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二年級認數教學反思

二年級認數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二年級認數教學反思 標籤:一年級 語文教學

  篇一:二年級認數教學反思

  《認識乘法》二年級上冊的內容,是乘法認識的第一課時,本節課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乘法,能正確讀寫乘法算式,能正確將連加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初步體會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並且本節課還要注意對學生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本課的重難點是要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突破這個難點的關鍵在於學生對“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的理解。

  首先,通過學生所熟悉的兒童遊樂園遊戲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並算出各個遊樂項目的人數,引導學生用連加的方法解決問題,在這個教學環節中,要注意讓學生觀察圖形,如摩天輪、過山車、小火車,他們是幾個幾個坐在一起的,有幾組等等,初步體會“加數相同”。

  其次,通過讓學生擺小棒的動手操作活動,進一步來體會,如讓學生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先擺一個,在擺第二個,第三個……再讓學生說出自己所擺的圖形,一個要幾根小棒,2個呢,3個呢……這時可以讓學生說出“相同加數”是幾,有幾個。

  有了前面的教學鋪墊,後面再引入乘法時,就水到渠成了,而且,學生在練習最後的將連加改寫成乘法的訓練題時,解決相對輕鬆了。

  由於是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對低年級學生來說,不易掌握,尤其是後進生對新知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本節課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1.對新知的理解和掌握,沒有很好的面向全體學生,從後續的作業情況看,少數學生不能正確改寫,說明他們對加法和乘法的聯繫,沒有多大的體會,他們的思維還停留在加法中。

  2.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有待加強,幾個精彩的回答只局限在那幾個優秀學生中,所以,為了教學的節奏,忽視了對班級多數學生的訓練,如何把握好這兩者的度,是後面的教學中要注意的。

  篇二:二年級認數教學反思

  回顧整堂課,有幾方面:

  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意識。 《數學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 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漸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 因此,我充分給了學生的自由實踐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擴大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加強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繫。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經歷“ 找一找” 、“ 折一折” 、“ 比一比” 等活動過程,通過動手操作,探索角的特點認識角,體會數學與實際的密切聯繫。

  二、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思考的學習習慣,增強合作探究意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角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在學生頭腦中已經有了一個模糊的概念。這些都是教學新知的生活基礎。但學生有可能混淆生活中的角和數學意義上的角。本節課要在學生已有經驗基礎上抽象出角的圖形,使學生建立角的表象,認識數學意義上的角,為下節課認識直角作好知識準備。同時,這部分知識能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與數學知識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它們雖然貌不相似,理卻相通。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幫助學生建立起實物與概念間的聯繫,化抽象為具體,就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的本質,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在找角的特徵時,我意在引着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尖、線等,從而再轉到數學中的語言:角、邊等。但孩子的認知前提卻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說不到點上,只說成折、橫,他們的回答讓我也無所適從。而有的學生則無所不知,直截了當地說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稱。

  篇三:二年級認數教學反思

  “時分秒”這課,由於時間單位對於學生而言是比較抽象的,因此“時、分、秒”的認識是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中一個難點內容。儘管學生是初步研究有關時間的知識,但生活中學生對於時間已有了相當多的感性知識,切身感受到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勞動都與時間息息相關。在上這單元前,我將學生原有的關於時間的知識與生活經驗在課前做了個測試,發現班上的學生幾乎不能正確讀出鐘面上的時刻。針對這一現象,我從四個方面開始教學:

  一是認識鐘面。我利用教具鍾讓學生知道鐘面有哪些部分組成,各表示什麼。

  二是認識時間:時、分、秒,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在讓學生理解時與分的關係時,又用教具向學生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從而揭示時與分的內在聯繫。

  三是學習看鐘表的方法。

  四是掌握時間的寫法,並能用這幾種寫法寫出種面上所反映的時刻。我還把這課延伸到課外,讓他們隨時看鐘或表,讀出自己在什麼時間作什麼事,加強練習。

您正在瀏覽: 二年級認數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二年級認數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