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魯迅辮子讀後感

魯迅辮子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魯迅辮子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魯迅辮子讀後感

  辮子,曾經是清王朝統治建立和消亡的標誌之一,而在魯迅筆下,又是傳統文化和國民精神枷鎖的一種象徵,是國民革命和國家危機的一種徵兆,在《風波》里,魯迅正是圍繞了在江南水鄉發生的一場辮子引發的風波,揭示了國民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的國民性弱點。

  文章一開始,魯迅用最常用的先寫景后些人的手法描述了農村傍晚美好的景色,九斤老太,七斤嫂,**七爺相繼出場,他們有的不滿現實,牢騷滿腹,有的懦弱無能,有的牆頭草,小肚雞腸。魯迅用這些性格鮮明的特色形象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對沒有信念和無信仰的人的批判和諷刺。

  一九一七年的中國,一場張勳復辟事件,險些顛覆了辛亥革命的成果,百姓有無"辮子"就成了那個特定時期所處的立場的標誌,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再也沒有人需要用辮子來表明自己的立場,可是每個人心中卻還都有着一根無形的辮子,當老人倒在街上的那一瞬間,是真?是假?我們,是扶?還是走?隨着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在妄圖騙錢而倒地的老人心裡,他們想到的是一個字--錢,得到錢。在看到倒地老人繞行的路人心裡,他們想到的也是一個字--錢,失去錢。當國民的心裡再也沒有了精神信仰和追求,永遠的失去了人性原本的善,我們的社會下一步將走向何方?

  一九一七年的中國,辛亥革命的不徹底導致中國農村已然封閉、愚昧,帝制餘孽還在農村肆虐,農民還處在封建勢力和封建思想的統治和控制之下。二零一二年的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國力蒸蒸日上。可是部分沒有精神信仰追求的國民自私、苟活、麻木、冷漠。辛亥革命並沒有給封建統治下的中國農村帶來真正的變革。而經濟的繁榮也並不能真正的讓國民內心強大。

  魯迅先生棄醫從文,拿起筆做起了戰鬥檄文,我們是否該放鬆一直緊握着的經濟發展的拳頭,握起另外一隻精神文明發展的手?

您正在瀏覽: 魯迅辮子讀後感
網友評論
魯迅辮子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