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悠悠情悠悠
手機:M版 分類:情感故事 編輯:小景
在一座緩緩的高坡上,長滿了狗尾巴草,一個老婆婆,一個小孫女,面朝一個方向在依附地坐着。婆婆已年近七十,小孫女不到五歲,婆婆背着一個大背簍,孫女背着一個小背簍,她們在享受陽光。
在這一座高坡上,能最先看到太陽升上來,能最後看到太陽落下去。坐在陽光下,婆婆唱起了一首歌:太陽圓圓的柔柔的臉,睜開眼睛看一看,把人間泠暖曬過夠,把人間的酸甜苦辣曬個透,假如我有一雙翅膀,飛到天邊把小孫女爸媽喊回來,我這麼老的年紀還要帶孫崽崽;早晨太陽的露水亮閃閃,像我年輕時戴的銀手圈,銀項鏈,銀耳環,晃晃亮亮好光彩,年老了總是想起過去,想說出來又說不出來,滿頭的白髮滿腹的心事,我的一腔情不如當年而勝過當年,假如我有下一輩子,也要走上打工路,走出大山去看看山外的大世界,去攢大把大把的錢,回到山裡讓人刮目相看。婆婆唱着唱着,一把老淚慢慢從她的老眼裡滲出來,似懂非懂的的小孫女一下撲過來倒在婆婆的懷裡,小孫女也唱起一首童謠:婆婆,婆婆您莫說,日落日出天天過,有我和你總相伴,您我都不會感到寂寞。
這時候,婆婆把小孫女扶起來,居高臨下遙指東方連綿起伏的遠山,喃喃地告訴小孫女,那一眼望不到邊的遠山腳下,就是她的爸爸媽媽打工的地方,就是她的兩個姑姑遠嫁的地方,婆婆轉過身來,指着西邊的天空說,那就是西天,是她的爺爺去了的地方,到時婆婆也要和爺爺一塊去。
“婆婆您莫去。”小孫女拉着婆婆的手說。
“婆婆不去,要到婆婆的小孫女長成了大姑娘,也一樣嫁出大山外婆婆再去 小孫女出生那年,她的爸爸媽媽雙雙踏上了南下打工的路,剛滿月就把女兒交給婆婆,婆婆老了手腳不靈活,要給小孫女洗澡穿衣總是心慌腳亂的,半天都穿不好,小孫女不停地揮舞着小手在抗議,越慌越穿不好,婆婆把滿腹的委屈瞞在心底。
小孫女的爸爸媽媽一走,苦了婆婆,還要給小孫女餵奶喂飯,餵奶是用牛奶粉裝在有奶嘴的瓶子里替代的,喂飯是用打成細細的米粉調成糊糊放上糖,婆婆餵奶喂飯之前,總得在自己的嘴巴舔一舔,不能太泠也不能太熱,小孫女吃得津津有味,婆婆的那張老臉露出了欣慰的笑。
婆婆這一輩子沒出過山裡,她生在山裡長在山裡,嫁在山裡,從小妹妹長成大姑娘到嫁出去到生兒育女當媽媽當婆婆,她去過最遠的地方莫過於山裡附近的幾個墟場,再遠一點的墟場就沒去過了。農閑的時候五天去趕兩場,去的時候背上一背能在墟場賣下的農產品和土特產,賣成錢換回一些油鹽醬醋及針線等日用品,偶然也換回幾尺花花布,閑着的時候也挑花刺繡,請來山裡的裁縫師傅縫幾件花花衣幾條花花褲,走親訪友辦喜事好穿上,一年一度的趕秋場好穿上,在這樣的大場合里比一比誰的針線活精巧細膩,平時里把孩子男人破了的衣褲縫縫補補,這樣的日子過得好充實。
農忙的日子就沒法顧及趕墟場了,山裡日子就如同推石磨春夏秋冬輪迴轉,早出晚歸,面朝黃土背朝天,上山割草,打柴,挖地,種包穀,下田插秧、除稗、割穀子,日子總過得緊巴巴的。婆婆好羨慕山裡頭為數不多能嫁出山外姐妹們,逢年過節回到娘家來,總會帶回她沒法想象的新鮮事,聽上嫁出山外姐妹們擺開山外的龍門陣,想象不到享受不了過過乾癮也自足。雖沒走出大山,但她很自信,一棵草有一顆露水養,一方土地養一方人,山裡不會虧待人,你付出了它就讓你獲取,你失意了它就會給你安慰,即使是走南闖北弄得遍體鱗傷,回到山裡來,山的無私和大度讓你再度鼓起從那裡跌倒就從那裡爬起來的勇氣與膽識。
日子的輪迴,她漸漸老了,兒女們漸漸長大了,她一生養了一個兒子三個女兒,兒女長大要成家,三個女兒相繼嫁出了山外,兒子在打工帶回一個山外妹,和她一生相伴的老伴沒有享福的命,花甲沒過就離開了人間,想想過去老伴在世的情景,她躲開兒女們悄悄流淚,避開兒女們的目光偷偷來到老伴的墓前靜坐,一坐就是大半天。兒子媳婦外出打工留下他們的小女孩,無形給她留下深深的牽挂。
到了夜晚,婆婆和小孫女睡在一張床上,小孫女夢中醒來,不顧一切地抓起婆婆乾枯而沒有奶水的奶奶猛喝,讓婆婆感到火辣辣的。
小孫女沒病沒災見風長,很懂事,不論是寨上的那個人抱她都不認生,臉上現出一個小小的酒窩,發出甜甜的笑聲,笑在小孫女的臉上,甜在婆婆的心裡頭。總是閑不住坐不住的婆婆在小孫女能坐還不能爬能爬還不能走的幼齡里,婆婆總是一個背簍一個被帶整在自己的背上背着,小孫女在婆婆的背上鬧着叫着,在婆婆的背上甜甜的睡着,醒來只要小肚子不餓,小孫女不哭不鬧,餓了也只是哭幾聲,會意的婆婆該喂牛奶,該喂飯,該喂水,嫩嫩的哭聲一下止住了,婆婆把小孫女緊緊抱住,在她的小臉上親一下。自言自語地說:乖孫女呀,很難聽到你的哭聲,其實你哭了,婆婆也愛聽。
有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夏夜,婆婆總覺得小孫女有點不對勁,一張小臉漲得通紅,不哭就是翻來覆去睡不着,婆婆往小孫女的額頭上一摸,滾燙滾燙的,是小孫女發高燒,婆婆馬上找來備用的明礬和雄黃磨碎兌上水在小孫女的身上輕輕一抹,從頭抹到腳,然後找來一個被帶把小孫女背上,打上一把傘,燃起一把火把,連夜趕到幾裡外的鄉衛生院去讓醫生給小孫女看看。婆婆是老一輩人,深夜裡背小孩子外出,要打上傘,點上火把,都興這樣的規矩。來到鄉衛生院讓醫生一檢查,39度多的高燒,醫生立即打了一針退燒針,半個時辰,小孫女的高燒完全退下,醫生再給開幾包退燒藥,婆婆便背着小孫女往回走,一個通宵不睡婆婆在想,這個小孫女比她的兒女們還要費心,在她生養那一兒兩女的時候,多多少少還有他們婆婆爺爺爸爸媽媽分擔,唯獨小孫女全落在她一個人的頭上。婆婆說,有時呀,孫子要比兒女還金貴。
有爸媽而爸媽不在身邊的小孫女跟着婆日益見長,漸漸學會說話,漸漸學會了滿地爬,漸漸學會了走路,在小孫女學說話的時候,婆婆總是苗話漢話兩種語言一起教,婆婆雖沒上過學,一些常用的日常漢語還是說得出來,小孫女畢竟要上學識字,要走出大山,婆婆要為小孫女的後來鋪上第一塊消除語言障礙的基石。婆婆教得好小孫女學得快記得牢,婆孫之間有時用苗話交流,有時用漢語交談,成為山裡人們紛紛模仿的時興家教。
山裡沒有幼兒園,長到三四歲的小孫女只好跟着婆婆下地種菜,種豆,種瓜,也種花生,種涼薯,也跟着婆婆上山割草,打柴,家裡也養上一頭豬和喂上幾隻雞,在地里,婆婆刨坑播種,小孫女在地頭邊玩着自己的童趣,在山裡,婆婆在揮動鐮刀,小孫女在樹底下草叢中翻滾,在家裡,婆婆在餵豬,小孫女在餵雞,忙上忙下,忙裡忙外,上山下山,一進一出,一前一後,一高一矮,像一支彈跳的音符,演繹成一首古老而動聽的歌。
星星當空的夜晚,婆婆和小孫女便坐在屋外院壩里的星空下,對着天空數星星,看看那一顆星星最亮,星星也有爸爸媽媽,只是各在一方,看着數着,婆婆即興唱上了一首自己改動的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世上也有婆婆好,有媽媽不在身邊和婆婆在一起的孩子同樣是個寶,有媽在沒有媽在幸福一樣享不了。婆婆的歌儼然就是一支催眠曲,小孫女在婆婆低吟的歌聲中進入天真幼幻的夢鄉。在一個日頭西下的傍晚,小孫女從別的人家玩耍歸來,一回到婆婆身邊就說:婆婆,我想爸爸媽媽了,爸爸媽媽回來嗎?婆婆從抽屜里拿出爸爸媽媽的照片,告訴小孫女,爸爸媽媽在好遠的地方打工,找好多好多的錢回來給她買好多漂亮的新衣裳和布娃娃,小孫女會意地點點頭。
小孫女的爸爸媽媽不時給家裡寄錢來,要婆婆給小孫女多買些新衣褲和營養品,寄來的的錢一到手,婆婆就得帶上小孫女要到集市上去買,要走好幾里的山路,再到山腳下等車,趕早好搭車,早去早回,天還沒大亮,婆婆和小孫女就得上路了,趁着一年難去幾趟集市的好機會,婆婆還得背上一背平時積下來的一些土特產去賣,一上車婆孫倆就會落得個好座位,在山裡,尊老愛幼無處不在。
到了集市上,婆婆總是把寄回的錢給小孫女買穿的吃的,往往是婆婆買的吃的,小孫女總是要她吃一口婆婆也要吃一口,婆婆總是借故自己的牙齒不好吃不快,婆婆慢條斯理地嚼着,小孫女狼吞虎咽的吃着,讓人羨慕也讓人嫉妒。
皺紋又在婆婆的臉上多了一道,小孫女又年長了一歲,小孫女長到六歲那年,她的爸媽回來一趟要帶上小孫女跟隨到他們打工的地方去上學讀書,農民工的孩子可以在當地入學。走的那天,婆婆一直把他們送到山腳下,送上車,車開動了,小孫女還從車窗不停地向婆婆揮手告別,車不見了,婆婆還獃獃地站在那裡。
不久,小孫女給婆婆寄回了幾張照片,還要爸媽讓電信局給婆婆裝一部電話。之後,婆婆上山下地還是去集市,總得把小孫女的照片帶上,看了又看看不厭。夜幕降臨的時候,那電話總會準時地響起,那一頭是小孫女甜甜的問候,這一頭是婆婆溫情的答覆,時高時低,從屋子裡瀰漫開來,在訴說一段隔不開割不段的親情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