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未歸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燕子未歸
住進了新家,着實令人愜意,不但房子比原來寬敞了些,加之住在最高層,少了頂樓的拖沓聲和小孩兒的嬉鬧聲,平添了一份靜謐。更令人心怡的是,房子建在城郊,推開窗戶,便是平展展綠色的田野,春種、夏鋤、秋收、冬養近在眼前,各種鳥兒穿梭來往,發出不同音階、不同音調的歌唱,城裡喧囂雜吵所帶來的燥意,絆着鳥兒的歌聲,隨着縷縷清風便會蕩然飄向遠方。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一個多月後,兩隻麻雀在抽油煙機的風道里做了窩,抽油煙機的功能徹底消除,清理的時候發現小鳥已經產卵,於是決定,家裡不再炒菜,等小鳥出窩后再做清理,好在小鳥的孵化期並不長。之後看着毛茸茸的兩隻小鳥在風道口探頭探腦地呼喚媽媽的時候,頓感這二十多天不炒菜真是太值了。
小鳥帶來的愜意餘興尚在,另一個驚喜瀕臨而至。衛生間的排風口裡又住進了一窩啄木鳥。這啄木鳥比麻雀還霸道,乾脆通過排風口將窩築在了衛生間的頂棚上,也不像麻雀那樣尊重她的鄰居,而是肆無忌憚地享受着自己的生活,不論白天晚上,只要她高興,夫妻兩就“噹噹”地交替着敲啄天花板,特別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那短促而有力的聲音會一次次地將你從夢鄉拽回到現實。有朋友得知此事後,建議把這窩清除掉,但看到那調皮而辛苦的鳥兒一根根草棍兒、一片片樹葉、一縷縷絲絛千辛萬苦築起的愛屋,我實在是於心不忍,自己愛自己的新家,鳥兒也會愛的,無論如何也得讓她們過完這一年,明年開春說不定她會搬到另一個新家的,即便是不搬,與不常見的啄木鳥能夠住在一起也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體,於是生髮出了新的愜意感,有多少人能有這種人鳥同居一處的樂趣呢。
這讓我想起了兒時與燕子共處的情景,那也是壩上老家到處可見的情景……
老家有俗語“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七九河開河不開,八九燕來准燕來”,形象準確地反映了壩上特有的天時變化。那年剛進八九,在院子里收拾農具的父親忽然說道:“嗨!來燕子了!”就見兩隻燕子唧唧咋咋地叫着,像黑色的箭一樣在院子里穿梭,沉寂了一冬的農家小院頓時增添了一份生氣,陽光一下子也變得溫暖了許多,父親告訴我,燕子是來築窩的,讓我千萬不要嚇唬和驚動他們。父親還說“有好幾年燕子沒來咱家築窩了,今年咱們家可要事事順當了”。父親的臉上有一種久違的期待得以實現的表情。
父親之所以這樣說並有如此的表情,是因為在我們壩上老家有崇拜燕子的傳統情結,父親就經常給我們傳授這種情結。他告訴我們,燕子是老天爺派來的聖靈,是到人間布天道來的,人人都要呵護他們。
“八九”準時到來,是告訴人們該準備農具種地了,“人不誤地天誤地”,人再勤勞,一旦誤了種地的時令,一年的收穫就沒了,所以,老天爺怕人們經過一冬天的蟄居把握不準天時,就派燕子來報時。
老天爺還讓燕子向百姓傳達下雨的信息,因為下雨也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當地有農諺“燕子低飛蛇過路,螞蟻搬家蛤蟆吼”,這是百試不爽的下雨徵兆,每逢見到燕子成群低飛盤旋時,即便是朗朗晴天,父親也會準備雨具。
老天爺還派燕子為百姓消滅害蟲。“燕子不吃落地的,鴿子不吃出氣的”,燕子以飛翔在空中的昆蟲為食,從不佔有農民的一粒糧食,父親說:“看看,這就是仁義,這就是天道,人都是應該向燕子學習學習的”。
布天道的聖靈,當然會被崇拜,燕子是當得起這種崇拜的。
燕子是在家中的房檐下築窩的。這和麻雀、啄木鳥的築窩的方式大不相同,麻雀和啄木鳥是在他人已建好的空間內鋪個床而已,燕子則用那短短的略帶黃色的喙一口口叼來泥漿,先建一所房子,再在房中鋪床,不論勞動量還是勞動技藝都是其他鳥兒無以比擬的。
為了減輕燕子的勞動量,在築窩的那幾天,父親每天都要挑擔水倒在院子里,為燕子提供必需的泥漿,省卻燕子遠道取材的辛勞。就這樣,燕子很快建起了自己的家,並與我們一起開始了新的生活。
這兩隻燕子在我家生活了十來年,成為了我家重要的成員。之後再來,父親不再說“來燕子了”,而是說“燕子回來了”,那時,哥哥遠在黑龍江工作,也是一年才能回來一次,一般是在冬天過年的時候,哥哥每次回來,父親也是一句“小子回來了”,在父親的心中,燕子和哥哥的地位是一樣的。每次哥哥回來,父親都會對着空空的燕窩嘆上長長的一口氣,而每逢燕子回來,父親都會向著東北方向眺望上一陣。
不記得具體年份了,那年的“八九”已過了四五天,燕子還沒有回來,看得出父親的焦慮,他看着本該已有生氣而始終不見生氣的燕巢發出了喃喃的自語“老的不回來,小的也該回來呀……”但這年燕子沒有回來。
“春夏戲庭落,冬日余空巢。憶昔南地暖,豈懼山水遙。我來高亭上,月明愈寂寥。檻外冰未解,相思滿長宵”。這詩大約能道出父親及全家人對未歸燕子的一些心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