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的法律水平緣何比法官高?
手機:M版 分類:公眾演講 編輯:小景
福建省周寧縣法院對該縣公安局副局長陳長春強暴被害少女案重罪輕判,經有關新聞媒體披露后,引了起社會廣泛關注,該案一審審判長、周寧縣法院刑庭庭長阮金鐘前不久已被檢察機關刑事拘留。周寧縣人民法院分管刑事審判的副院長陳木森告訴記者,他是在看了媒體的報道后才知道辦錯案的。他認為,就這起案件來說,“新聞媒體的法律水平比周寧法院的法官高”。(《中國青年報》4月7日)
按理說,法官是專職進行審判的,媒體對於法律的了解與掌握的水平是不能與法官相比的。但在本案中又的的確確出現了媒體的法律水平比周寧法院的法官高的現象,令人深思。
除了該案一審審判長、周寧縣法院刑庭庭長阮金鐘明顯出於人情徇私枉法,自然是“法律水平”要降低外,我們分析看看周寧法院的其他法官為什麼水平要比媒體的法律水平低?
首先,審判委員會這種法院內部最高層次的審判組織審判方式便造成了法官“法律水平”要降低。審判委員會的委員們並不坐堂問案,並不真正了解案件的事實與證據,所有的情況均聽主審法官的彙報而已,即便主審法官沒有私心,這種了解的全面性也值得質疑。而新聞記者要了解案情還要親自採訪,多方了解情況,看來從事實的了解程度上媒體便首先要佔上風。
其次,審判委員會的人員構成上,也造成“法律水平”要降低的窘境。現代社會糾紛的複雜,法律頒布之廣,可以說,全能型的法律人才逐步退出歷史舞台,法律職業也強調專業化。但在周寧縣法院,在8名審判委員會成員中,記者採訪了其中的6位,除刑庭庭長阮金鐘外,其他5人都聲稱自己沒有從事刑事審判的司法背景,對刑法不熟悉。還分管刑庭的副院長陳木森也承認,自己長期從事民事審判工作,剛分管刑庭工作才半個月,對刑事審判方面的法規不熟悉。有些法院甚至還從未從事過審判工作的行政後勤、紀檢監察的領導等都進了審委會,審委會委員成了一種行政待遇。而我們的新聞記者大多還是法學專業出身,有的報紙還進行了各部門法的採訪分工,如此看來,媒體的法律水平比法官高不足為奇。
最後,拋開本案不說,我們還要問的是審判委員會這種大會式的審判方式,會不會委員們屈從於領導意志,或礙於同事的情面。集體負責制往往異化為集體無責任,主審人個人徇私個人負責,審委會委員何必與主審法官個人過不去。但是,新聞記者與主審法官並無私交,且其職業特點決定了其要以揭露真相為已任,相對更為公正。當然,媒體的法律水平比法官又更勝一籌。
從媒體的法律水平比法官高的這種中國特有的命題引發的現實困境中,我們還要思考的在今天的法治建設中,新聞輿論如何對司法活動進行監督。媒體審判當然不可行,但是輿論監督卻不可少。某省高級法院制定的有關媒體不得作與判決相反評論的規定,如果放在陳長春案中,就等於在縱容法官去枉法裁判。法院的判決要有權威,首先必須公正,公正要有良好的制度和法官個人的素質、職業道德作保障,當媒體的法律水平比法官都更高時,我們有什麼理由拒絕媒體的監督?如果有理由拒絕的話,除非法院是法官謀私利的法院。
通聯: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檢察院 楊濤 華東政法學院法律碩士
郵編:341000
E-mail:tao1991@163.net tao9928@tom.com
媒體的法律水平緣何比法官高?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範文
- ·好法官高蓮
- ·律師與法官的法律職業倫理評價
- ·媒體的天空
- ·願媒體的觸角多伸向農經前沿
- ·歷史上藏族社會的經濟法律 歷史上藏族
- ·“多媒體情景下的法學診所教育”實驗報
- ·選用哪種簡歷類型成功率最高?
- ·我的法官夢演講稿
- ·法官是什麼?——對法官的性質、功能的
- ·一名法官的演講稿—法官情思
- ·法官、民主與實用主義——《法官能為民
- ·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法律顧問
- ·公益之訴的法律思考
- ·道德的法——法律與道德的互動
- ·建築藝術中的法律精神
- ·關於我國的法律移植問題淺探
- ·公司制度中的法律風險
- ·金錢誠可貴,生命價更高——姚麗事件的
- ·論中國法制現代化進程中的法律移植
- ·傳統及其變遷:多元景觀下的法律與秩序
- ·土耳其的法律體系--the lawf
- ·拉橫幅宣揚違法行為的法律思考
- ·略論亞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 ·“正義”的法律思考
- ·對成都市教育行政機關“教師申訴”處理
- ·對事業單位人事爭議仲裁的法律適用等相
- ·烏木引發的法律思考
- ·“澳洲的兔子”——法律經濟學的興起及
- ·法律解釋與法律民主
- ·從法律經濟學看我國法律改革
- ·法律信仰危機——法律價值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