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文化隨筆 > 兩首題春串珠玉 一腔幽惋流筆端

兩首題春串珠玉 一腔幽惋流筆端

手機:M版  分類:文化隨筆  編輯:小景

  在我一再地催促下,詩詞班學員憶江南女士終於將自己的作業交到了我面前。我一掃描,眼睛為之一亮,一股清春也迎面撲來。這哪裡是作業呀,分明是出色的作品,是比我寫得好,也比我在網上看到的大多數人寫得好的婉約小詞。我急急地介紹給我們詩詞班的朋友們,大家都為之叫好……

  其一蝶戀花 春遊

  綠野聲聲催布穀,芳草萋萋,粉蝶穿花舞。流水小橋疏竹處,誰家玉笛飛清曲 風卷柳絲千萬縷。碧水煙波燕子斜飛去。曲徑幽軒聯妙句,花叢晚照留春駐。

  其二蝶戀花 惜春

  昨夜瀟瀟風雨驟。晨卷湘簾,觸目傷心樹。香徑落紅颺柳絮,花魂飄泊歸何處?空立庭軒愁滿緒。無計留春,一任芳菲去。淚浸秦箏飛玉柱,千絲萬縷同誰訴?

  這的確是兩首很秀雅婉麗的好詞。第一首寫暮春三月,女士和一群好友游春。田野里已是布穀催種,農忙已到,郊外園林還是春光明麗。芳草如茵,散發著清芬,小蝶們已穿上了新裙,歡快地翩翩起舞於花間草地。詞女也回復了青春,和同伴們踏行在林間草地,腳下是窄窄小橋,橋下是淙淙流水,水中還飄着幾片花瓣。突然,一縷清悠的笛聲漾來,循聲尋去,似乎是從那疏竹稀柳掩映的人家傳出的,真令人神往啊。詞人們繼續前行,拂開風盪的柳絛,欣賞水霧輕浮的小湖,看燕剪春風,身戲碧波,止不住吟起詩來,又情不自禁地舉起了照相機。一個個爭先恐後,或站於芳徑,或戲於清波,或花前柳旁,或山下棚側,或群或單,或嘻或哈,熒光閃閃,咔嚓聲聲,樂在其間,全忘老之已至矣。

  第一首是歡快的,至少是“淡淡的歡樂”,畢竟是乘時游春嘛。而第二首則不同,時令已是暮春,而且偏偏又下了暴雨。風狂雨驟,且還瀟瀟不住。以至清晨起來,急卷綉簾,目投窗外,不忍觀啊,已是落紅滿地,枝偃色黯!天放晴了,清風漾着絲絲柳絮,飛呀,盪呀,真是“嫁與東風春不管”了……春啊,你就走了?你飛向了哪裡啊?詩人再也沉穩不住了,以至久立玉階,“愁滿”情懷。回到空閨,拂去細塵,揭開綉罩,擺出琴箏,撫箏撥柱。然而彈出的竟是縷縷幽思,更使人抑鬱,彈不下去了,似乎連玉弦也被淚浸水泡了……詞人悵惘地推開琴箏,一聲長嘆,這…這…如絲如煙的一腔幽怨能向誰言啊,誰又能解我之嗟啊……

  詞人把我們帶進了她的情感世界。她的歡不用說了,至於她的抑鬱悵惘,我們也沒有必要弄明究竟。賞析她的是作,至少以下這幾方面是成功的,值得我們學習。

  其一、寫境(景)造境(景),景美情融。兩首詞都出色地描畫了景色。王國維先生說:“有造境,有寫境……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必鄰於理想。”江南女士游春惜春都是緣於其時,身臨的是實境,詞中所寫春草、翠柳、小橋、流水,乃至花謝、絮飛都是春天之實景。然而她不是照相,也不是紀程,她的景是“造”了的,她把並不一定同時出現或見到的一些景物“剪接”到了一起,如“芳草萋萋,粉蝶穿花舞”,那時並沒有蝶,還早呢。再如“風卷柳絲千萬縷。碧水煙波燕子斜飛去”,這斜飛的並不一定就是燕子……女士是在填詞,以景達情,情融於景,不是在作新聞報道,她的造景是“鄰於理想”的。

  其二、語雅而蘊,秀麗清芬。讀她的這兩首詞,我驚佩她造句的功底,不僅僅是句秀語美,而且多有典雅之句,很多意象來自於古代名家詩詞。嵌於詞中,或顯或暗,不露刀斧痕迹。“流水小橋疏竹處”是“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和“疏影橫斜水清淺”(林逋)等人名句的重組;“誰家玉笛飛清曲 ”引自“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花叢晚照留春駐”源自宋祁《玉樓春》名句“為君持酒送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昨夜瀟瀟風雨驟”是李易安名句的再造;“花魂飄泊歸何處”取意於《紅樓夢》林黛玉的《葬花詞》……詞要婉麗典雅,必須適當引用些古典詞語,從上詞來看,江南女士引用嵌綴或重組、仿造,是恰當而成功的,這是她平日細讀強記的結果,這給我們很多啟示。

  其三、練字成功,用字堪賞。詩詞是語言的藝術,遣詞造句是詩家之大務。我們初學詩者更應致力於此,江南女士在這方面給我們樹起了榜樣。兩首詞中很有幾個字用得非常好。“綠野聲聲催布穀”應是布谷鳥在綠野之中聲聲啼叫,催耕播種,為了平仄,更為了營造環境,以境托聲,她故意顛倒句式,將布穀陳於後,一個“催”字化鳥為人,顯出了春光大好,不等人也。“碧水煙波,燕子斜飛去”,境美,燕子一飛,更出生氣,而“斜”字最能狀小燕子水上飛飛翔姿態,引人欣悅。“香徑落紅颺柳絮”,柳絮輕飄,隨風而飛,這個“颺”字用真好。“颺”,飛,飛揚,也作緩緩行進狀,陶淵明“舟遙遙以輕進”,毛主席詞句“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這些名句她都銘記於胸,故能隨手拈來,恰到好處。

  都好么 見仁見智,哪能一律。轉一個角度,也可說出這兩首詞的種種問題。其根本的問題無外是難合“三新”(思想新、感情新、語言新)的要求,而且單就用韻也存在新老相混的毛病(詞韻《詞林正韻》與《中華新韻》不能混用,她註明用的是“ū”即《中華新韻》中的“十四姑”,但又夾雜了“ǖ”,而“ǖ”屬於十二齊)。然而,我應補充強調的是她是個普通學員,名不見傳媒,雖會玩電腦但還不敢在網上發詩詞的女士,她年紀也不輕了,學詩詞時間也不長,對詩詞只是“好玩”,怎麼能要求那麼高呢?現在她已經夠高了,我們期待也相信她會繼續“好玩”詩詞,寫出更多更好的新作。

  2008年5月16日於化谷軒

您正在瀏覽: 兩首題春串珠玉 一腔幽惋流筆端
網友評論
兩首題春串珠玉 一腔幽惋流筆端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