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中元勝會,今昔若殊>

<中元勝會,今昔若殊>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岳父的家鄉在潮汕的陸豐,其所在地南塘鎮有一個路人皆知的習俗,就是農曆七月十五過“中元節”,鄉下人亦叫拜聖人公。

  這種風俗由來已久,它是每年一小拜,三年一大拜。大拜之年,身居外地的人們基本上都回來過節的。由於節日的氣氛隆重,大拜到來前,村裡還要提前選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來指揮一切,統籌上下,使工作整整有條進行。其中很重要的一件工作就是找一個技藝高超的人,扎一個一丈多高而且衣着華麗的“聖人公”供人們恭仰拜祭。並在聖人公周圍按間隔搭起很多大竹棚,按族親劃分給人們擺放祭品。因為這是村中一年最隆重的節日,人人對此都是唯唯諾諾,畢恭畢敬的。人們此時將分到的竹棚要極盡所能去裝飾一番。有的將門口設計成門樓或牌坊狀,並在正門上方寫上“中元勝會”或“盂蘭勝會”的字樣,門的兩邊亦寫有與節日有關的對聯。同時人們亦抓緊時間進行祭品的準備,他們將麵包等壘起,稱之為包山;又把糕點堆砌,謂之為糕塔。村中的富善之家每次都有人捐幾台潮劇和數部電影,不管是否有人看,都通宵達旦的連做三晚。當然,還少不了在大拜的當天,每家每戶殺一頭肥豬,並用一個特製的木架承起,整齊有序的擺放在劃分好的位置上敬神。當天晚上,未到入夜,這裡已是燈火通明了。這時村裡的女人們就去到聖人公處燒香祈福,讓其保佑家人平安。她們俯首叩地,頌語喃喃,極具虔誠;此時每個祭棚的門口處,必燒幾枝足有一人多高的雕龍巨燭,好些人亦稍施躬禮后,再進到裡面去賞燈。

  老岳父少年離家,在佛山已居住了六十餘年,但每逢這三年一拜,他都回去參加的。因為這傳統的中元節還有一個意義就是拜祭和紀念已故的親人。我們亦尊重他對鄉情的專註,並每次都陪他回去過中元節的。只是經多次的回鄉,這節日給人的感覺已經變化很大:以前的祭品簡單,八仙桌上擺的都是一些村婦自蒸的米糕和一些麵包之類的東西,殺的豬也顯瘦小;而現在的祭品就豐富了,枱上擺放的已經是高檔的餅乾、飲料,還有好多的進口香煙洋酒之類,幾百斤的大肥豬比比皆是,肥得流油。今年的中元節,村莊的上空,還有十幾個氫氣球在飄動着,隔遠看去就知道這裡有重要活動在舉行。我們再回顧祭棚內外,人們已經將彩燈拉得星羅棋布,到處都在閃耀着七彩的光芒,只要城裡節日見得到的彩燈,在這裡都有;多處場景中,LED的移動字幕就象走馬燈樣在變換着,那些游龍飛鳳在電控之下全都活了起來,加上那悠揚的音樂聲,人真的似乎遊走在仙境之中。燈影之下,便見有青年男女相牽流連於其間,他們都拿着新潮的手機輾轉穿梭着,去拍攝那絢麗的一瞬。這個在很多地方被稱為“鬼節”的中元節,在這裡已經演變成為名符其實的燈會了。它的熱鬧程度遠遠超過一年中的任何節日。面對眼前流光溢彩的的燈飾以及興高采烈的人們,我的腦海突然飄過一件與這后徑村相關的往事······。

  那是八十年代的一個秋天,我所在部隊拉練到陸豐的南塘鎮,並在附近的五峰山一帶進行實彈射擊,我營營部就在離這條村不遠的紅永農場紮營。那一天,部隊從靶場下來后剛吃過晚飯,就見來了一群十多歲臉龐黑瘦的少年,他們是聽到了炮聲後過來看熱鬧的。經問才知道他們都是后徑村人,由於之前我曾陪岳父回過鄉,當中有人認得我,我就跟他們聊起天來。我問他們吃過飯了沒有,他們均搖頭說沒有,也不知是誰說了一句“就是吃過了也是吃紅薯”。我早就聽說過這裡人的生活很困難,糧食從來就不夠吃。於是我連忙跑到炊事班看還有沒有剩飯,當揭開行軍鍋一看,鍋里只剩下一底的鍋巴,我只好跟他們說,今天炊事班只剩下鍋巴了,沒辦法請他們吃飯,他們卻說,鍋巴也不要緊,於是就圍着行軍鍋把那一底的鍋巴分完。看到他們吃得津津有味,我心頭泛過一絲酸酸的感覺,心裡很是過意不去。因為當晚還有夜間科目要展開,我只好跟他們約定,明天晚上我請他們吃頓飯。於是第二天我交代了炊事班多煮了一鍋飯,他們也來了好多人,我跟他們一起吃了一頓軍人式的晚飯,雖然沒什麼好菜,但是他們卻顯得非常滿足。是晚,我們聊天至深夜,他們都不願離去。後來有人告訴我,就象當天的那頓飯,一年之中他們也吃不上幾餐。因為這裡是個人多田少的地方,很多人都是紅薯伴着他們長大的。他們對生活的希望,就是一年365天,天天有飽飯吃。這個本來就不高的要求,但在那時似乎是一個遙遠的夢。

  不過,也就是在人們盼望有飽飯吃的時候,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使沉睡的大地開始復蘇。而在當時的廣東,佛山的經濟建設一直走在前面,那時的“三來一補”和“合資”企業遍地開花,其就業的機會和發展的機會自然也就很多,這些正在成長的小字輩們,他們都陸續的外出打工,尋找生活。那時村裡到佛山來找事做的人就不少,岳父的家有段時間簡直就象個接待站。而這些來自窮鄉僻壤的人們,憑着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他們的生活現狀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他們當中,有人從做泥水工開始,經過奮鬥,發展成為頗有實力的房地產公司的老闆;有人則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司機,躍升成為電信公司的區域經理;有的人不願意給人打工,在城中村開個雜貨店謀生,日子過的也很坦然;就連不識字的水寶兩兄弟,靠在街市賣菜,現在也已經買了車買了樓,他們的子女已經成為城市的新一代。而後徑這條以前連飯也吃不飽的貧困村,現在的新房也象春筍破土般讓人耳目一新。這些三層以上的樓房,既有城市樓房的新穎,又保留了鄉村住宅的風格,其宜居的舒適感超然。

  由於人們購買力的增強,好些不願遠離家鄉的人,也在家門口做起了便利店的生意。而村中在中元節可搭幾十個大棚的那塊開闊地上,近年來也自然形成了一個“天光墟”式的肉菜市場。於是每天早上6點至9點間,那裡便不斷傳來買賣的喧鬧聲。早上走進那墟市,除了那肉菜應有盡有外,其小百貨也琳琅滿目,人們想買點什麼,真是再方便不過了。

  我跟人們聊起“中元節”的印象時,我說這麼多年來,今年是最熱鬧最好看的一次時,他們則跟我說,隨着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的不斷改善,這個具有潮汕特色的“中元節”,以後肯定會是越來越熱鬧,越來越好看的。

  這一點我信。因為我見證過它的昨天和今天,明天會更好我絕不懷疑。

您正在瀏覽: <中元勝會,今昔若殊>
網友評論
<中元勝會,今昔若殊>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