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遊記隨筆 > 興凱湖行(八)

興凱湖行(八)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pp958

  當年為什麼把王震紀念館建在當壁鎮的收費景區內,離開商業的考慮,實在找不到其它答案了。其實,王震紀念館的選址,首先應該是密山北大營,即一九五六年成立的鐵道兵農墾局局址;或者是密山火車站站前地區,一九五八年四月十二日,鐵道兵農墾局在站前廣場召開歡迎轉業官兵大會,王震身穿軍裝,佩戴上將軍銜在大會上發表了題為《向捍衛祖國建設祖國的戰士致敬》的講話。從此,密山火車站成了十萬轉業官兵的集散地。第二選擇應該是八五〇農場。一九五五年元旦,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五〇部農場在虎林縣政府禮堂召開成立大會,十天後決定總場場部設在西崗,後來定址於現在的衛星城(原農墾部實驗農場)。八五〇為鐵道兵部隊代號。八五〇農場是牡丹江墾區的第一個軍墾農場,是一支墾荒先鋒隊,也是墾區的搖籃。按照王震的戰略部署,由八五〇農場當“老母雞”,以“下蛋”(分場獨立、擴建)的方式組成了“八五”系列的軍墾農場群。在開發建設北大荒的激情歲月,王震曾在八五〇農場和墾荒戰士一起度過了三個春節。一九六四年盛夏,時任國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在其一首七言詩《訪問農墾部實驗農場》中寫道:“……,高屋巍峨已建瓴。斬棘披荊憶老兵,大荒已變大糧屯。”作者自注“憶老兵”為“憶王震部長”。第三選擇應該是虎林,一九五九年一月,鐵道兵農墾局遷至虎林,與縣委、縣人委合併。現在政企合一的地方,都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當時是一塊牌子一套人馬,全稱叫“鐵道兵農墾局(虎饒縣)”,簡稱是“局、縣”。一九六二年二月局縣分開,從此農墾和地方分的越來越清楚了。虎林境內現有六個大農場。從將軍的個人事迹講,也沒必要建在收費的旅遊區內。他曾任鐵道兵部隊司令員、農墾部部長,被認為是牡丹江墾區的奠基人。這是一位最具飽滿創業熱情的將軍,留下了無以計量的能讓國家長遠收益的巨大財富。在北大荒,人們記得他連日踏查荒原,選址建場,從來沒聽說他去過興凱湖。王震在國家副主席的任上逝世后,他的一部分骨灰葬在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而不是北大荒,確實讓北大荒人好長一段時間心裡不是滋味。其實,收費的當壁鎮興凱湖旅遊度假區內的那座紀念館,正式名稱是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但人們都習慣地叫做王震紀念館。紀念館前大廣場上矗立着由江澤民題寫碑名的“王震將軍率師開發北大荒紀念碑”。紀念館正門大廳內安放着王震半身塑像。有關王震的陳列面積約佔整個紀念館的四分之一。我們把話題在回到館址的選擇上,即使叫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從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上講,也不應該設在國界湖邊的收費旅遊度假區內。

  王震在墾區有許多故事和傳說流傳。據說王震每到一地,遇到毛主席塑像都會肅立鞠躬,以表敬意。也有人說,沒有毛主席塑像的廣場,他是不會去的。牡丹江國營農場管理局所在地連珠山鎮曾有一家兵工廠,門前的大道中央聳立着毛澤東全身塑像。一九六八年,因中蘇關係日趨緊張,兵工廠遷回瀋陽,毛澤東塑像留在了連珠山鎮。二十年後,這家兵工廠又想起了這座塑像,要遷移到工廠新址。農管局為了王震如果有一天回來視察時,能多安排一個去處,曾上門請求兵工廠將毛澤東塑像留下來,但沒能如願。毛澤東塑像遷移后,一個丹頂鶴雕塑被置放到原來的塑像基座上。人們說從那以後,王震再也沒有回來過。

  當年,王震以南泥灣開荒模範和鐵道兵司令員、農墾部長的身份,在北大荒墾區有着極高的威望,真的可謂一言九鼎。一九五七年,青山農場(即八五六農場)的果園班由幾個十幾歲的支邊女青年組成。女孩子們不僅要管理果園,還要參加一部分大田春播、夏鋤和秋收的勞動。兩年後的一天,王震來青山農場視察,品嘗了果園班送去的李子,笑呵呵地對農場領導說:“你們果園班的妹子,不但要當好李子姑娘,還要當大豆姑娘啊。”這句話今天聽來應該是首長一句即時應景的話,在當年那就是部長的指示,是政治任務。於是,幾個十幾歲的女孩子真的種起大豆來,開始了“兩眼一睜干到熄燈”的戰鬥生活。到了秋天,“大豆姑娘”有了收成,因為急着向首長報喜,她們馬不停蹄地把地里的豆秧一捆捆地背到場院,然後再用馬拉石滾打場脫粒,一連幾天夜以繼日。據當事人後來回憶說:“大白天還好,有太陽在頭頂照,有野雞在地邊叫,偶爾還有狍子躍過,能振奮人的精神。大家苦中作樂地說說笑笑,暫時忘了疲勞。可是到了晚上,又黑、又冷、又累、又餓、又渴、又怕,說不上來的滋味。”女孩子們身後背着豆秧,腳下走着黑路,眼皮一個勁打架,有時走着走着就摔了一跤,疼痛驚醒了瞌睡。走夜路時怕迷失了方向,女孩子們扯着嗓門互相招呼,還能壯膽。雖然早些年有句老話說:“只有病死的,沒有累死的”,但是人的耐力是有限度的,到了第四天晚上,還是女孩子的“大豆姑娘”們真的扛不住了,集體睡下了。這一覺睡得香啊,直到第二天中午被人叫醒后,才知道昨夜相距不遠處的一幢草房失火了,已經燒成了灰燼。如果當時風向一轉,幾個女孩子就可能會葬身火海。還有一個故事是說文革前的一個冬天,王震在八五〇農場視察時來到了制酒車間,見到兩個工人正赤裸上身在蒸料池裡往上翻灑糟。室外寒風刺骨,池裡兩個工人大汗淋漓。王震站在池邊問候兩個工人,問他們累不累,家裡幾口人,工資是多少。臨走時,王震囑咐在場的農場領導給這兩個工人漲一級工資。其實,當天一同干這件活的是三個人,另外那個人趕巧在這會兒上廁所去了。等他們回來時,王震已經離開車間了。首長說得明明白白,是給兩個人漲工資,他只能怨自己那泡屎拉得不是時候。

您正在瀏覽: 興凱湖行(八)
網友評論
興凱湖行(八) 暫無評論