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兔子洞觀后感

兔子洞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兔子洞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兔子洞觀后感

  半個月前,看完影片《兔子洞(Rabbit Hole)》后,在微博上隨意寫下了這樣的話——“那種讓失去孩子的夫婦一起座談的心理治療方式,基本上很扯,只會讓他們更陷入其中,所以影片《Rabbit Hole》中,有人參加這種活動6年多還沒從喪子陰影中走出。其實每個人走出陰霾的方式不盡相同,但大都需一個適合自己心性的藥引子,不過到最後,一切還得靠自己……”

  顯然,對這樣一部涉及心靈傷痛、家庭創傷的影片,僅僅寫這麼一段隨意的話是不夠的,而且,很個人地認為,這種傷痛不會消失,它會始終存在,只可能暫時止痛,找到繼續生活的出口和方式,但在以後的歲月里,曾經發生過的悲劇會像一個不遠不近的陰影,始終圍繞着餘生,且不時地跑出來撕咬一下心神,這種狀況會一直延續到遭遇過不幸的人老死。

  總的來說,這部影片有很多心理糾葛和情緒釋放的戲份都被呈現得令觀眾感同身受,這或許和導演約翰·卡梅隆·米切爾有過類似的經歷有關,他在少年時失去10歲的弟弟,對家人而言——“這是一件突如其來的意外事件,它永遠地改變了一個家庭,直到現在我們還在從創傷中恢復着”。

  影片配樂頗有治癒系的味道,娓娓道來,貌似輕輕裊裊,實則入心入情,和影片舒緩的節奏、冷色調的場景、相對內斂的表演相得益彰。影片伊始,主婦貝卡看似平靜而忙碌地栽種着家居花圃,只是,那種平靜忙碌里透着股子疏離凄冷,是一種自我封閉的平靜,一種無意識的忙碌。素麵馬尾、雙眼無神、沒什麼特別的表情——妮可·基德曼此次一出場就很有戲。

  可以說,在看到這部影片時,除了感觸良多外,還欣慰地看到妮可有慧眼,她的慧眼令戲劇版《Rabbit Hole》有了影版,也很欣慰地看到她同時勝任了製片一職,更欣慰的是,她此次的演技精進,近幾年她的確沒奉獻過好的影片和好的表演,而此次出演的有着喪子之痛的主婦,妮可將其痛苦的內心、敏感的神經、複雜的情緒和難以釋放的悲慟都拿捏得入木三分,彷彿她就是貝卡,那個在8個月前因車禍失去4歲兒子的不幸母親。倘若她戲中的丈夫、飾演休伊的艾倫·艾克哈特的戲再精一些,在表演上形成對等的互動,就再好不過。而美片美劇中的常見配角、韓裔的吳珊卓飾演的同樣遭遇喪子之痛的母親,戲份不多,卻很出彩。

  該片還被譯為《出口》、《愛的拐點》、《心靈觸洞》,無論哪個譯名,似乎都表明人們在遭遇巨創后,需要一個宣洩的出口,一個釋放的契機,也就是前面說過的“藥引子”。片中的休伊在不堪痛苦之時選擇了麻痹自己,所幸他最終選擇了回歸,看似沉默平靜的貝卡則選擇了和“肇事”青年漢森溝通,而有關那幾次接觸和溝通的表演,顯得頗有層次感,彷彿在不斷深入地舔舐清理至深至痛的傷口,而有些清理必須是掏心挖肺連着血淚的。的確,即便心痛死若干回,生活還得繼續。

  片中漫畫高手漢森的那副彷彿迷宮般的畫,似乎在暗示着人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關聯,彼此串聯,彼此牽動,羅曼·羅蘭這樣寫過——“人生就是幾度死亡和幾度復活的連續”。芸芸眾生,似乎很少有人夠幸運,能例外。

您正在瀏覽: 兔子洞觀后感
網友評論
兔子洞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