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慶典致辭 > 研討會致辭

研討會致辭

手機:M版  分類:慶典致辭  編輯:小景

研討會致辭 標籤:研討課

  研討會致辭(一)

  尊敬的王司長、李院長,尊敬的各位領導、嘉賓:

  大家上午好!

  再有5天就是中秋佳節,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裡,各路教育精英會聚酒仙橋一中,這是酒一中的盛事,也是朝陽區的光榮。今天是周六,看到這麼多遠道而來的朋友,舉思想爝火,共襄課改大計,我感到由衷地高興。這當然要感謝中國教師報的鼎力支持,沒有你們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就沒有這麼好的平台,為酒一的發展捧場架勢。感謝在座的各位,道一聲你們辛苦了,謝謝!

  朝陽教育在首都教育的發展格局中有兩大特點。一是總量大,在校生超過20萬,佔到全市的1/6。二是類型多元,除了傳統的基礎教育,我們在全市也承擔著大量打工子弟教育,這部分在全市的比例接近1/4,國際學校的數量在全國、在北京肯定是最多的。

  伴隨着區域快速發展,朝陽教育面臨著多方面需求,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需要我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突出體現育人為本的思想。為此,朝陽區推出了八項工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程、小學生學習習慣培養工程、初中生學習能力培養工程、高中生創新性人才培養工程、職高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發展能力培養工程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程、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程、學生藝術、科技素養提升工程、學生心理健康關愛工程。這八項工程涵蓋了德、智、體、美等各個方面。今天這個研討會,着重研究推動八項工程之一的——初中生學習能力培養工程。

  能力培養的主陣地當然在課堂。課堂興,則教育興;課堂解放,則教育生產力解放;課堂生動,則教育文化生動。有什麼樣的課堂就有什麼樣的教育,教育的癥結在課堂,課改的切入口也在課堂。有太多的教育問題需要回到課堂尋找答案。在課堂這個主陣地上,讓學生主動的、創造性的學習,使課堂從關注知識,到關注獲得知識的途徑、方法、能力,關注人的可持續發展和精神成長,最終形成學習能力。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區情校情進行探索、總結,也需要不斷的碰撞。所以我們是想通過今天這樣一種方式,能夠獲得新的啟迪。

  承辦此次活動的是酒仙橋一中,是一所普通的城市初中校,在朝陽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幾年來他們立足實際,致力於課堂教學改革,尤其近一年來他們藉助中國教師報發起的中國特色品牌學校共同體這一平台努力探索,通過“學、講、練”的學習模式的研究來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全校師生積极參与、認真探索、不斷實踐改革,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得到了家長和當地老百姓的認可,應該說這種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是十分可貴的,儘管可能還有很多欠缺。因此我們特別期待着能夠進一步得到各位在座的領導、專家、學者和同行,包括我們媒體朋友們給我們更多提煉,更多啟發,幫助我們這個學校,也幫助我們朝陽區把初中學生學習能力培養這樣一個大的課題研究好,推動好。

  再次感謝各位領導、嘉賓的光臨!

  研討會致辭(二)

  尊敬的諸位領導、專家學者,女士們、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們寶雞、岐山兩地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在此隆重召開“第三屆岐山周文化學術研討會”。這是我市又一次重要的有意義的周文化學術會議。在此,我謹代表寶雞周秦文化研究會和岐山周文化研究會,向在座的諸位領導、專家學者不懼嚴寒前來參加會議表示感謝。

  岐山是周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早在3000年就已載入史冊。自此以後,周文化不僅影響着中國文化、中國文明的走向,而且隨着歷史的不斷前進,愈來愈凸顯出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巨大魅力。其時代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黃金期,其文化被稱為中國文化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期,其文明被稱為中國文明史上的“軸心時代”。為此,周文化得到歷代歷朝文人墨客的極大關注,就連孔子也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對周文化發出了深深地讚歎,表示認同周文化,要向周文化學習。自孔子以來,有關周文化方面的各類著作、文章等可以用汗牛充棟來形容也不為過。儘管如此,但是,至今為止,周文化的研究內容並未窮盡,而是隨着時代的前進,社會的發展,地下文物的不斷出土,新的研究領域、研究內容和研究問題,我們說今天會不斷地出現在我們面前,今後還會不斷地出現在世人面前;研究是永無止盡的。這是其一。

  其二,前不久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今後文化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山東考察時又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也對文化有許多的重要論述。列寧曾說:在一個沒有文化的國度里是建成不了共產主義。人類發展的歷史證明,文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沒有文化的發展是短暫的,只有得到文化的滋潤,社會才能健康持續地向前發展。我國30多年改革開放的實踐亦證明,經濟社會的發展繁榮,必須是以文化的發展繁榮為支撐,為其注入新的活力。為此,從中央到地方,從領導到群眾,現在已形成一個基本共識,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民族的偉大復興要以中華文化的發展繁榮為條件。而周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源頭的意義。所以,我們今天召開的周文化學術研討會是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其三,今年9月陝西省人民政府發出了《關於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的重要文件。在此文件中,按照唯一性、至高性和市場性原則,在提出我省培育十大文化旅遊景區項目的意見中,將“岐山西周文化景區”列為“培育十大文化旅遊景區項目”的第一位。並具體指出“鳳鳴岐山,周室肇基。岐山奠定了周朝的禮樂制度,成為中國幾千年儒家思想的源頭。該項目依託周公廟、周原遺址、周原博物館等,建設以岐山周文化產業示範區為核心,包括西周文化長廊、周文化展覽館、青銅器博物館、西周風情園等園區,集文化旅遊、休閑娛樂為一體,全方位地展示周文化的歷史和內涵,這將是全國唯一的西周文化遺址公園。”這一意見不僅是對岐山,也是對寶雞廣大人民群眾的極大鼓舞。同時,也是對岐山近年來在研究、開發周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的肯定(關於岐山在周文化開發方面的情況,大家可以翻看10月19日的《寶雞日報》第一版登載記者寫的一篇報道《讓周文化在故鄉熠熠生輝——岐山縣發展壯大旅遊產業回眸》)。要全方位建設岐山周文化景區,離不開學術的支持,離不開對周文化的深入研究。

  基於以上三方面的原因,我們今天在此召開的周文化學術研討會,既是歷史的要求,也是時代、社會和當前開發發展的要求,是我們寶雞、岐山專家學者則無旁貸的一種歷史和時代責任。

  自岐山周文化研究會成立以來短短的三年內,在周文化研究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驕人的業績。連續出刊《鳳鳴岐山》八期,發表文字一百多萬。每年一次的周文化學術研討會,已連續召開了三次。接受縣政協編寫的周文化叢書和教育局授意撰寫的《我愛岐山》校本教材,已完成初稿,正在評審和修改。除過這些重大工作之外,他們根據縣上有關方面的安排,還多次召開了座談會、諮詢會、報告會等。其工作得到了縣上領導的肯定,研究成果受到學術界的關注。與寶雞市其他縣區相較,岐山的學術研究是走在前列。這與縣委、縣政府的領導,與縣委宣傳部、縣社科聯的具體指導和支持分不開,也與以鄭鼎文為會長的理事會的精心策劃、組織和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分不開。他們這種鍥而不捨、勇於進取的敬業、奉獻精神讓人感佩,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岐山周文化研究會也是寶雞周秦文化研究會的一個分會,他們的工作也是對寶雞炎帝研究會、寶雞周秦文化研究會工作的支持。為此,我在此代表寶雞炎帝研究會、寶雞周秦文化研究會對岐山周文化研究會和岐山縣廣大學人表示感謝。

  寶雞炎帝研究會和寶雞周秦文化研究會為一套班子兩個牌子。寶雞炎帝研究會成立於1993年,寶雞周秦文化研究會成立於20**年。現有會員200餘人。20年來,兩會單獨或聯合其他學會先後召開了多次大型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先後出版論文集、著作10多部,達500多萬字。研究涉及的領域有炎黃文化、周秦文化、旅遊文化、墓葬考古文化、民俗文化、西鳳酒文化、羌文化等等。學會還承擔了市上每年一度的清明節祭祀炎帝典禮的籌辦工作以及其他部門、單位交辦的多項工作。兩會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曾多次獲得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門頒發的“優秀單位”、“先進學會”、“先進社會組織”等榮譽稱號。今年我們隆重召開了“慶祝寶雞炎帝研究會成立20周年座談會”。對20年來的學會工作進行了回顧和總結,並提出了今後的研究方向和工作任務。明年下半年,將召開寶雞炎帝研究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選舉和產生新的理事會。我在這裡向各位簡單介紹了寶雞炎帝研究會和寶雞周秦文化研究會的工作情況,其目的讓在座的各位專家學者繼續一如既往的關注、關心、支持“兩會”工作,使我們“兩會”的工作邁上新台階。

  本次周文化學術研討會醞釀於今年初。6月份向寶雞、岐山廣大會員和有關方面發出通知。歷時半年,止10月底共收到論文55篇,提交到會議並在會議上發言的有20篇。這55篇論文分別編入第七和第八期《鳳鳴岐山》。在籌辦此次研討會中,岐山周文化研究會做了大量工作,岐山縣委、縣政府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寶雞周秦文化研究會表示感謝。

  另外,我在這裡再說明一點,為了保證每位專家學者都能在大會上報告研究成果,希望大家能遵守會議安排的發言時間,並至始至終按時參加會議,以達到我們的預期目的。

  最後預祝本次研討會圓滿成功。

  研討會致辭(三)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專家:

  我十分榮幸能夠受邀參加20**年兩岸四地公民社會學術暨實務研討會。

  這是一次具有十分重要歷史意義的會議,會議具有兩個鮮明的特點:第一、兩岸四地的專家學者就公民社會建設坐在一起,交流經驗,研討理論,展現了一種良好的學術合作機制,這是一種實在的合作,也是一種實效的合作;第二、會議主題特彆強調“實務”二字,強調學術與實務的結合,處處昭示了一種新的學術發展方向。也正是這次會議所強調的“實務”兩字,才能夠吸引我出席這次會議。這次會議所強調的“社會創新:政府、企業與民間組織的互動和合作”的主題,以及會議所精心安排的許多形式的交流內容,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會在學術和實務兩方面取得實質性的發展。

  眾所周知,大陸社會正處在一個急劇發展的社會轉型的歷史性進程中,市場經濟的全面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逐步深入,使得大陸社會的發展面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問題。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不可能完全照搬傳統的行之有效的辦法和措施。社會許多問題在中華民族的開發史上沒有發生和出現過,非常緊迫,需要我們來解決。我們不可能照搬幾千年來的古訓,新的問題和矛盾需要新的辦法和措施,探索這樣的辦法和措施,客觀上就是一種社會創新活動。因此,社會創新並不神秘,社會創新也不寬泛,它發生於每日每時的社會生活中。社會重大轉型所產生的變革需求為社會創新製造了源源不竭的動力,也為社會轉型路徑規劃規定了基本的範圍與時限。

  在近代歷史上,每當社會面臨重大轉型,出現重大社會矛盾之際,往往會出現群體性的社會科學家,提出創新性的經濟、社會及至政治轉型的理論模型,為國家、人類社會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的解決提供出有效的辦法,為社會的轉型做出巨大的貢獻。

  作為在大陸從事救災與慈善行政管理的具體工作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具體組織社會轉型所面臨的巨大挑戰。我們的經驗不足,我們對社會工作者寄予了更多的期盼:學術界的各位同仁如果能夠創新出社會不同領域轉型的多種理論模型,為行政組織者提供更為理性的思考以及更為科學的政策選擇,那麼,社會的轉型就會減輕較大的震蕩並且付出較小的代價;相反,如果缺乏社會轉型的理論模型創新,如果社會轉型的理論工作者滿足於手工式,神秘化的傳統研究方式,那就有可能使社會轉型的理論工作的成果脫離了社會創新的進程之外,從而使其喪失應有的社會功能。因此,整體性、系統化地研究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的13億人口的社會轉型,開發和設計出不同社會領域的轉型的理論模型,願作為我和學界同仁的第一共勉!

  同時,社會的轉型作為一項巨大的社會工程,需要大量組織社會轉型的“熟練工人”。為了成為這種類型的“熟練工人”,就要求部分社會科學的工作者對社會的各項要素進行精準的統計和測量;這種類型的工作,既要求制定出一定的標準,又要求能夠嫻熟地協調各類社會要素,促進各類要素的和諧互動。我們不能不看到,如同生產技術領域缺乏大量的技術工人一樣,社會科學的實證研究領域也同樣缺乏熟練的研究者、工作者;許多社會政策的落實,因為缺乏落實的行政技術,使政策目標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我國的社會文化傳統也特別易於將社會問題的解決政治化、道德化,從而迴避其對於具體技術和程序創造能力的缺陷性。因此,提倡對社會具體領域的轉型技術和數量指標進行更為精準的測量和制定,努力使社會科學的研究具有更為細緻的規範,願作為我和各位學界同仁的第二個共勉!

  再有,社會創新,更多地體現為行政組織管理和公共服務範式的創新,從事社會轉型的研究,需要將政府作為重要的研究對象,需要熟悉行政管理運作的規則,需要與行政管理者主動交朋友,從而能夠將研究出的成果向行政部門推介,與行政部門形成良性的互動。這樣,我們的轉型才有可能會付出較少的成本和更少的代價,社會科學的成果,才能發揮更大的成效。但是,我們應該承認,不善於與政府部門打交道的社會工作者還存在着一定的比例,理論與實踐的脫節還比較嚴重。在這裡,作為一名救災與慈善事業的行政工作者,我願意作為社會科學研究者的一個聯絡員、服務員,誠懇地邀請各位有興趣者對救災和慈善領域展開系統的研究,作為一個試驗田,努力將救災和慈善方面的研究成果,成功地轉化為具有操作性的制度、體制和程序,並以此作為我與學界同仁的第三個共勉!

  以上共勉,主要在於肯定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巨大社會功能。當然,社會對於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期盼更多,包括案例研究,包括人力資源培訓以及各項具體制度研究等。社會的轉型,社會的創新,需要社會科學的全面創新,需要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全面轉型,尤其需要社會工作者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我特別建議,可以將本次大會的主題進行一個小的調整,即更名為:“社會創新:政府、企業與民間組織與社會科學工作者的互動與合作”。社會科學的研究者,特別是知識分子作為一個整體,依託於各個研究機構,各個大專院校,完全有理由作為第四部門,探索未來,設計變革,使前三個部門的互動和合作更為科學,更為有序,更有成效。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曾經產生了巨大的社會需求,這種社會需求則從一個方面導致了“士”階層的獨立產生,這些士也就是知識分子,也可以說是社會科學的工作者。“士”階層的百家爭鳴以及其對政治、社會活動的積极參与,促成了當時社會轉型的實現,從而促成了大一統的秦漢社會!

  今天,中華民族同樣面臨著重大的社會轉型,作為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士”,能否扮演更為積極的社會作用?能否將創新的各項科研成果轉化為可實施的行政政策、行政措施、行政程序與行政技術,從而能夠扮演更為積極的作用?兩岸四地的學者究竟誰能夠捷足先登?我們將拭目以待!

您正在瀏覽: 研討會致辭
網友評論
研討會致辭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