒品嘗。小時候每看到母親神色莊重供月的情景我就忍不住想笑。可是後來我終於明白,母親供月絕不是因為迷信。

  大哥要到兩千里以外的地方工作了,過了中秋以後就要動身。記得那年中秋節母親一定要大哥親自去供月。她說,在家不供月,出門遭風雪,以後你就要一個人到社會上鍛煉了,一定要注意身體呵。大哥走了,讓母親多保重,母親微笑着送他上路。可是一回到家裡,母親就哭了,她的眼淚沒有讓大哥看到,卻被兒時的我深深地記在心間。

  以後過中秋節時,家裡就少了大哥。但母親每年總要在供月時望望東北方向,說著祝福的話。我讀完師範將到一個荒涼的鄉鎮學校教書時,已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一個秋天,此時,大哥的兒子早已上了幼兒園,二哥和大姐也已成家立業,我家的中秋節早不似往年的紅火了。我家的生活雖也有所改觀,總算吃飽了飯,但似乎過得比往年更拮据,與別人家相比,手頭的錢實在少得可憐。父母都老了,六個子女生活、上學已耗盡了他們的大半生(我家弟兄姐妹六個都讀到初中以上,早已達到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標準,這應該說是父母努力的結果;在艱苦的日子裡,這是相當不容易的)。我被分配到那個偏僻鄉鎮中學教書時還不滿十八歲。這地方沒有食堂,沒有市場,買不到蔬菜,只到了冬天才可以買到充足的肉。所以,雖然離家不過一百多公里,母親仍憂心忡忡。中秋節之前,我就要走向自己工作的地方。母親有點悲哀地望着我,默默地為我收拾行裝。行李捆好了,母親忙着往包里塞雞蛋。新被褥是她用了大半夜的時間為我縫好的。走的時候,母親照例微笑着送我上路。我知道她往回走時一定又在流洶湧的淚。兒女們一個一個地長大,一個一個地離開故鄉的老泥屋,離開了蒼老的父母,汽車一顛波,淚水禁不住迷糊了我的眼睛。

  幸運的是,我第一次踏入工作的地方儘管荒涼,但充滿了人情味。一個月後過中秋節時,學校準了我十天的假。我冒着中秋時的寒霜早早地起床,等了一個多小時才等到了那輛每日往返一趟的公共汽車。中秋節的晚上,蒼老的父母因為我的歸來而興高采烈。報一聲平安,再報一聲平安。母親欣慰地望着我笑了。照例,母親在院子中間擺好了桌子,十分莊重地讓我把瓜果月餅和酒擺在桌上。我聽見母親在旁輕輕說著祝福的話,我的眼睛不禁一陣酸澀,我忽然看見母親的淚——那供月的酒,分明便是一杯經了風雨滄桑的辛酸和甜蜜釀成的淚。我忽然覺得自己正在曠野里匆匆行進,荒草曳曳,秋風瑟瑟,冷雪森森……哦,儘管母親在為我虔誠地期盼祝福,但我不得不去履歷嚴霜!

  我抬起頭來,為母親攏攏額前的頭髮,拍拍身上的塵土。我又斟了一杯酒放在桌上,也說著祝福的話。我真正地進行了一次供月。

您正在瀏覽: 母親的中秋節
網友評論
母親的中秋節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