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舌尖上的春天(原創)

舌尖上的春天(原創)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大西北隴東人的春天不是眼睛先看到的視覺享受,而是舌尖上先感受到的味覺品嘗。

  雖然春分都過了好多天了,但是隴東的山坡溝窪,依然黑魆魆的死寂,遠山的背陰處還殘留着幾縷冰雪,田野里空曠寂寥,沒有一絲春天的蹤跡。

  隨着天氣由晴朗轉為薄陰,牛毛一般的細雨若有若無的灑落的時候,那向陽的山窪上就熱鬧了起來,三五成群的孩子們,也有婦女,提着小竹籃或者塑料袋,彎腰俯首,專心致志地尋尋覓覓。那是撿拾地軟的人們在尋找地軟。撿拾地軟的孩子們一邊撿地軟,一邊歡快地唱着傳唱了好幾輩人的的兒歌:“羊糞蛋變地軟,芨芨草當證見......”因為地軟多生長在向陽的坡窪上,而陽坡窪是羊最愛去啃草根的地方,有地軟的地方也多羊糞,就給人們造成了一種假象,認為地軟是羊糞蛋變的。

  早先乾燥蜷曲,青黑呆板的地軟,經過春雨的浸潤,一下子變的水靈靈嫩生生的喜人了,黑青色里透出明亮的光彩。人們小心翼翼的撿起一片地軟放在手心裡,看着那顫巍巍的嬌弱模樣,不由人生出憐愛之情,生怕弄傷了它。嗅一嗅那略帶泥土味的清香,頓時肺腑清澈,未曾品嘗就已經是滿心的歡喜了。

  淘洗凈了的地軟,無論是蒸包子吃還是做攪團湯,都是令人饞涎欲滴,百食不厭的絕佳食物。地軟餡的包子,輕輕咬開一口,一縷淡淡的清香隨即在唇齒彌散,那嫩生生的口感更使人食慾大開。每一次吃地軟包子,個個都吃得飽嗝一個接一個的響,可眼睛的餘光還停留在地軟包子上面。地軟做成的攪團湯更是清香四溢,無論是白面還是黃面做成的攪團,只要是地軟做成的湯水,就是胃口再差的食客都會大快朵頤。

  除地軟之外,春天的味道就蘊含在鮮嫩的苜蓿芽里了。

  西北隴東的早春時節雖然是鐵一般的冷硬,似乎被春天遺忘了似的了無生機。但是那些性急的女子娃娃和大嫂們,硬是從陽坡窪的苜蓿地里把春天找尋了出來。她們用小鏟輕輕地刨開浮土,白生生的嫩苜蓿芽就露了出來,那白胖胖的身子頂端亮着一星鮮嫩的新綠,愉悅着掐苜蓿芽的女娃娃們的眼和心。她們的臉因喜悅而顯得紅潤,她們的心因激動而變得歡快,嘴裡不住地哼唱着聽不清楚歌詞的小調,手也似乎比往日更加靈巧了許多。

  掐回來的苜蓿芽,在開水裡略微一燙之後,熗上油拌上鹽,就成了一盤人人爭食的佳肴。或者做一鍋揪面片,最後把洗凈的苜蓿芽青下到鍋里,就成了一鍋色味俱佳的美食。端一碗漂着苜蓿芽的面片,先不忙着吃,等那縷縷清香誘惑得你口水欲流之際,再吃一片面喝一口湯,那略帶土腥的鮮味和那饞人的嫩綠,足以令每一個食客都迷醉在春的清香里。

  西北隴東的早春,就是人們從舌尖上品出來的!

您正在瀏覽: 舌尖上的春天(原創)
網友評論
舌尖上的春天(原創)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