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倍數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3的倍數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3的倍數教學反思
在學習3的倍數中,剛開始,通過複習2,5的倍數,孩子們都能對數快速做出判斷,適時的給出3、4、5三個數拼出2的倍數和5的倍數的數,在給出讓孩子們猜測3的倍數的特徵?孩子們的定勢思維是個位為3的倍數,在此基礎上,讓孩子們進行判斷,出現認知衝突,迫使孩子們繼續尋找新的途徑去解決。在百數圖上,由孩子們找出3的倍數的數,並觀察3的倍數有什麼特徵。孩子們在彙報特徵時,出現“我發現每個斜排個位上的數都減少一”“我還發現每個斜排十位上的數都減一”適時的引導孩子們觀察一個加一一個減一那麼也就是說每個斜排的數的各位加起來都是相同的?這時孩子們還發現“第一個斜排加起來都是3”“ 第一個斜排加起來都是6” “第一個斜排加起來都是9”……這時候,離教學目標更為接近,讓孩子們觀察每個斜排這些3的倍數特徵,得出都是3的倍數的猜測,並進行驗證,得出3的倍數特徵。再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3的倍數的特徵后,讓孩子們對於3的倍數特徵有更深的認識。
孩子們可以發現我們老師在備課中忽略的知識,讓孩子們充分發言,並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才能引導出孩子們對於他們來說更為直接的認知方式。
篇二:3的倍數教學反思
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很大的積極性,從而產生某種肯定的、積極的情感體驗。下面,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結合學生的年齡及思維特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談幾點體會。
一、創設探索性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現代教育理論曾提出過“三主”的觀點:即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的發展為主線,以學生探索性的學為主體,以教師創造性的教為主導。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設一個探索性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各個側面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教學重點,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又是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難點,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做了這樣的設計。我先出示長方形框架並告訴學生長方形長3分米,寬2分米,請學生說出它的面積,然後教師捏住長方形框架的一組對角向外拉,長方形變成了平行四邊形。這時我提問:同學們能說出它的面積有沒有變化嗎?學生l回答:它的面積不變,還是6平方分米。學生2回答:它的面積變了,比5平方分米小。此刻,教師不必急於肯定或否定這兩位學生的回答,給學生留一個懸念,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到底是多少?怎樣求得呢?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他們一定會探索其中的緣由,而教師就應該給學生創設這種情境,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探索,自己得出結論。這樣,學生求知慾望就被有力地激發出來,這種學習效果要比教師硬塞現成公式要好得多。
二、創設競爭性情境,引發學習興趣
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的慾望激發起來”。我們既然處在一個大的競爭環境中,不妨也在我們的小課堂中設置一個競爭的情境,教師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教學中做到“低起點,突重點,散難點,重過程,慢半拍,多鼓勵。”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促進所有學生比、學、趕、超。例如,在一次數學教研活動中,一位教師就根據教學內容並針對小學生心理特點設計了這樣一種情境。講授“8的認識”,在做課堂練習時,教師拿出兩組0至8的數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隊,女隊進行比賽。雖然此刻教師還沒宣布比賽的規則和要求,可是全體同學已進入了教師所設置的情境之中,暗中為自己的隊加油,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引發出來了。
三、創設遊戲性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好動、好新、好奇、好勝的思維特點,設置遊戲性情境,把新知識寓於遊戲活動之中,通過遊戲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慾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於高度集中狀態,在遊戲中得到知識,發展能力,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課堂訓練時,組織60秒搶答遊戲。教師準備若干組數學口答題,把全班學生分為幾組,每組選3名學生作代表。然後由教師提出問題,讓每組參賽的學生搶答,以積分多為優勝,或每答對一題獎勵一面小紅旗,多得為優勝。學生在遊戲中大腦處於高度興奮狀態,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並受到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創設故事性情境,喚起學習興趣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我們認為這正是教學的本質所在。我們在數學教學中適當地給學生營造一個故事情境,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例如,在教學”比的應用“一節內容時,在練習當中我為同學們講了一個故事:中秋節,江西巡撫派人向乾隆皇帝送來貢品——芋頭,共3筐,每筐都裝大小均勻的芋頭180個,乾隆皇帝很高興,決定把其中的一筐賞賜給文武大臣和後宮主管,並要求按人均分配。軍機大臣和|了馬上討好,忙出班跪倒”啟奏陛下,臣認為此一筐芋頭共180個,先分別賜予文武大臣90個,後宮主管90個,然後再自行分配“。還沒等和|說完宰相劉墉出班跪倒”啟奏萬歲,剛才和大人所說不妥。這在朝的文官武將現有56位,分90個芋頭,每人不足兩個,而後宮主管34人,分90個芋頭,每人不足三個,這怎麼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數一樣多“。皇上聽後點點頭”劉愛卿說的有理,那依卿之見如何分好?“此時,學生都被故事內容所吸引,然後讓學生替劉墉說出方法,這個故事把數學知識寓於故事情節之中,從而喚起學生學習興趣。
五、創設操作性情境,調動學習興趣
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創造精神。
例如,在講”軸對稱圖形“內容時,教師提前讓學生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平行四邊形和幾種三角形的紙片。讓學生試做每個圖形的對摺,使圖形對摺后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操作后發現有些圖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圖形不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且有力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情境設計,不但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樂趣,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的精神。
篇三:3的倍數教學反思
在教學3的倍數的時候,先複習2的倍數和5的倍數的特徵,然後出示1——100的數,讓學生找出3的倍數,然後讓學生觀察這些數有什麼特徵。出現的情況有:1.3的倍數跟個位有關;2.這些3的倍數都相差3;3.這些3的倍數排列時是斜着的,幾乎沒有人考慮到各個數位和。
看到這三個出現的情況,我有些發暈。分析可能有這樣原因,一是學生受2和5的倍數的特徵的影響,因為2和5的倍數的特徵都只考慮個位,所以3的倍數也就考慮個位了;二是學生受1——100這些數排列的影響,只看整體排列的規律和所在位置的特徵或者這一列數的特徵,沒有考慮個體數的特徵。
只有張靖晨說了12就看1+2=3,3是3的倍數,所以12就是3的倍數,她的回答就像救命稻草,我抓住她的話讓同學去驗證她說的是不是適合每個3的倍數,驗證的結果證實了張靖晨的想法是對的。這是特徵是在兩位數範圍內驗證的那麼三位數以外的數3的倍數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特徵,繼續找幾個數驗證一下,結果適用於所有的數。這樣3的倍數的特徵就自然總結出來了。其實如果張靖晨不說這規律,我也是要提示學生往這方面想的。學生不會或者想不到的時候,老師適當的給與指導和提示,為學生的學習和研究指引一條正確的路是必須的。
相關範文
- ·《3的倍數的特徵》教學案例反思
-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 ·約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 ·倍數和因數教學反思
- ·成數教學反思
- ·倒數教學反思
- ·函數教學反思
- ·反比例函數教學反思
- ·相反數教學反思
- ·用字母表示數教學反思
- ·中位數教學反思
- ·正負數教學反思
- ·質數和合數教學反思
- ·小數教學反思
-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
- ·認識分數教學反思
- ·眾數教學反思
- ·正數與負數教學反思
- ·二年級認數教學反思
- ·素數和合數教學反思
- ·生活中的數教學反思
- ·分數乘整數教學反思
- ·愛情公寓3的經典台詞
- ·與過去和解——寫給2013的自己
- ·荷花香,留給2013的夏天
- ·1753的暢想
- ·123的心情
- ·寫給2013的夏天
- ·私人訂製:2013的覺醒
- ·2013的伊始的記憶
- ·2013的我《回楓葉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