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我們仨》有感

讀《我們仨》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讀《我們仨》有感

  《我們仨》一本悲情卻又溫情的愛戀之書,全書以倒敘的方式分為三個部分:"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和"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其文字簡單平實,不慌不忙,娓娓道來,如清風一般,拂面而來的是一陣陣幽香。

  "我們仨失散了"是楊絳先生以夢的形式追憶錢鍾書先生住院期間而愛女錢媛又患骨癌不久於人世。從年輕到年老,從顛沛跋涉到相助相守,恍惚回來的時候,發現女兒和先生都不在了,遲暮之年,更哪堪冷落清秋節。不覺為他們的不幸而頓覺心慟。

  三毛曾有一篇文章,叫做《不死鳥》,描述了關於死亡的問題,最後,三毛的答案是:"我要做不死鳥,守住我的家,我的愛人。"而幾年後的現實是,荷西溺水而亡,然後是她,用一雙絲襪,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那個古老的傳說中,不死鳥,浴火重生,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然而,這只是傳說,世上沒有不死鳥,再堅硬的牙齒也會脫落,再美麗的容顏也會褶皺,再親密的人,也會一一離我們而去,漫漫的歸途只有寂寞地獨自走完。然而,雖然人間沒有永恆,沒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但因為曾經擁有過甜蜜的回憶,雖然短暫,卻依然欣慰。楊絳先生說她這一生並不空虛,活得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她有他們仨。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實寫幾十年來家人共度過的風風雨雨,沒有海誓山盟,沒有驚世語言,即便提到那十年浩劫,語氣仍是波瀾不驚。然而,卻讓閱讀這份懷念的我們感動於錢鍾書夫婦動蕩時相互扶持老來相互依偎以及女兒錢媛的點滴孝心,讓我們羨慕於他們一家人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做學問過生活都有條不紊,即嚴謹又有樂趣。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追問:什麼是家?冰心先生晚年的一篇筆記這樣記錄著,晚年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做着一個夢,她夢到自己回到了兒時的模樣,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家裡,那個家,不是當時北京地寓所,不是她遊學歐美的洋房,而是多少年前,她決然走出的,那個兒時的老屋,那裡有她的父親,有她的母親,有古老的閣樓和滿院的燕知草。真正的家,也許無關破敗,無關蕭條,只要有父親,有母親,有親人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家,楊絳先生說:悲苦可以任情啼哭,還有鍾書先生百般勸慰,那時她是幸福的。只要有親人在,有家在,再大的苦痛也依然承擔。

  我希望自己也能像楊絳先生那樣,珍藏起最美好的,始終帶着一顆細膩而懂得感恩的心追逐那高貴的幸福,願這幸福降臨你,降臨我,降臨我們!

  (作者:傅莉萍;編輯:劉亮)

您正在瀏覽: 讀《我們仨》有感
網友評論
讀《我們仨》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