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等風來》影評文章

《等風來》影評文章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等風來》影評文章

  生活與工作

  如果沒有原著小說《遊記,或是指南》補充的話,電影《等風來》很難算得上是一部成功甚至完整的影片。情節鬆散,人物性格勾勒不明晰,連故事表達都並不完整。於是,我只能安慰自己,也許這是導演要讓觀眾自己頓悟些什麼吧……

  無關文藝青年的旅行意義,無關仁波切或者苦行僧,也無關“佛光籠罩,幽靜深遠”,小說的全部在我看來,只是讓讀者思考一個問題:生活的本質應當是怎樣的?

  程羽蒙,一個在小城市長大的女孩兒,原本純樸善良的她,曾經也和李熱血一樣傻傻的有着一副熱心腸。然而這些都隨着她來到大都市之後逐漸的改變。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的艱辛讓她在這個浮躁的環境中慢慢迷失自己。虛榮成為了她與人接觸時的心靈面具。然而在一顆虛榮的心裏面永遠都有一個卑微、無助的自己。所以,當程羽蒙越來越懷疑自己是否過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之時,陰差陽錯的,她也開始了一段尋找幸福的旅程。

  結局,像一面鏡子。

  “不管你有多着急,或者你有多害怕,我們現在都不能往前沖,衝出去也沒有用,飛不起來的,現在的我們只需要,等風來!”相信當程羽蒙在魚尾峰等待滑翔之時,每個讀者也會把自己置身其中,思考着什麼。而我,彷佛也從程羽蒙的身上看到了一個虛虛實實的自己。

  自多年前從小城市初來乍到,到如今入台已是10年有餘。10年,當年的我現在已然為人妻、為人母,生活上從照顧好一個人變作料理好一家人,繁瑣中帶着甜蜜;10年,在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當初弱不禁風的小女子已然成了能獨擋一面的女漢子!10年,物是人非,卻不忘初心。若不是抱着堅定的工作信念和理想,這段人生旅程何以一走就是10年!

  程羽蒙尼泊爾之行的任務最後其實並未完成,但是她找回了自己,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其“幸福之旅”也讓我在工作方面頗受啟發。

  首先,深入群眾才能獲得新鮮的題材。少唱四季歌,增加“體驗式報道”。記者的“參與”和“體驗”,能讓報道更立體,現場感突出。報道更有說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更能體現“三貼近”。要深入採訪,融入感情,抓住體驗的過程並感知、感受,才能讓受眾有更好的現場感。

  其次,“深度報道”越來越成為讓受眾從信息量巨大卻顯單薄的新媒體回歸傳統媒體的有效途徑。我們可以做精做優“深度報道”,把21視點打造成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品牌欄目。

  誠然,環境可以改變人,而人也可以突破自我,不斷的適應環境。所謂適者生存,大抵如此。而這,也就是生活吧。(可樂媽)

您正在瀏覽: 《等風來》影評文章
網友評論
《等風來》影評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