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公眾演講 > 回到大學母校的演講稿

回到大學母校的演講稿

手機:M版  分類:公眾演講  編輯:小景

回到大學母校的演講稿 標籤:奧巴馬開學演講 大學生入黨 大學四年

  很多人說,教育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我相信這句話的道理。教育讓我從中國成都走到了美國紐約。在那裡我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看見過的新奇東西,也完成了人生的一次次改變。人生會經歷很多選擇,有時候一個正確的選擇會給一個人帶來很大的發展機會,而一個不切實際的選擇會讓我們走很多彎路。對於我而言,那個對我意義重大的選擇發生在高二上學期開學。我參加了實外西區和美國伯克謝爾私立高中為期三周的交流項目。這段經歷讓我走遍了美國大半個東海岸,參觀了哈佛,麻省理工,哥倫比亞等美國著名大學。也體驗到了波士頓,紐約這些國際大都市獨有的魅力。去紐約,在時代廣場熙來攘往的人群中,在第五大道璀璨的五光十色中,我覺得紐約美得不可思議,也是從那一刻起,本科畢業後去紐約華爾街的想法,不期然間留駐在了我的腦海里。在和伯克謝爾中學各位學生和老師的交流與接觸中,他們開放獨特的思想和見解讓我認識到自己思維和視野的局限。回國后,我就開始嚮往一個更大的世界。我希望走出中國,看看世界到底有多大。並且做出了去美國頂尖大學讀書的決定。

  · 申請名校四元素

  申請名校成功,是一種長期堅持和規劃的勝利。當一切條件都具備的時候,也就是修成正果可以出關的時候。在我進入華盛頓大學以及申請麻省理工學院成功后,很多家長和朋友好奇的問我為什麼能夠同時“征服”這麼多名校。剛開始,這個問題我也沒想清楚,覺得運氣的成分重一些。但是後來陸陸續續接觸了許多申請上名校的學生,終於慢慢摸清楚了名校的標準,我把這些標準總結為幾個核心元素,希望可以給在座心存名校 夢想的學弟學妹們更加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首先最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學術能力,也就是academic ability。對於申請美國高中或者本科的學生而言,一定要有一份漂亮的初高中成績單。在各科成績中,美國名校尤其看重的是數學和英語成績。 這兩門課程被認為是反映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課程。如果是申請美國的研究生院,本科成績則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本科成績,尤其是專業課成績平均分在90分以上是最好的。名校錄取委員會往往會通過這個成績來估測這個學生一貫的,穩定的學術能力,從而判斷這個學生是否有能力完成在美國大學的學業。

  第二個核心元素是領袖潛質。這是美國大學和中國大學錄取標準的又一個巨大分野,美國名校希望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成為未來世界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領袖級人物,因此,他們更願意從申請材料中去發掘各種線索,來判斷申請的學生是否具備這樣一種潛質。一般來說,展示這種潛質最好的辦法是向評委會陳述過去真實而獨特的經歷……

  第三個核心元素是社會責任感。這也是很多同學申請的時候最容易漏掉的地方。同學們大體是90后獨生子女,從小被父母呵護着長大,加上學業很忙,很少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但是在美國,只有做足夠的義工才能拿到高中的兩個必修學分。美國社會是一個基督教佔主流的國家,基督教本身就有很強的助人意識。另外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美國學校的財務運營機制。美國的高中和大學都接受校友的捐贈,而這種捐贈能為學校積累巨大的財富。美國最富有的哈佛大學接受的捐贈,已經積累到近300億美元。而美國最富有的二所高中Phillips Academy Andover and Exeter,也已經積累了差不多20億美元的捐贈。所以美國大學,特別是頂尖名校,喜歡招收那些願意為別人付出的人,社會責任感是名校錄取的一個重要標準。

  第四個核心元素,那就是標準化考試成績。一般來說,申請美國高中的國際學生需要靠托福和SSAT, 前者主要是考察國際學生是否具有在美國生活和學習的能力。所以托福考試里有大量的美國生活和課堂場景的再現。而SSAT主要是考察學生的詞彙及數學能力。對於申請美國本科的學生來說,需要考托福和SAT. SAT考試與美國研究生入學申請需要的GRE比較相似,都是考察詞彙,邏輯和數學能力。。對於二門標準化考試的準備,我覺得應該提前二到三年開始準備,提前一年半把標準化考試考完,這樣才能夠在申請的時候集中精力做材料。除了考試主幹部分的成績之外,作文也需要引起格外的注意。一般來說,名校要求托福和SAT, GRE作文達到5 分。如果作文分數過低,但是申請文書的水平又太高,則很容易引起錄取委員會的懷疑,“為什麼這個學生在申請文書中,寫作水平出現了如此大的飛躍?”

  現在回想當時的整個申請過程,我似乎還有一些激動。最渺茫的希望慢慢變成了現實,我越發覺得人生的很多事情在剛開始的時候看起來是不可能的,但是即使是最小的夢想也有可能慢慢變成現實。前提是這個夢想本身是可行的:如果一隻大馬哈魚的夢想是爬到喜馬拉雅山上去,這隻大馬哈魚這輩子估計很難實現這個夢想了。現在回想起當時的每一個場景,似乎能從中學到很多東西。比如當時最受打擊的時候,幸好自己沒有放棄和消沉下去,在老師的指導鼓勵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一些機會,重新找回了自信;比如做選擇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自己的強項和弱項,盡量避免用自己的弱項和別人的強項硬拼;比如多向身邊朋友請教,很多人生重要的決定或許是在一次不經意的交談中獲得靈感的。

  · 到了美國:潘康逆穎

  改革開放后,最早一批初到美國的中國留學生,都是“懷揣30美元,最多100美國闖美利堅”。然後若干年後功成名就,放棄高薪誘惑,懷揣着額度不便透露的財富榮歸故里。我的經歷和剛剛說的那個版本不太一樣。當年,儘管華大給了我全獎,但“窮家富路”、“兒行千里母擔憂”。所以17歲去美國的我當時帶了6000美元作為“不可預見費”。於是手中有糧,心頭不慌。據我所知,當時美國大學生一個月的零花錢也不過300美元左右,我底氣十足地以為在華大前二年可以較為寬裕地生活。 當飛赴美國聖路易斯市,鑽出華大地鐵站時,我看到了一幢幢歐洲哥特式建築,校園碧草如茵,天空明凈洗鍊,空氣清新。記得第一天報道,因為時差關係,我睡了不到二個小時就醒來了。一大清早我就開始各種奔波忙碌,諸如新生註冊登記,銀行開戶,辦理學生證,搬家,熟悉周邊校園環境等等。學校安排我們一周做的事情,我一天之內就全部辦完了。我的美國室友看我如此高效率且不知疲倦,非常驚訝,終於忍不住問我:“Chandler, are you planningto graduate right away 請問你是想明天就畢業嗎?”。美國本科大一新生入學,可以看到很多在國內看不到的景況。比如美國同學的宿舍,非常講究,在他們眼裡,離家上大學和搬家沒什麼區別,家裡該有的都搬到了新的宿舍,沒有的馬上從超市裡買。一天下來,室友的房間是電視電腦冰箱書櫃樣樣齊全,各種海報帖滿了牆上。反觀我的房間,除了二個大大的行李箱和簡單的床上用品外,整個房間空空如也。再比如,記得最初搬家那天,我需要去學校附近的超市購物,但不太熟悉環境,於是向高一個年級的宿舍長詢問最近的超市坐地鐵該怎樣去。不出所料,宿舍長立馬就熱情地說讓他帶我去,我起初以為他是和我同坐地鐵去超市,誰知道他一出宿舍就直奔車庫,幾分鐘后駛出一輛嶄新的寶馬越野。車停后,他淡定地招呼我上車。我立馬的反應:宿舍長是個美國富二代。大概宿舍長看出了我嚴重的驚訝和困惑,接下來一路上,他給我普及美國國情ABC,他說美國是安裝在車輪上的國度,每個人16歲都會拿到屬於自己的駕照,汽車市場極為發達,好車都不太貴。普通家庭都會有二到三部汽車。就華大來說,大一新生人車比例大概為1比0.7。後來我才意識到當初懷揣6000美元就想在美國過小康生活是多麼幼稚,我在美國同學眼裡就純屬潘俊5這也更讓我對未來的生活和學習充滿了動力和嚮往,我暗下決定,一定要努力學習,克服短板,全力以赴打造自己的生存力、求知慾、想像力、責任感、善良心,利用好各種資源,早日融入主流社會,機會成熟時為國效力。

  其實,在美國華大讀書的最大感受就是大家都會非常自覺地投入到自己喜歡的學習中。而且美國大學和中國的確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首先,美國是一個信用社會。這個信用也包括了academic record, 也就是你的學術成績,不管是繼續深造還是找工作,都要出示大學成績單和教授推薦信。所以,每一個學生都非常想儘可能多地得到A, 得到老師的欣賞。這樣,以後的發展就相對比較順利。但是國內的考研和找工作似乎都不怎麼在乎大學成績,所以成績好一點壞一點影響不大。其次是因為美國大學的自由度比較高,大家可以非常自由地選課。比如本科的時候,你可以在工程學院,商學院,文理學院跨學科的自由選課,這些學分都是被學校認可的。也就是說只要修滿自己本專業的基本學分,就可以天馬行空地去選自己喜歡的課,而自己喜歡的課肯定會很投入地學習。其次,我在美國很大的一個感受就是社會多元化,校園多元化。在美國,人們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移民社會的各種挑戰,這是美國人很自豪的事情,但同時也是非常棘手的事。紐約就生活着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的移民,就在大學校園裡,學生也是來自全球幾乎各個地方的國家。因此,每個美國人對多元化是非常習慣的。比如有一次上歷史課,一個黑人女生突然站起來對着全班同學大聲念了一篇誰都沒聽懂的經文,然後就很坦然地坐下去。我以為接下來大家會熱烈的討論一番剛剛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教授和同學們似乎司空見慣,你念你的經,我上我的課,反正老師的麥克風聲音大。第三個感受就是美國學生的主動性。東方文化強調“多聽少說”,所以很多亞洲學生剛來美國留學時幾乎只聽不說,我當初也不例外。不過後來也慢慢習慣了這種新的學習方式,因為美國學生上課時手似乎都沒放下來過,生怕沒有機會表達自己。老師只是引導,學生討論是最重要的課堂內容。這種方式也真的很有用,它讓我有了獨立思考和大膽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後來我很欣賞這種學習的主動性,我覺得中國中學、大學可以借鑒這種教育方式,應該鼓勵學生更智慧、更幽默、更快樂地說話。

  · 學習英語:實話實說。

您正在瀏覽: 回到大學母校的演講稿
網友評論
回到大學母校的演講稿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