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肖申克救贖觀后感

肖申克救贖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肖申克救贖觀后感 標籤:肖申克的救贖 春晚觀后感

  篇一:肖申克救贖觀后感

  近日讀熊培雲的《重新發現社會》,其中多次提到美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熊培雲的書是把電影來論述自由的。想起自己的影庫里早就下載了這部電影,礙於該影片屬於兩個小時以上的超長片,一直擱置着想找空閑的時間看,今日忽得空閑,一個人找出影片靜靜地看完。

  原來,電影是可以這樣拍,電影是可以這樣看,電影更是可以各人各有各的解讀!

  先說電影是可以這樣拍的:劇本來自一個短篇小說的改編,長達兩小時二十分鐘的電影可以把長達二十年的冤案發生、入獄、越獄簡練到總共不到十分鐘的交代,剩下的所有的時間,都交給了人性、自由的描寫!雖然沒有看過原着小說,但是憑藉常識,想必靠情節吸引讀者的小說應該無法做到這樣的結構,但是電影做到了。

  再說電影是可以這樣看的:類似題材的電影不少,記得前幾年還有過特別火的美式長篇電視連續劇《越獄》,想必大家記憶猶新,一般此類題材,賣點都是冤案的本身、越獄或者翻案的過程、以及越獄或者翻案后或光明或黑暗的結局,劇情反應的人性、感情之類的,觀眾必須通過情節去了解、理解。可是,熊培雲因為《重新發現社會》一書主題的需要,從電影中看到了自由和限制這一哲學的矛盾,如果按照《重新發現社會》一書的邏輯,你的確會把電影中隱含的這一主題放大。可是我相信,熊培雲只是出於他的着作論點的需要才這樣寫的,其實他和我,或者和你們大家一樣,從電影中看到了人性,當然也看到了自由和限制的矛盾。

  最後說一下,電影是可以各人有各人的解讀。其實這個話題我根本解釋不了,既然命題就是各有各的解讀,我如何替每個人來解釋?我只是想說,我們中國現在的電影,就像中國學生的作文,必須按照老師要求的“中心思想”去寫,文章結構也必須符合老師布置的要求;而老師要求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結構,又必須是按照升學考試的大綱要求來作。

  行文到此,大家應該明白,其實我要說的,既是電影,也不是電影。

  說的是電影,希望我們不要以為世界上只有好萊塢才有電影,也不要以為好萊塢只有 3D 大片和“越獄”,好萊塢也有“肖申克的救贖”!

  說的不是電影,希望我們的生活不要像我們學生的作文一樣要有“中心思想”,即便要有“中心思想”,也不要有規定表達“中心思想”的格式。

  篇二:肖申克救贖觀后感

  前幾天,朋友推薦了一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忙裡偷閒看完后,直到今天才有時間表述我的感動。

  總體感覺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勵志影片。講述的是1947年,銀行家安迪因酒醉后誤被指控殺死了妻子和她的情人,而被判無期送進肖申克監獄。他在獄中與囚犯瑞德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並充分利用自己在稅務上的專業知識跟獄警打成一片,執着的改變獄中文化。當他得知自己含冤卻又申訴無望時,表面上不動聲色,卻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從自己挖了二十年的隧道中重新獲得自由。

  自由

  我認為,自由是《肖申克的救贖》的第一主題。這是一個不僅從現實意義上越獄的故事,也是從精神意義上越獄的故事。

  影片中有三次展現“自由時刻”的場景。

  第一處:金色的夕陽、漆黑的屋頂,一群犯人安逸的享受安迪幾乎用生命換來的冰啤酒,表情是那樣的恬靜,安適,“彷彿自由人在修葺自家屋頂”。

  第二處:安迪將門反鎖,播放《費加羅的婚禮》中的一段二重唱。悠揚的歌聲飄出揚聲器,聲音到過的地方,所有的人都拋卻憤懣,狠毒和怨怒,安祥的佇立、抬頭、仰望、傾聽。

  第三處:影片結尾,瑞德踏着金黃的沙灘一步一步走向安迪,安迪停下手中的工作,明晃晃的陽光,碧藍純凈的太平洋下兩人緊緊擁在一起。

  三處場景串聯了一條漫長的自由之路。只因:“這個世上有種鳥兒是關不住的,因為它翅膀的每片羽毛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貪婪的典獄長殘殺了知悉真情的年輕人後,更加堅定了安迪逃跑的決心。特別是片中安迪爬出500碼的排泄管,褪去衣衫,伸出雙臂擁抱風雨時,我被真切的震撼。人,為了生存,追求自由的力量真是無法估算呀!裴多菲說的真好:“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生命如旅程,每個人都在行走。行走中,我們要體味艱辛,接受得失。所以,安迪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性格的堅強和鬥志的不屈,更有心靈上對世人的救贖。珍惜今天,珍惜擁有,珍惜自由,你便是世上最富有的人!

  希望

  希望,是我給《肖申克的救贖》定位的第二主題。

  一個人力量的大小,很大程度取決於潛在的希望有多遠大。希望不需要過份的熱情,太熱情的希望只是靈魂深處偶爾的衝動。

  肖申克是一座黑獄,一座吃人的監獄。可無論它多麼黑暗,都是關不住希望的。凡事皆因希望而起,因希望而終,凡事只要有了希望便成為可能。有了希望,肖申克不過是一座形同虛設的監獄。有了希望,一把小錘可以救贖自由,救贖生命。有了希望,安迪在救贖自己的過程中可盡情的享受,並將這享受到的樂趣播種於每個獄友的心裡。

  影片中,安迪和瑞德有這麼幾句對白:“忘記在這世界上,還有這不用高牆柵欄圍起來的地方,還有你自己心裡的,他們拿不走、碰不到的東西,屬於你自己的東西。”“你指什麼?”“希望!”……

  我們每個人既是平平凡凡的,也都是獨一無二的。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須知道自己要什麼,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做自由出色?還是平庸無奈?正所謂,希望就是使人有所突破的“種子”。

  肖申克監獄雖然殘酷,但安迪一直堅守希望,而且他的希望是灰暗的高牆無法阻擋的,是冰冷的囚室無法泯滅的,比如影片中安迪6年後第一次收到200美元的擴建資金;再比如安迪每周寫一封申請擴建肖申克監獄圖書館的信,到後來每周兩封,十多年堅持——從未放棄……安迪擁有希望,擁有了活下去的勇氣,也擁有了最終成功逃離監獄的“偉大”。

  由此可見,希望是自由飛翔的小鳥兒,是四處流動的空氣,是時時存在的呼吸,是任何力量永遠無法遏制的,是所有污穢都無法染指的。

  恐懼可能讓人淪為囚犯,希望卻能讓人重獲自由,希望永存,生命不息!

  友誼

  整部影片中沒有男女凡俗的愛情糾葛,反而讓我體味到了人情和溫馨——冷酷的監獄中一樣可以建立真摯的友誼。

  人這一生友誼是很寶貴的,許多時候,我們的生命會因友誼而精彩。

  肖申克監獄中犯人,沒有溫煦的晨光,沒有純凈的空氣,沒有聖潔的精神寄託,幾十年如一日的活着……直到,安迪冒死為他們成功爭取啤酒,他們回遞給安迪;直到,他們幫安迪挖做象棋的石頭;直到,安迪擅自給他們播放歌曲;直到 老布信中深深地眷戀和歉意;直到安迪為瑞德買口琴;直到安迪在石堆下留給瑞德的糖果盒……友誼就這麼在無形中沉澱,在無意間深入骨髓。

  犯人也是人,和自由的人一樣,需要關心,需要呵護,需要珍惜。甚至比自由人更迫切的需要。在肖申克監獄中,一些很平常的東西,卻能夠讓我們領略到他們互相支持、幫助和激勵的情誼。只因環境特殊,所以彌足珍貴。特別是影片的結尾,安迪和瑞德海邊重逢,兩人暢快淋漓的笑容更是讓人無比羨慕。那笑容在天地間飛越,在人們內心深處回蕩……

  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毫無疑問這部影片中的安迪是堅強的,因為他拯救了自己,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並開始了新生活。安迪也是偉大的,因為他在自救的同時,也拯救了瑞德,沒有讓其步老布的後塵。希望是美好的,自由是嚮往的,人間至善的事物是永遠不會消逝的。

  春日的午後,我聽着純音,回味着情節,靜靜地敲擊這些文字,也是一種美的享受。

  篇三:肖申克救贖觀后感

  昨天晚上,李老師帶領我班學生看了一部電影,電影主要講述了在美國一所監獄里所發生的故事,電影里的主人公深深地將我打動。主要是主人公杜弗瑞。安迪成功越獄的故事。尤其是杜甫瑞那種不畏艱難險阻,堅持不懈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學習的。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安迪因誤判關押在美國的監獄里,但他不想一輩子帶着這裡,他渴望有屬於自己的自由生活,於是湯米的入獄和湯米的死亡使安迪產生了逃出去的念頭,安迪用一把小鐵鎚花費了將近二十年的時光與精力。我都不敢想象安迪是怎樣在那些沒有心肝,認為刑具和配槍才是王法的獄警的眼皮底下挖掘出了這麼一條通往安迪所渴望的生活之路,當日安迪向瑞德買鐵鎚時,他曾說,如果你想逃出去的話,別妄想了,那是不可能的,如果用這把鐵鎚,至少六百年。可這並沒有打垮安迪的信心,他用了不到六年的時光,讓自己逃離了那個如同掉進阿鼻地獄的人所停留的地方,在這所監獄里的獄警,我感覺裡面的獄警都是一些沒有良好的人,因為他們從來都是用刑具和配槍說話,在這些人看來,彷彿這流水般的刑具和配槍才是王法,而那些犯人更是像一隻只的機器人,獄警讓幹什麼他便做什麼,沒有一點自己的思想和主張,每天過着一天一天重複一樣的日子,做着一樣的十強,只不過日子在自己的手中一天天地毫無意義的溜去,同時自己也已經從一個威武的少男變成一個蒼顏白髮的老人了。

  這部電影使我讀懂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恆心,有毅力,要有堅持不懈精神。不能因為一點困難就去退縮,就要放棄因為只有堅持,才有可能成功,堅持,是你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也在最重要的一步。

您正在瀏覽: 肖申克救贖觀后感
網友評論
肖申克救贖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