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認識分數教學反思

認識分數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認識分數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認識方向

  篇一:認識分數教學反思

  第五單元《認識分數》,並對這個單元進行了檢測。通過檢測,發現學生基本掌握了這個單元的內容,而且可能是因為試卷比較容易的原因,考試的分數都很高。但是,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對這個單元的教學進行一個小結,反思教學中的得與失。

  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分數意義的認識,分數大小的比較以及分數的加減法。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是初步認識分數,而在五年級的學習中將系統地認識分數。因此,我覺得在這個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1、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和理解分數。

  分數概念是學生初次接觸的重要基礎知識,學生建立這個概念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教師要創設具體生動的問題情境,激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利用實物操作、直觀圖形等手段,幫助學生逐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素材。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學生觀察、猜測、實驗、操作、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過程。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學習素材,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在自主的數學活動中理解數學、體驗數學。

  3、把學習分數加減運算與解決問題的過程結合起來。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分數加減計算,有助於學生理解分數加減的實際意義,體會學習它的必要性。在探索分數加減算法時,老師要藉助圖形直觀,算理和算法就不難被學生理解和掌握了。

  篇二:認識分數教學反思

  認識分數是學生對數的概念的第一次拓展,而分數的意義也比較抽象,所以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本節課《認識分數》是認識一個圖形或是一個物體的幾分之一。在分析完教材之後,我將這堂課的教學重難點定在體會幾分之一的含義。

  1.本節課着重幫助學生認識1/2。

  首先通過分蘋果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在分東西平均分得的結果不能用整數來表示時,我們就用分數來表示。這裡不僅解決了平均分一個蘋果這一問題,同時也交代了分數的由來,讓學生感受由於生活的實際需要,才有分數的產生。提出1/2這個分數后,借圖意來理解1/2的含義,着重理解“平均分”;接着以1/2為例讀寫分數,知道分數的各部分名稱。接着讓學生在各種圖形上找1/2並塗一塗,從而感受無論是物品還是圖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2.認識幾分之一。

  這一環節是在學生掌握了1/2了含義之後,延伸到1/n的理解。在讓學生認識了幾分之一后,我拿了三個不同圖形的四分之一,讓學生觀察,它們都是把圖形平均分成了四份,圖形不同是沒有關係的,只要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一份都是它的四分之一。通過兩個層次的比較,讓學生理解,要表示幾分之一,怎樣對摺沒關係,什麼圖形沒關係,只要把一個東西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這節課讓學生的動手活動貫穿始終,通過小組間的討論與合作,不僅達到了強調“平均分”的目的,而且思考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和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並在教師的恰當引導下把探索過程引向深入,從而使學生深刻的體會分數的含義。這樣的活動還有利於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概括等能力得到鍛煉,也使學生去體會與他人合作的力量和提取別人的長處。

  篇三:認識分數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三年級學習過“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再認識分數的完整意義。因此實際上是“分數的再認識”不是初步認識整體“1”,而是對整體“1”的再認識。認識並擴展對單位“1”的認識,是概括和理解分數的意義需要,同時也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如何突破?頗費腦筋。由於單位“1”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最後藉助實物“1個手指”,埋下伏筆,通過對“1個手指可以代表什麼”的探討,來幫助學生對單位“1”概念的理解。這樣的處理,自我感覺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且效果也比較好。

  學生建立單位“1”的概念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教師要創設具體生動的問題情境,激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利用實物操作、直觀圖形等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

  在本節課中,我不僅重視讓學生掌握知識,並能十分重視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和學習方法的滲透,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思維的展示,讓學生通過回憶想象、學習交流、動手實踐等數學學習活動來發現知識,感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努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興趣。

  本節課由於沒有面面俱到,該放手的時候我放手,該我講的時候重點講,自我感覺效果還是比較好的,重視理解單位“1”以及分數的單位。學生表述分數的意義還是比較規範的。但這節課依然沒有能夠讓學生說充分說徹底。

您正在瀏覽: 認識分數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認識分數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