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陳情表》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憶古思今論孝道——讀《陳情表》有感
226400江蘇如東高中綠岸文學社 桑嘉煒
《陳情表》對我來說既陌生又熟悉。
說陌生,是因為此前從未閱讀過;說熟悉,是因為一讀它,便有某些記憶和聯想,與之產生了共鳴。
表,是中國古代臣子向皇帝奏事陳情的一種文體,歷來為文人墨客稱頌的有兩篇:諸葛亮的《出師表》,李密的《陳情表》。古時才子大多浮沉於宦海,所呈奏表理應不少,為何只這兩篇為眾人推崇呢?究其原因,我以為是二者緊扣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恆久不變地推崇的兩種品格:《出師表》之忠,《陳情表》之孝。
忠之古義與今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人們對孝的定義與理解卻大致未改。因而,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陳情表》無疑是當得起“萬表之首”的稱號的。
古時許多朝代規定官員要守孝,即雙親逝世,官員必須辭官歸家,着素服守孝三年。明朝時對內閣學士給予“奪情”之權,即在皇帝允許的情況下,因公事繁忙可不辭官守孝。可是整個明朝,將其付諸行動者不足十人,士大夫們對孝道之重視可見一斑。
.
李密所處的時代,孝道作為一種文化傳統已經被高度弘揚,可在三國那樣一個兵荒馬亂、人命如草菅的亂世,李密這種安於貧窮、辭官不仕、躬親侍祖的行為就顯得獨特而令人稱道了。
古代臣僚最看重忠義二字,李密少時仕於蜀漢,再效力於晉,棄暗投明也好,隨波逐流也罷,對飽讀經書、熟習古賢之語的李密來說?忠義不能兩全,內心的抑鬱和痛苦定是不少的,可他為照顧祖母,不惜放棄名節,忍辱負重,即便可能前途盡失也要向皇帝“陳情”。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他將血濃於水的親情始終擺在最重要的地位上;也因此,他與他的《陳情表》,在歷代文人的讚歎品讀下得以升華,成為中國至孝的化身。
反觀現在,物質條件優越,可當人們在重視享受時,孝道與親情被丟到了何處?暫不提大批蛀蟲般的“啃老族”,只看敬老院里孤苦無依的老人,低保房裡獨居的白髮,當年他們將子女撫養成人、教導成才,可時至今日卻只能在寂寞和孤獨中走完生命的最後階段。
物慾橫流的社會,還有多少人記得兩千年前李密在《陳情表》中“烏鳥私情,願乞終養”的希冀?
當往昔遊子們守孝返鄉的官道被鋼筋水泥覆蓋,人心不應失去它濡養千年的光澤。那些碌碌於紅塵的人們,請別丟失了孝親的傳統美德,讓“子欲養而親不待”成為這個時代普遍的悲哀。
簡評
本文眼界開闊,將李密尊崇的孝遴放在古今不同的背景之下對比,更彰其不易,顯箕至誠。文朱的呼籲,更是水到渠成,自然收束。


相關範文
- ·《陳情表》篇
- ·曲終人散,仍舊敬上《陳情表》
- ·陳情表讀後感
- ·陳情舊念,沉浸在家鄉的老井
- ·陳情書
- ·白落梅《陳跡清歡》讀後感
- ·《陳二狗的妖孽人生》讀後感
- ·《回憶我的小學》之《陳老師》
- ·戴敦邦與《陳勝吳廣》
- ·千秋諸葛我評說——《出師表》讀後感
- ·《做個減法表》課後反思
- ·《電子魔錶》讀後感
- ·《出師表》篇
- ·《手錶》
- ·初三班主任仿《出師表》年終總結
- ·愛情表白的句子大全
- ·愛情表白的語句
- ·愛情表白短信
- ·愛情表白短信大全
- ·愛情表演者
- ·品《誅仙》里含蓄的愛情表達方式
- ·革命浪漫主義的深情表露——《七律紅梅
- ·激情表白
- ·讀《教出樂觀的孩子有感》有感
- ·讀《三國演義有感》有感500字
- ·讀《水滸傳》有感650字
- ·讀《正能量》有感
- ·讀《夏洛的網》有感
- ·讀《湯姆叔叔的小屋》有感500字
- ·讀《朝花夕拾》有感800字
- ·讀《致加西亞的信》有感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