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美散文 > 恭王府游感

恭王府游感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得得9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提起恭王府,我們都不約而同想到了大貪官和珅,因為這座依山傍水,被稱為“什剎海明珠”的王府花園,就是和珅的私宅。從和珅到現在,王府幾易其人,主人大多作古,而這座花園,卻成了遊覽勝地,不禁思緒萬千。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和珅生前壞事做盡,貪贓枉法,搜刮民脂民膏,在抄家時,錢財可抵國庫十幾年的總收入。他仗着乾隆的寵愛,肆意妄為。也許許多人都回問,乾隆何以如此昏庸不明?在恭王府的遊覽中,似乎找到了秘密,據說和珅與乾隆昔日寵妃連妃相似,古人信輪迴投胎之論,故如此寵和珅。我想這只是民間謠傳,為增強其趣,而穿鑿附會的。和珅得寵,也有他自身的努力,他會逢迎拍馬,會逗乾隆開心,且他腹有詩書,有才華:也曾邀文人於流觴曲水中和詩作文,也曾在邀月台品茗把盞。我們不能否認的是他的才華,瞧不起的是他有才無德,霍亂天下。古者仁人志士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和珅顧的是自家性命,自家財產,他與明朝中葉嚴嵩可謂一丘之貉。

  可嘆和珅機關算盡,縱然再嘉慶登基前就開始籠絡他,縱然有“天下第一福”庇佑,仍免不了一死。他不知眾王子在爭奪王位時,有共識,無論誰做皇帝,首要事件即殺和珅。“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失去的是民心,早就走上了不歸路。如若他不是固倫公主的公公,嘉慶定會凌遲處死他,那些罪狀足夠其死一百次,幸而嘉慶仁慈,三尺白綾使其自縊,保留了全屍,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繼和珅死後,恭王府曾改為慶王府,直到恭親王奕訢住進,才改名為恭王府。這位主人與和珅行為大不相同。他是王爺,胸有經綸之才,擁四海之志,本是做皇帝之命,無奈棋差一着,成了閑職王爺。咸豐對這位弟弟既不放心,故給他的只是管理雜務的事情,早年的奕訢,空有抱負,亦無所展。辛酉政變,他與慈禧奪權成功,開始了新的設想。只可惜鋒芒畢露,終不為慈禧所喜,遭到貶責。政治生活的起落,讓這位王爺心力交瘁,國家的淪陷,讓他痛苦無顏,而家庭的變故,無疑又是雪上加霜,妻死子亡,老淚橫流。恭親王最終忐忑地離開了人世,離開了這個千瘡百孔的國家。

  奕訢有才,只可惜英雄生於末世,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儘管他興洋務,圖自強,仍挽救不了貧弱的大清,他只能盡自己綿薄之力,儘力減少對百姓的屠戮;割地賠款,仍救不了皇家園林,八國土匪燒毀了圓明園,恭親王也痛心疾首。如果泉下有知,他儘力保存的大清亡了,不知作何感想?

  而今清王朝已滅兩三百年,和珅與恭親王都已逝去,然而其人其事仍在流傳,好名,壞名,歷史在見證着。就像這座恭王府,像一部史書,抒寫下清朝的興衰,訴說著官吏清廉貪污的故事。

您正在瀏覽: 恭王府游感
網友評論
恭王府游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