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舌尖上的中國2觀后感2篇

舌尖上的中國2觀后感2篇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篇一:舌尖上的中國2觀后感

  4月18日晚,暌違兩年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終於被端上電視熒屏的餐桌。一以貫之的解說詞、熟悉的配樂、行雲流水般的旁白和畫面,都讓《舌尖2》維持了上一季的精良和考究。有觀眾直呼“觸動靈魂”,口水和淚水齊飛。

  如果說《舌尖1》開創了國產紀錄片的歷史,那麼,《舌尖2》無疑仍在繼續創造更多的第一。央視1套每周五晚九點的首播,央視多頻道多時段的重複播出,每周只播一集的“追劇”范兒,大型綜藝節目般的廣告投放,不菲的國內國外版權收入,以及大型電商同步跟進的營銷大戰,都將國產紀錄片的市場地位,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我們開始意識到:好的紀錄片,相比肥皂劇與娛樂秀,不僅收視率可以更高,經濟效益也可以更大。“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會成為一個響亮的品牌,不只是名字取得有新意,也不只是因為“吃貨”越來越多;而是因為,這是一部對美食充滿了敬意的紀錄片,它滿溢着對自然饋贈的感恩,對草根勞作的歌詠,和對中國飲食文明的禮讚。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更為鮮明地加強了對社會文化層面的挖掘:從人開始,敘事起興,入眼觀感,入心情感,美食成為背景,靈魂感受觸動。雖然也會有人覺得,故事略顯喧賓奪主,對食物描述太過匆忙,但是一部主題為“探討人與食物關係”的紀錄片,本來就不只是一場美食盛宴,它不是“天天飲食”的菜譜,更不是“美女私房菜”。

  《舌尖》躍出屏幕之外的,有一種媽媽的味道、兒時的味道、故鄉的味道。就像第一集“腳步”中的養蜂人逐花而行,很多人都遠離故土成為異鄉之人,擁有幾千個味蕾的舌頭,卻頑強保存着來自兒時、來自故土的味覺記憶。《舌尖》讓人有種衝動,想要回家再吃一頓媽媽做的飯,跟媽媽學做一道家鄉菜,奔波路上永遠帶一點家鄉美食,認真對待我們的一日三餐。

  對家庭溫情和血緣親情的渲染,也是《舌尖》的動人之處。這是一部美食紀錄片,卻看不到酒店的名廚,只有民間的廚房。用一種平視而非俯拍的角度,講述着市井美食與草根生活,市井味與人文味的和諧混搭,讓人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以美食見人生,將美食寄托在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當中,既是《舌尖》的最大特點,也是其最為成功之處。真正流連“舌尖”的美味,不是價格昂貴的“高大上”美食,而是藏在自然深處溢滿草根味道的食材,以及那些親近它的人,春夏秋冬的辛勤勞作,苦辣酸甜的生存故事。

  篇二:舌尖上的中國2觀后感

  幾經推遲的《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2》)終於在18日晚21點登上了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騰訊視頻也將播出。這檔大熱紀錄片引發的關注度早已呈現,開播前幾天,網友們就自發的在微博、朋友圈中表達了期待之情。

  風格延續的解說詞、不變的配樂,《舌尖2》開篇的親切感撲面而來。然而與第一季的不同在題面上就見分曉了:《腳步》、《心傳》,這些分集名比第一季的《自然的饋贈》、《主食的故事》、《時間的味道》在主題設置更加形而上,其筆觸也更多用到了情感醞釀和編織上,美食部分反倒被壓縮了許多。這令不少搬着小板凳、備着零食等待“深夜報社”的小夥伴們意外的流下了更多淚水,忍住了口水。

  涉及人物更多 情感元素更為突出

  《舌尖》在眾多飲食節目中脫穎而出,靠的絕不只是饕餮的美食,他一方面把美食深埋進最平凡的鄉野民間,一邊把食物上升到民族性和文化的高度,讓觀者不自覺的在舌尖上展現出作為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性。

  為了給弟弟上大學湊學費上山挖靈芝和天麻的藏族小伙白馬,東奔西走從事辛苦的養蜂行業的老譚夫婦,以船為家、奔波在東海上討生活的漁民、行走在秦嶺北麓平原的職業麥客,山東農村製作煎餅的老夫婦……較之上一季,《舌尖》用情感更為充沛的鏡頭,再度瞄準了這塊土地上最可愛的勞動人民和食物間的質樸聯繫,讓人們無法不仰視這些尋常人的身影。

  節目播出中,網友不斷表達着自己的理解:“《舌尖2》第一集和《舌尖1》相比美食顯得不是那麼主要了,突出的是人們的一種情感。”在第一集中,食物的採集者、生產者、加工轉化者都是由人來完成,故事加深了以人為主的敘事習慣,讓人看到更為豐沛的人文氣息,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舌尖上的中國》似乎更應該叫做《舌尖上的中國人》。

  但也有觀眾認為《舌尖2》不及《舌尖1》的渾然天成,反倒是多了幾分刻意:“完全沒了第一季淡然鄉愁的感動滋味,刻意煽情糾結人情鄉味,素材太多展開太廣,有些凌亂。”還有觀眾更加直白的指出該片缺點:“編得像走基層,形在意無存,主題之外承受了太多強加的信息和主觀設計,畫面夠好,剪輯節奏太快。”

  關注時下中國社會的突出問題

  也許是中國最後一批麥客的馬萬全們,無法撼動機械化帶來的職業末路,片中蒼天、麥田、褲帶面、吼秦腔的壯美畫面,竟然讓觀者不自覺的將這些場景與《白鹿原》的語境聯繫起來,職業割麥人的絕唱讓觀眾感動不已。麥客,是中國千百年傳統文化的延續。

  在廣東打工的父母半年來年只能在收割玉米的集結回家小住半個月,而這半個月,恰好是雷山魚醬發酵成熟的時間,在即將離別時,一家人圍在一起吃了一頓用魚醬入菜的團圓飯,獨自留守家中的小女孩李建英卻黯然落淚,因為她沒辦法不讓父母離開,臨走前,她和哥哥為父母裝了一壇魚醬。候鳥打工族,是近年來中國人的巨變。

  在《舌尖1》走紅后,有人採訪到其製片人,其中一位表示在播出前,他們曾對節目中隱含着的,對中國社會問題的揭示而感到擔憂,而如今,《舌尖2》已無必要將借美食寓社會的野心隱藏,僅第一季中,就流露出對空巢老人問題、中國農村6100萬的留守兒童問題的關注,它在記錄下美食的同時,更將中國和國人的巨變用飲食串聯,透着無奈與心酸,正如結尾文案所述:“這是劇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都走得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特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首集美食均出自民間 拍攝技術手段有提升

  首集《腳步》中尚未出現專業大廚製作的精緻菜品,所有美食均為受訪的普通人親手製作。其中的魚醬燉稻花魚、福建泉州蘿蔔飯、山東煎餅卷大蔥引發了各籍貫遊子們的集體思鄉情,人們以在節目中發現家鄉美食為樂,又籍美食抒發思鄉情。不過,片中對各地美食的呈現也意外引發了南北吃貨的爭論,例如在四川養蜂夫婦老譚的飲食中,“豆花”是用來蘸香辣料吃的,而南方網友則延續了此前網絡經典話題“南北食物甜咸之爭”,他們在網絡中玩笑稱:“不要豆花下毒手!”、“竟然有人吃豆花不是甜的!”這類吐槽同樣惹人發笑。

  《舌尖2》運用了現今流行的支持4K的F55攝像機進行拍攝,畫面細節上更為出色,而大光圈的拍攝也延續了對食物色彩的出色呈現,捕捉跳跳魚的一段高速回放讓觀眾感嘆《舌尖》團隊在拍攝和剪輯上的用心和專業,但也有網友指出了細節上的不足,微博網友小柴胡君表示:“白馬為弟弟採集野蜂蜜,一度讓我以為它抄襲了BBC《人類星球》巴亞卡人Tete為妻子攀爬百米大樹采蜜的場景,只是拍攝技巧,機位擺放差強人意,接近樹冠後主人公采蜜過程也已略過不計。”但他也同時認可了《舌尖》的製作用心:“作為一個美食節目來說不能奢求更多。”

  據悉,騰訊新聞客戶端新版增加了評論傳圖功能,觀眾可以在閱讀本文的同時上傳家鄉美食,看誰的家鄉美食更精彩,又看誰不服來辯。

您正在瀏覽: 舌尖上的中國2觀后感2篇
網友評論
舌尖上的中國2觀后感2篇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