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瘦西湖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pp958
在這樣一個早春二月,春意剛剛掛上柳稍,忽然撞上一段從兵荒馬亂的紛繁中剝離出來的自由時光,雖然只是一刻,那一刻積澱下來也會如醇酒,在日後的歲月里必會歷久彌香。避開了雙休日的擁擠,避開了“瓊花節”的熱鬧繁忙,那一刻靜止的時間,我們把它放在揚州瘦西湖。
瘦西湖的口碑甚好,但因着西湖更大的名聲,她顯得相對淡雅安靜和含蓄了些,而且人們提起最出色的水,也往往會想起九寨溝什麼的,不會先輪着它。而我因為這次適時、適地又與合適的人同行,看到這靜美得恰到好處的瘦西湖,就在心裡愛煞了她。
細雨霏霏,瘦西湖上風絲霧氣籠着水面,似醒非醒。過二十四橋,信步湖畔,看湖邊碧玉妝成的垂柳,滿樹盛開的白玉蘭,已是心頭沁涼如水,芬芳如花。
湖邊早有畫舫泊岸,有人上岸招攬生意。我們雖然不太喜歡那樣龍舟模樣的畫舫,覺得與整個瘦西湖的色調不和諧,然而如果由北而南,全湖觀光一番,先得一個總體印象,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於是坐了一次畫舫泛遊整個瘦西湖。從靜香書屋門前碼頭下船,先往北邊環湖而行,大致見到詩畫長廊,一溜的都有楊柳掩映着;一帶白牆上“詩畫瘦西湖”的字樣在雨中越發的筆酣墨飽。煙柳輕拂,若隱若現的有“歌吹古揚州”的餘韻。北湖是遊人極少的,又逢下雨,更是安靜。過“蜀岡朝旭”,又往南回到碑廊,到二十四橋景區,拐過據解說員稱可以考駕船執照的“落帆棧道”下石洞,又折而向東。過吟月茶社,見觀芍藥亭,亭上有鄭燮寫的“觀芍亭”三個秀美中帶着剛勁的大字,但是亭下芍藥還沒有開。過玲瓏花界,遠遠便見法海寺前的白塔。穿五亭橋,繞過鳧庄,望見春波中的釣魚台,過玉版橋,繞過小金山,又折向南,到四橋煙雨,徐園,真是一路的好風景。
好一幅江南煙雨圖啊!四望滿眼都是早春的畫面,那麼乾淨,那麼安靜,即便點綴幾個撐着傘的行人,也還是優美如詩如畫。滿眼是多情的春波,風吹過,船行過,柳絲漾起的漣漪,含蓄着春天的綠意,層層遠去,委實美得讓人不敢出聲。岸邊粉牆丰姿婉約,草坡青翠欲滴,最動人的還是楊柳。這個季節,揚州的瓊花還沒有開,絡繹不絕的遊人還在遠方都沒有來。瘦西湖是屬於楊柳的,楊柳又屬於春風和這場解人春愁的微雨。剛剛抽了嫩芽,絲絲垂碧,有多少春愁待酒來澆呢?如煙如霧的嫩綠映在柔波里,端的是一塊融化在天里水裡的碧玉。從春波橋處下了船,上岸在湖邊漫步。走在瘦西湖的堤岸上,只覺得移步換景,無一處水一座橋不成畫,無一絲雨一縷風不成詩,處處都是古詩的意境。“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說的當然是鄉村的景緻。可貴的是,瘦西湖這一體現着歷代審美眼光的景緻,既有如《紅樓夢》中“大觀園”般的人工園林妙筆,又有鄉野樸質自然淡遠的詩意。才看着人工的匠心,偏又忽然出現一帶柳堤,不事雕琢,讓人全然釋放在那一片柳林和滿塘殘荷中。
很多地方本來很美,但是也許旅遊旺季時人多了也沒有意思,但那天恰好全無喧囂,沒有到處飄揚的導遊旗,沒有小喇叭的尖叫,就覺得什麼都很好,沒有一處“視覺污染”。於是就覺得二十四橋特別詩情畫意,覺得詩畫長廊特別舒展開闊,覺得“四橋煙雨”特別清新靜美……這就值得流連又流連了,春意濃濃地化在瘦西湖中,慢慢的泡開來,溢了滿湖;而我們,真甘願在這裡沉沉地品這杯泡得恰到好處的春茶。
特別喜歡的幾個地方:
五亭橋:這是瘦西湖的代言者。因為它的有名,我們反倒並沒有太多期待。誰知在這樣一個沒有什麼遊客的微雨的早春時節,這蓮花橋如此軒敞通透而又沉着寧靜,我們清楚地看到橋洞里的青苔,蕨草,石縫,偶有船隻從橋下駛過,一掠而過的笑語更襯出橋的沉靜。細雨如絲,閑閑散散地飛入亭中,沾濕了衣襟。襟袖上便滿是春水的氣息。有風徐來,靜聽飛檐四角垂下的風鈴清妙的樂音。也許銅片在風中的撞擊是最為清越的。風鈴誰沒有見過呢?而我從不知道一種風鈴的聲音可以美妙如斯。之後又從許多個角度去看橋,不同角度都有不同的風韻。揚州,把五亭橋景觀作為自己的城市名片應該是有道理的。
鳧庄:這是白塔腳下的一個小小島嶼,原是一鄉紳的別墅。因在汀嶼之上,似野鴨浮水,故名。東為水榭,西設水閣,南建水樓,遍植各種草木,堆疊奇巧湖石。雨落在黑色的瓦上,濕潤着而又閃亮着,使這隻汀上水禽顯得更加靈動。庄有茶社,可惜四壁排門緊閉,不然就此品茶看湖,豈不美哉?但鳧庄的水趣並不因茶社緊閉而打折扣。站在門前水台上,觀眼前春波綠,聽橋上風鈴聲,想像去年大雪時鳧庄天、庄、水俱為一體的情形,應該不輸於明朝張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吧?真願時間就此停留,一併化入這樣的春水中。
湖畔“剪紙社”:小小的庭院,院落中照例的有櫥窗,陳列着各種內容。剪紙倒是一般,但我們被庭院中的一棵白玉蘭感動了。其實在環湖泛舟時已被吸引,後來上岸步行,專門又訪,靜聽花開的聲音。離開剪紙社,從另一側偏門出來時,見粉牆綿延,竹林掩映,覺得它很像《紅樓夢》中大觀園中一處宅子,自有玲瓏婉約之美。
鷺島:這是環湖漫步時走到的最南端,已過了四橋煙雨和錦境閣,旁邊就都是迎賓館後院了,幾乎無路可以再走。就在此時我們聽得聲聲奇怪的叫聲,伴隨陣陣撲翅聲。那聲音從眼前島嶼的樹林中傳來,又飛過天空,又回落枝頭。仔細辨別,竟發現滿樹棲鷺,居然也成一番圖景!
靜香書屋:這是我們環湖泛舟的起點和環湖漫步的終點。先去看望就覺得好,它的門庭,假山,石舟,天然橋,一座極靜的居室,陳設着簡單又不乏精緻的木雕傢具。心中喜愛,但是因為“蘭舟催發”,只匆匆瀏覽。泛舟時聽解說員提起,《紅樓夢》中怡紅院曾於此取景。下午漫步湖畔時我們還是念念不忘,傍晚臨走前又去看它。一進門庭,便見石壁流淙,此處又名“水竹居”。石峰嶙峋,泉水從石縫間懸挂激射,形成瀑布。靜香書屋不是有意以《紅樓夢》中大觀園為藍本,而是按舊時《揚州畫舫錄》的記載,清代園林檔案中的效果圖復建的。但步行其間,卻覺與大觀園景色那樣相契相合。一艘畫舫卧波,上寫“蒔玉”二字;主體建築旁的假山上有天然橋,也很是可愛。
……
這一天我們不作別的安排,原計劃中的大明寺和平山堂都暫緩吧,我們把從上午十點到下午五點所有的時間,把這樣的一個春雨蒙蒙的天氣里所有未曾預料的相逢之欣悅,都交付給瘦西湖。我們坐了畫舫去環湖,又步行着去探訪每一處景緻,又坐了腳踏船“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感覺時間是那麼不夠用,來不及走遍十二亭台,來不及看過所有好花好水,都不能在靜香書屋好好坐上一回,不能在鳧庄泡上一杯茶好好品一品……好在,我們終於還沒有錯過與瘦西湖這一場早春相逢的機緣。梭羅在《瓦爾登湖》中說:“湖是大自然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測出自己的天性。”我相信,多年後的早春,我依然會懷念這樣一段沉醉於大地的眼睛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