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學習心得 > 參加黨委系統政研聯席會的體會

參加黨委系統政研聯席會的體會

手機:M版  分類:學習心得  編輯:小景

參加黨委系統政研聯席會的體會 標籤:黨委辦公室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參加全國城市黨委系統政研(黨刊)聯席會第九屆年會幾點體會

  通過參加在畢節召開的全國城市黨委系統(黨刊)聯繫會第九屆年會上的學習及交流,以及對畢節實驗區、織金洞、大方縣等地的學習考察,我們收益頗多,既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又有如下體會:

  辦刊上立足在“新、准、深、精”上下功夫。通過與部分刊物編輯坦誠交流,我充分認識到,一些刊物之所以能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十佳黨刊”“全國十大優秀黨刊”,關鍵在於其刊物有高人一籌。一是新。運用網絡微博等新手段,變編輯組稿為全市組稿,拓展稿源;打破固有編排模式,求新求變,封面設計、文字排版、圖片點綴等諸多方面力求有特點、有亮點、有看點,增強刊物時效性、新穎性。二是准。刊物多為月刊,能準確把握本月重大工作部署和要求,及時反映工作落實情況,及時反饋各項工作的新做法、新進展、新經驗,準確地政策解惑釋疑、準確地主題宣傳,準確地做到每期辦刊思路清晰、主題準確,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增強刊物權威性、針對性。三是深。通過深入挖掘重大事件、典型問題的來龍去脈,深入淺出闡述重大方針政策的內涵,深入人心地為典型宣傳凝心聚力、為特色宣傳錦上添花、為具體工作指迷點津,增強刊物專題性、指導性。四是精。整合內外力量,採用“開門辦刊”方式,廣泛吸納各方面的積極力量,共同參與辦刊。既有對部門工作稿源的硬性規定,也有優秀稿源精挑細選,更有編輯人員對稿源質量的嚴格把關,篇篇稿件體現認真細緻、紮實嚴謹、精益求精的作風。對重要稿件,反覆推敲,確保稿件立意新、視野寬、思考深,增強刊物可讀性、思想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此,本刊再接再厲,力求在以上四方面下更大的功夫,逐步朝着“全國優秀黨刊”“全國十佳黨刊”的目標前進,力爭使《品質東鄉》再上新台階,把《品質東鄉》辦得更有品位、更有特色,更有影響力,逐步把《品質東鄉》真正成為我縣施政的風向標、學術的小高地、文化的水立方。

  發展上立足在“科學發展、同心實踐”上下功夫。聆聽了民建中央社會服務部副部長夏趕秋“科學發展、同心實踐”的專題報告以及畢節市委宣傳部部長王開俊對“畢節實驗區”的專題講話,充分感受科學發展觀在貧困落後地區先行先試所結下的豐碩成果。畢節原是貴州乃至全國最為貧困地區之一,經濟發展落後,生態破壞嚴重,人口惡性膨脹。對此,畢節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緊緊圍繞“扶貧開發、生態建設、人口控制”三大主題,科學發展、同心實踐,經過25年的改革實踐,由一個貧困地區一躍成為貴州綜合實力排行第二的發展大區,由一個貴州全省交通最為閉塞地區即將成為僅次於貴陽全省第二的交通樞紐區。一是得以樹立超級發展理念。畢節始終把握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平衡發展主題,保持環境整治、人口控制、扶貧開發協調統一,保持“生態文明、經濟發展、人口增長協調統一,逐步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發展大路,大大改變環境惡化、土地貧瘠、生態沙漠化的現狀,大大改變“越窮越生、越生越困”的人口發展惡性循環,基本實現從基本解決溫飽向穩定解決溫飽並邁向全面小康的轉變。二是得以同心工程的大力實踐。畢節充分發揮與各民主黨派中央的幫扶對接,大力實施“經濟發展道路先行”工程,全面完成“鐵路、公路、機場”的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縣縣通高速的道路網絡,為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同時,畢節實驗區在“同心工程”有力指導和支持下,根據自身優勢,堅持變救濟式為開發式扶貧、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直面貧困,挑戰落後,實現了后發趕超的新跨越。三是得以過硬的幹部作風。全市各級幹部在“同心工程”關懷下,心存感恩,倍加珍惜,化幫扶為力量,切實做到工作在第一線、實踐在第一線,解決問題在第一線,切實做到村中發生要事,村支書第一個到場;鄉鎮發生要事,鄉鎮黨委書記第一個到場;市縣發生要事,市縣委書記第一個到場,實現廣大幹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為此,一如既往樹立先進發展理念固然需要學習,“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同心工程更值得學以致用。我們必須要加快實施與社會各團體或民主黨派或政協委員建立更為密切的血肉聯繫、架起互幫互助的扶貧橋樑、符合我縣實際的同心工程,加大對相對貧困鄉村或貧困家庭的扶貧力度。同時,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改變幹部工作作風,在“同心工程”的助推下,實現相對貧困鄉村加快脫貧、趕超致富,與全縣同步邁向小康生活的中國夢。

  城建上立足“差異打造、突出特色”上下功夫。通過沿途和閑暇時實地察看,我們發現畢節的城鎮建設也獨具模式。一是城區建設注重“差異打造”。畢節市是貴州的地級市,全市人口830萬,市區常住人口120萬。放眼全城,整個城區面積並不算很大,且地形高低不平,人口密度相對大,可高樓鱗次櫛比,街道錯落有致,老城區與新城區各顯千秋,集住區、商貿區、工業區等涇渭分明,差異打造很見成功。以倒天河為例。下部分主要緊鄰工業新城,高檔住宅和現代化建築分佈兩旁,綠化、美化、亮化現代氣息濃厚,與各大城市並無差別,給人似曾相識之感;中間部分橫跨城區中心段,河兩旁園林綠化、美化、亮化洋溢着着濃濃的文化古韻,這帶建有七星關區博物館及少數民族文化符號的石柱,沿河堤牆更是清一色少數民族文化符號,儘管我們似懂非懂,但別有風味,百看不厭;上游部分緊靠老城區,人口密集,河兩岸布置除了楊柳、小草坪及鐵鏈護欄以及河中築有堤壩梯形瀑布外,總體美化亮化遠不及中下部分,但我們不覺得髒亂差,反而覺得厚重真實,原汁原味,這就是古老而現代的畢節人生活版,不僅集聚着老年人休閑娛樂、還有各式各樣的小攤小點以及不同當地農產品交易。總之,整條河在差異化打造下給人層次感。二是集鎮建設注重“突出特色”。我們或目睹或實地觀看一些城鎮,這方水土集鎮有獨特之處。畢節有着極具特色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有着烏蒙磅礴的山川秀美,有着多民族聚居的地域風情,旅遊觀光得天獨厚,因此小鎮建設呈現“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四小”特點。大方縣六龍鎮具有典型性。小青瓦、翹飛檐、龍鱗骨,極具古色韻味民居築錯落有致;鏤空花格門窗、青青石板街道、古樸商鋪招牌,彰顯着古鎮悠久的歷史風貌;牆上題詩詞、門楣作楹聯、牆角掛燈籠,融入六龍優美的民間傳說、歌謠、詩詞楹聯、龍圖騰,展現了古鎮深厚的文化底蘊。像類似古龍這樣特色小鎮,公路兩旁屢見不鮮,有的雖不及古龍鎮打造精美,但都能通過自然美與民族文化美的結合,對磚混結構建築進行“穿衣戴帽”,做到仿古裝飾物件與原建築的完美結合,避免在感覺上“各自為陣”,保持現代與歷史的銜接自然過渡,既有古樸莊重又兼秀美大方,賞心悅目。由此我們覺得:城鎮建設與其在“大而全”上做文章,不如在“精與細”上下功夫。如果要把縣城北港河、龍山河打造成水清樹美、文化濃郁、歷史深厚的景觀長廊,差異化打造不失為一種好做法;如果要加快建設新型城鎮化,突出特色規劃建設值得我們大膽借鑒,可有效避免各城鎮千人一面的套版模式風格。

  旅遊上立足在“生態開發、文化挖掘”上下功夫。在察看了“織金洞、百里杜鵑、宣慰府”后,我深深感受這裡地域風景和民族風情的獨特。如何把獨特的揚長成勢,畢節在這方面也做得十分成功。如織金洞開發,既開發千姿百態天然造型喀斯特洞穴,又融合彝族、苗族的民族風情,把扶貧開發與旅遊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又如百日杜鵑風景區,充分挖掘當地生態優勢和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帶動當地扶貧開發,使當地人民自覺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讓一些本來名不見經傳的資源,在充分挖掘開發下,變生產劣勢為旅遊優勢,變自然風景為開發風景,變偏僻之地為旅遊勝地,逐步摸索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發展模式,實現開發扶貧與生態建設、文化資源與旅遊經濟的有機統一。又如“奢香夫人博物、宣慰府”,不論它的建築風格還是陳列各種文化古物都給人耳目一新的衝擊。這不僅是它的風格獨特,更是因為在文化挖掘上做到深入、做到全面、做到獨特。重現歷史文化,恢復歷史原貌,再展歷史雄風,以深厚的歷史文化和眾多的歷史舊跡吸引廣大遊客,促使當地旅遊業如火如荼的發展。由此,我們在開發佛嶺國際公園的進程中也可借鑒這方面經驗,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深入挖掘某幾方面的獨特之處,並盡量把它挖掘更深、更廣,更古、更特,尤其要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多層次、多樣式發掘以書法為主題的文化古物古迹,豐富書法內涵,讓人參觀後有欲罷不能、回味無窮的心理怡悅。同時我們在開發君臨湖上也如此,既要重視生態開發,更要重視文化挖掘,以生態吸引人的眼球,以文化打動人的心靈,實現旅遊開發助推扶貧開發,以旅遊發展助推經濟發展的雙驅動。

您正在瀏覽: 參加黨委系統政研聯席會的體會
網友評論
參加黨委系統政研聯席會的體會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