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觀美國電影《法官老爹》有感

觀美國電影《法官老爹》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永不消弭的法官尊嚴——觀美國電影《法官老爹》有感

  文·農群惠

  漢克是一名非常優秀的職業律師,因與父親不和,長期在外工作。一日,傳來母親逝世的噩耗,他踏上回鄉歸途。漢克的父親是公正嚴明的法官帕爾默,備受人民的愛戴,而此次漢克回鄉期間父親被指控駕駛車輛謀殺年輕人馬克。漢克作為代理人出庭為父親辯護。通過劇情的推進,案件偵查階段查明了死者馬克是曾被帕爾默法官判刑兩次的罪犯,第一次是因為馬克威脅要傷害自已的女朋友霍普,帕爾默法官判他監禁三十天。出獄后馬克真的把霍普殺害了,帕爾默法官判決其服刑二十年。在案件調查過程中,帕爾默法官一直聲稱自己是無罪的,他確信自己沒有殺害馬克,並不同意漢克以醉駕肇事而非謀殺進行抗辯。因為他在乎一個法官的聲譽,不希望讓人民認為他是一個酗酒的法官,從而質疑他的職業素養,堅持讓漢克為自己做無罪的辯護。然而,在庭審時,一段案發當晚超市的監視錄像在法庭播出時,帕爾默法官踉蹌兩步沉默了,漢克也發現父親的異樣。庭審結束后,帕爾默法官急病住院,漢克才知道在幾年前父親已確診患了癌症,一直在接受治療,治療產生的副作用是出現失憶的狀況。在醫院,帕爾默向漢克坦言看到錄像后他才想起當晚的事情,他確實用車輛撞死了馬克。漢克作為一個出色的律師,他希望父親保持沉默,因為在控方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帕爾默法官犯罪的情況下,根據疑罪從無的原則,這場官司的勝算很大。

  電影最高潮的部分,在最後的庭審,帕爾默法官當庭承認是他故意撞死了馬克,全場嘩然。而漢克仍沒有放棄通過父親的病情為父親作無罪、罪輕的辯護的想法。漢克問父親:"為什麼第一次時判了馬克三十天,以馬克的罪行完全可以判一年。讓他冷靜也許就不會殺了霍普。"帕爾默法官說出了隱痛多年的想法:"因為看到他就像看到了你,一樣的叛逆,一樣的輕率,看到他哭讓我想到了我的二兒子(漢克),我只想抱住他並告訴他事情本不該這樣。如果他迷失了,我想有個人能幫助他,正如我想有人幫助我的孩子一樣。"聽到這些,漢克問他:"為什麼我的記憶中與你的不一樣?"帕爾默法官回答到:"看到你我想到了他。"這時漢克流下了眼淚,他終於明白了這些年來為何父親對他如此嚴苛及不近人情,皆是因為父親對兒子的慈念沒有重判馬克而使年輕的女孩霍普受害。這份糾結於心的愧疚讓他對兒子的愛變得很複雜,就如同自己的內心一樣複雜,愛、悔、恨交集。

  全場的旁聽人員及陪審員們都沉默了、感動了。最後,陪審團的判決為一級謀殺不成立。當時場上所有的旁聽人員都鼓掌了。其後陪審團認為帕爾默的故意殺人罪成立,法官判決其入獄四年。在場的旁聽人員都為這位老法官感到惋惜。

  作為一名基層法官,看完這部電影后我陷入了良久的沉思。在影片中通過對一起故意殺人案的偵查、庭審到宣判三個階段情景的細微描述,向觀眾傳達了兩個主題:一是父親與兒子分別為法官與律師,因職業的立場不同所表現出來的不同邏輯思維與職業特徵。二是如何通過一個法官的內心、行為、態度作為媒介,讓人們見證,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既基於法律準則也基於一顆仁慈的心。也讓人們見證,即便是法律的實施者,在犯罪后也必須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邪惡勢力與私權利都不可能凌駕於法律之上,進而實現法律實體價值與程序價值的辯證統一。

  朱蘇力的《美國的法學教育和研究對我們的啟發》中寫到,美國法律訓練屬於職業訓練,其目的是培養合格的律師。法學院對學生的主要要求,是了解法律(判例),了解運用法律的必要程序和技巧。因此,在法學院,從教授到學生,所關心的都是"什麼是法",而不關心"什麼應當是法".電影中的漢克很明顯地體現了這一觀點,不管是他在影片開始時代理案件的表現還是他為父親出庭時的表現,時刻都展現他十分嫻熟追求勝利的訴訟技巧。他追求的是一個勝訴的結果,首先想通過醉駕為父親辯護以助父親逃脫罪責,再次在父親自認其罪后仍希望能通過父親的病情博取陪審團的同情以達到其為父親減輕罪行的目的。他的行為淋漓盡致地將一個律師應當具備的職業操守表現出來,以當事人的最大利益作為其終極目標,儘可能在程序上為當事人爭取到最大的勝訴機會。漢克如此巧思辯才,為帕爾默法官最後的認罪實現的正義效果設下了極大的反彈空間,給觀眾心靈上的衝擊。

  馬克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殺人犯。在影片中,帕爾默法官所承受的愧疚感的源頭是對兒子及年輕孩子們的仁愛,他的初衷只是希望輕判能讓迷途的孩子擁有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偏偏事與願違。他所承受的沉重無法言明。他只能通過對兒子的嚴苛來減輕霍普受害帶給他的愧疚感。但是馬克說帕爾默死去的妻子與霍普的墳墓很近,並口出惡言,壓垮了他累積成疾的道德防線。必須正視的是帕爾默法官開車撞死馬克的行為是負面、惡劣的,是必須譴責、必須接受法律制裁的,他錯在於用一種極端的方式去救贖自己的靈魂,尋求解脫。然而,作為一名資深的法官,帕爾默深知培根說的"一次不公正的審判相當於污染了整條河流"這句話的意義,更深知什麼應當是法。在判例法體系的國家,一個案件的審判結果是舉足輕重的,如同一條河流的源頭,其正義與非正義將會影響整個法律體系的價值取向。如果帕爾默法官一直保持沉默,他便能在控方證據不足以及漢克高超訴訟技巧的幫助下逃脫法律的制裁。但是帕爾默法官四十年的法官工作,讓其一直站在天平的正中央,定分止爭,公平正義的彰顯是他職業人生的核心價值。其職業特點、行為模式決定了在面對是與非上的抉擇。為此,才有了他在影片中庭審時的自認其罪,還原事實真相,坦然面對公平審判的舉動,最終使正義得到彰顯,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溯本清源。

  法律規範具有評價作用、預測作用、教育作用,通過法律的實施,法律規範對人們今後的行為發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而法官作為法律的實施者,其行為具備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人們的社會背景不同、教育程度不同,使人們對於法律的理解與認識是不同的。然而法官的行為會演變成為一種思想、觀念和價值灌輸給人們,使人們在心中確立法律的信念,確信法律具有正義的價值。影片中的帕爾默,一位從事四十多年審判工作的老法官,一個手握天平與利劍的公平正義守護者,他比任何人都尊重法律、精通法律,他對於法律的法定程序的了解更甚於兒子漢克。他自認其罪,讓人民看到了正義的光輝,一個把法律的公正性置於自身自由之前的法官怎會不公正?怎會偏私?又怎麼會肥己自利?他所表現出的坦蕩讓人民確信了法律的公正,見證了法律的榮耀,其賦予法官職業的尊嚴,永不消弭。

您正在瀏覽: 觀美國電影《法官老爹》有感
網友評論
觀美國電影《法官老爹》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