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美的歷程有感

讀美的歷程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讀美的歷程有感(一)

  美與崇高

  在人類還未有意識進行文化活動開始,一種對美的元素的積澱也悄然展開。遠古傳來的崇高的音響和美的樂聲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在那原始混沌的時代,美並不是美,而是一種崇高。何謂崇高?十八世紀英國著名的思想家埃德蒙·伯克曾經說:"崇高是我們心中所產生而感受到最強烈的情感,因為痛苦的觀念比快樂來得還要強有力,而這種強有力作用時,那情感就是驚愕,驚愕是一種靈魂的狀態,處在其中時所有的精神活動都會停止,並帶有某種程度上的恐懼。"崇高,會使人們的心靈充滿緊張。原始部落的遠古圖騰便是這樣的道理。在原始部落的遠古圖騰便是這樣的道理。每個部落有其奉為神明的神獸,在人力還不足以抵抗自然的時代,在自然淘汰法則下,生物對比其強勢的另一種生物有其恐懼和自然而然的敬畏。圖騰,是人類有意識的符號和標記。在部落對抗吞併甚至融合的時候,這種符號和形式,通過人潛意識中的生理反應,對其主觀和客觀的感性和理性造成了刺激,形成一種類似崇高的情感,這種情感便被記憶在感官里,形成對美的原始積澱。

  在原始社會,人們對美的詮釋更是一種對周遭環境的本能式的表達。巫術禮儀的舞蹈、歌唱、禮儀"如火如荼,如醉如狂,虔誠而蠻野,熱烈而謹嚴".這是另一種高貴的崇高——原始歌舞。

  隨着奴隸社會的建立,一種絕對權威的統治,崇高獰厲的美浮出這個時代。"歷史從來不是在溫情脈脈的人道牧歌聲中進展"、"暴力是文明社會的產婆"、"當時社會必須通過種種血與火的兇殘、野蠻、恐怖、威力來開闢自己的態度向前跨進",這種恐懼下的符號化,摻雜着宗教的神秘,崇高而蕩漾一種不可復現的童年派的美。你難以說,這種現象和想象究竟為後世中國人的審美觀念留下多濃墨厚彩的一筆,但你無法否認,這是潛藏在所有中國人血液里最神秘的基因密碼。崇高與美就這樣開始交錯纏繞,形成中華民族美學及其重要的一部分。

  乃至你無法辯駁,幾百年後的楚地南蠻,延展一種超越了公認的崇高與美的屬性——浪漫。楚國文化沾染了理性的概念,卻在原始巫術禮儀的歌舞和音樂上愈演愈烈。它又並非一般的崇高,因楚國文化夾雜着由神人化向人間化、理性化的這個過程。它把神話故事化為君臣父子間的世間秩序,神力亂神固然存在,卻不再佔主導地位。這種崇高,又類似一種崇拜。它的美又和原始社會的美的模糊概念不一樣,它有了想象紛繁因而變得熾熱深沉,更帶有個體人格和情操,美就在這個過程中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和感知。這種崇高和美的揉合"開創了中國抒情詩真正光輝的起點和無可比擬的典範".

  再看魏晉南北朝,這個哲學重新獲得解放的時代。思辨哲學達到的純粹和深度是空前的。它感嘆的是生命的短促和人生無常的悲哀。極高和極深都能引起崇高感,不過極深引起崇高感夾雜着顫慄驚懼,而極高引起的崇高感則是伴隨着欣賞讚嘆。魏晉南北朝是一個動蕩的時代,門閥制度下的政治清洗尤為嚴重。貴族並不用擔心所謂的家道中落,需要擔心的只有改朝換代,而恰恰,這一改朝換代在魏晉南北朝,就跟吃飯一樣常見。因此在這一大社會背景下,貴族有足夠的學識和相對安定的物質條件,既執着又恐懼探索人生。這便是瀟洒又飄逸自得的魏晉風度的由來。動蕩帶來恐懼,而清高的人格帶來認識的讚歎。一種崇高又油然而生。在魏晉風度影響下,文學和藝術作品都別具風骨並且具有了文的意識和道的高度。中國文脈的又一主線,中國文藝最為發達和具有民族特徵,同是中國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一種高度集中化、純粹化的藝術——書法走進了大眾的視野,表現出魏晉人對美和崇高的認識進入了自覺階段。

  佛教傳入中國剛好在魏晉,社會最動蕩而人的追求無所託的時候。那種反理性的宗教迷狂淋漓盡致地體現在佛像及其壁畫上。"……仍可以感覺到那種帶有刺激性的熱烈迷狂的氣氛和情調:山村野外的荒涼環境,活躍飄動的人獸形象,奔馳放肆的線條旋律,運動型的形體姿態。"他們的佛像又是這樣的"某種病態的瘦削身體,不可言說的深意微笑,洞悉哲理的智慧神情,擺脫世俗時的瀟洒風度。這是魏晉以來這個階級追求嚮往的美的最高標準。"人匍匐在佛像下,追求的只是一剎那的安定和喘息。那時候的魏晉"白骨蔽野,百無一存",所有可以寄託的便只有往世和來生,以及手上的那件袈裟。黑格爾在論證歐洲中世紀宗教藝術中曾經講過"這是把苦痛和對於苦痛的意識和感覺當作真正的目的,在苦痛中愈意識到所捨棄的東西的價值和自己對他的喜愛,愈長久不息地觀看自己的這種捨棄,便愈發感覺到把這種體驗強加給自己身上的心靈的豐富。"這便是崇高的價值,也是美的體現。

  再觀中唐以後,世俗化和理性化愈加明顯地體現到人們身上,崇高也就變成了人們道德上的崇高,真善美的一種體現。這種崇高便和前者不一樣了。藝術的感染力雖然也強,但卻沒有了立體思考後具有宇宙意識的大震撼和大氣象。但是人格的崇高依舊與美交錯纏綿,譜寫中國文脈的新篇章,給予美一種新的意識和形式。

  中華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激蕩前行,即使歷史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一切人類的進化繁衍的契機都來自於偶然。偶然後的結果通常都是既破又立。除卻先秦,便是魏晉南北朝、中唐上和明末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推動了中國命脈的發展。魏晉的思辨帶來的人類追求,與先秦理性精神影響了中國人信仰與俗世的融合,中唐的世俗化和宋明理學的同化影響中國人的個性特徵,明末的資本主義思想萌芽批判大中華的弊病,這多元的思想推動中國滯后的身軀。而這些,在萌發或形成的過程或多或少地影響中國的文化特徵和審美意識。其中,自然意識下的崇高和美交錯譜寫了一條線索,無論是破或立,分還是合,一種感染人類心靈的屬性無所不在。

  供稿:第五屆樂知者邱詩凡

  讀美的歷程有感(二)

  畢妍秋

  初讀《美的歷程》還是我剛剛上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政治老師推薦給我們的一本書,當時的體會是這本書寫的很有意思,並不像我以前讀過的枯燥的美學書。而且讓我汲取了一些中國藝術的歷史知識,當我再去博物館時也不會對那些歷史積澱物一無所知了,也會被他們的偉大而感染。

  這本書裡面將中國美的藝術歷史和中國的社會結合聯繫起來,並且舉了很多典型的例子來說明自己的觀點。作者的語言優美流暢,蘊含著生動激烈的情感。讀着這本書讓我想起了幾年前,在家讀余秋雨《山居筆記》的情景。作者不僅被那些個時代產生的藝術品所驚嘆,還有再那個時代生活着的人們。被歷史積澱下來的美。它也一直激勵感染着我們,在當今社會生活着的我們。也許從某一件藝術品中,你就可以瞥見整個文明古國的歷程和心靈。

  中國有着幾千年的歷史,卻鮮有專門的藝術博物館。也許是中國的藝術品和政治社會緊緊聯繫在了一起。十月份的時候,有幸去了一趟中國國家博物館。當我看到美術書歷史書上的真跡的時候,心靈產生的震撼是很奇妙的一件事。那些數不清的古董、藝術品,展示的也是時代精神的火花,在凝練,積澱。它們傳留感染着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讓人們一唱三嘆,驚嘆不已。

  《美的歷程》按照時間的順序,介紹了最能代表那個時代美的藝術品和創造它們的作者們。但是一本書讀完之後,最能給我震撼,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是原始社會先人們創造的那些古樸、美麗的紋飾。

  原始社會是一個緩慢而漫長的發展過程。它經歷了或交叉着不同階段,其中又相對和平和激烈戰爭的不同時代。新石器時代的母系氏族社會大概相對說來比較和平安定,其巫術禮儀、原始圖騰及其圖像化的符號形象也如此。從一些彩陶紋樣就可以看出。那些魚紋、蛙紋、水波紋飾都和生活生殖息息相關。這些陶器上的紋樣都是由動物形象的寫實而逐漸變為抽象化、符號化的。也正是美作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的過程。書上說的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謂"有意味的形式",正在於它是積澱了社會內容的自然形式。 這些旋轉、重複的美麗的彩陶紋飾也給青銅時代獰厲的美奠定了基礎。當時在國家博物館看到的那些青銅饕餮,所有人看到都被它們的繁文複雜以及當時技藝的精湛所折服,器型之大,裝飾之華麗。不能不讓我讚歎古人的智慧。

  之後又讀了歷代的關於美的代表作品,有些我還是讀不懂的。還要我以後慢慢體會。而且我也發現中國的藝術文化成就和政治社會是不平衡的。在民生凋敝、社會苦難之際,反而可以出現文藝的高峰時期。比如魏晉南北朝時期湧現的一大批藝術家們。如此久遠、早已陳跡的古典文藝,為什麼仍然能感染着、激動着今天和後世呢。但是,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新作。儘管是莎士比亞也不能代替今天的作品。正是這樣,藝術才能變成多彩的巨川。

  美作為感性與理性,形式與內容,真與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是人類歷史的偉大成果,然而,美的歷程卻是指向未來的。

您正在瀏覽: 讀美的歷程有感
網友評論
讀美的歷程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