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鼓兒響咚咚教學反思

鼓兒響咚咚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pp958

鼓兒響咚咚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鼓兒響咚咚教學反思

  五月份,我有幸參加了市和省美術課調教比賽,在學校領導的支持和同事的積極協助下,獲得了市級一等獎和省級三等獎。雖常說,努力了就好,名次還不是最重要的。但經驗與教訓還要好好總結和積極反思,因為那是我們發展的珍貴資源。

  我覺得這節課的優點在於:選材恰當,符合現在形勢---奧運主題,深得幼兒喜愛。整堂課中,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如在第二的環節中,充分把自主權交給學生,以兩人為一組,讓他們在討論交流和探索中,找出製作小鼓的方法,並鬆手讓學生按自己的意願對小鼓進行裝飾。這樣既很好地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又達到了教學目標之二。

  還有,在教學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到,學生學習興趣高漲,學習狀態主動,學習心情愉悅,很好地實現了教學目標之一。

  對我來說,這是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這次比賽,看到了我自身的不足,以後,要多多學習美術教學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還要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磨練自身的臨場發揮、口語表達、駕馭課堂等能力。

  篇二:鼓兒響咚咚教學反思

  一堂美術課就這樣在熱鬧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經過細細回味,讓我在反思中收穫成功與失敗。

  一、引入恰當,揭題自然。

  鼓是中國喜慶的象徵之一,正逢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之時,而慶祝奧運鼓是不可缺少的主角,那麼通過欣賞奧運會申辦成功錄像,談感受,萌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感,明確了製作小鼓為奧運健兒加油的目的。這樣的引入因自然而精彩,也使慶祝奧運會的教學設計主線凸顯出來。

  二、探討與示範相結合,較好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原先此環節的設計,只是通過展示老師製作的小鼓和鐵罐去讓學生觀察討論出製作和裝飾小鼓的方法,但好像“嘴上談兵”,事倍功半,大多數學生不會製作小鼓。我感到這種方法學生不易理解接受,難於解決教學難點,更何況在《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中明確強調:“教師應加強示範”。於是,我改變了策略,採用了探討與示範相結合的方法。這堂課上,我看到學生們製作小鼓時,大多數掌握了方法,顯得得心應手,興高采烈,胸有成竹,做出來的小鼓很有個性,教學難點得到了比較好的解決。

  三、分組比賽製作小鼓,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當今,“小皇帝”、“小公主”,惟我獨尊,合作意識薄弱。因此,我通過讓學生分組比賽製作小鼓去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在此教學過程中,我看到學生們分工清楚,合作愉快,精神飽滿,專心致志地都在為共同製作一個漂亮的小鼓而努力,並且還相互鼓勁呢!在作品評價中,我以獎勵金鼓槌去激勵他們,他們很開心,深深體會到了合作帶來的樂趣。

  四、精彩的延伸,學生樂在其中,意猶未盡。

  學生在做好小鼓后,非常想敲它。於是,我在這個環節里成功地設計了兩個敲鼓遊戲,先是按節奏敲小鼓,再是讀兒歌敲小鼓。在這個過程中,層層深入,使學生的敲鼓激情得到有序地抒發出來。特別是在改編的慶祝奧運的兒歌表演中,學生們熱情高漲,爭先恐後,快樂無比。這樣的結束,不但首尾呼應,還體現了音樂與美術的綜合性,符合新的教學理念,是本節課的一大亮點。

  雖然是本節課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但也有把握不夠的地方。在教學生製作小鼓的方法時,設計完美,自己不善於引導,語無倫次,不夠順暢明了。還有自身的素質有待提高,但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充滿信心地走向更高的台階。

  篇三:鼓兒響咚咚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分三個環節。在學習童謠環節中,教師創設幼兒喜愛的“和小鼓做遊戲”的情境,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學習童謠。幼兒能夠較深入地理解內容,體驗童謠的語言結構和韻律特點。在引導仿編過程中,教師通過出示圖片引導遷移生活經驗,幼兒表現出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思維活躍、發言踴躍,快樂地完成了仿編學習。活動環節清晰,層層遞進,較好地實現了活動目標。

  教師本身的示範引導作用不可忽視。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教師要學會大膽放開自己,讓自己充分為自己的教學活動服務。親切的態度,誇張的語態,優美的歌聲等等。這些都是一節好的音樂活動所必備的。

  教學點評:

  活動重點立足於“幼兒在理解詩歌內容,清晰、有表情地朗誦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仿編”。因此,活動中教師需要引導幼兒充分感受、理解童謠,體驗作品語言的結構形式、韻律特點,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擴展想象,仿編童謠。小班仿編活動的特點是:只要求幼兒在原有詩文的基礎上換詞,通過改變某個詞來體現詩歌的變化。在遊戲的情境中學習仿編,更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徵。因此,在活動中教師創設“和小鼓做遊戲”的情境,運用直接示範朗誦和邊做動作邊朗誦的方式調動幼兒眼睛、耳朵等多種感官去欣賞和思考,從而更好地感受、理解童謠內容,體驗童謠的語言結構和韻律特點。在引導仿編過程中,教師運用“出示動作圖片,引導幼兒遷移生活經驗說出象聲詞”——“根據動作和象聲詞仿編童謠的后兩句”——逐步過渡到“脫離圖片自由想象仿編”的模式,師幼互動積極有效,幼兒體驗到成功的愉悅,較好地完成了仿編目標。

您正在瀏覽: 鼓兒響咚咚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鼓兒響咚咚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